2024年龍應臺的語錄集合39句
說"不容青史盡成灰",表達的正是,不錯,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為馬,也往往是可以逞和勝利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龍應臺的語錄39句,歡迎參考。
1、把回憶擁在心里,是得往前走,但是知道我從哪里來。
2、我們這一代人,錯錯落落的走在歷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長。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塊,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視。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在前頭,或遲疑徘徊,或漠然而果決。
3、父母親,對于一個[xx]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家具時碰破了一個墻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我猜想要等足足[xx]年以后,你才會回過頭來,開始注視這座沒有聲音的老屋,發(fā)現(xiàn)它已殘敗衰弱,逐漸逐漸地走向人生的"無"、宇宙的"滅";那時候,你才會回過頭來深深地注視。
4、在華燈初上的外灘,我看見情侶在江岸上相依而坐,臉上有恬然遺世的神情。擁擠的公共汽車在南京路上停停走走,我看見被生活折舊了的臉孔貼在玻璃窗上,疲倦而木然。和平飯店前有西裝革履的男人,福佑路市場里有捧著大碗吃飯的女人。城隍廟前有人依著畫廊雕柱對鏡頭做出粲然笑臉。
5、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也沒有。
6、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過渺茫從窗簾的縫里射進來,剛好映出了她灰白的頭發(fā)。
7、追求個人的歡樂很好,最壯烈的革命、最偉大的理想,不就是為了讓最普通的人得到最尋常的歡樂嗎?但是任何一個歡樂派對結束后,總得有幾個不醉的人把朋友一個一個送回家。開車的人,決定方向,總得清醒。社會永遠需要清醒的人。每個社會都有它不同的發(fā)展階段,不同的發(fā)展階段衍生不同的痛苦。有些階段,需要火的熾熱和燒痛,才能覺醒;有些階段,需要的卻是水的清澈和溫柔,才能療愈一個隱忍不言的傷口。
8、我很歡喜你心中有一個小鎮(zhèn),在你駛向大海遠走高飛之前。
9、曾經不相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xiàn)在也還沒準備相信,但是,有些無關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圓寂前最后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zhí)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10、他用背影默默告訴我,不必追。
11、我要一個理直氣壯的政府,不心虛、不愧疚、不道歉,不怕嫌疑;這樣的政府,只有實質的民主可能產生。
12、當一個人抱怨電視節(jié)目水準低落,他只是個可有可無的個人,當一萬四千個人起而"罷視",就變成電視企業(yè)不敢輕視的力量,這個力量因而保障了渺小的個人,給予他尊嚴。
13、好像有一個黑色的玻璃罩,牢牢地罩著政府,外面的人民踮起腳尖拼命想看見里面,焦急而不安;里面的官員就是不出來,安穩(wěn)。傲慢。篤定。于是我發(fā)現(xiàn),自由與民主,差別就在這里:沒有民主的自由,或許美好,但是政府賜予的,他可以給你,也可以不給你。
14、他的反省看起來謙卑,其實是傲慢。
15、什么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給你意義;第二,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為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16、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 《目送》
17、生活是抑郁的,人生是浪費的,可如果拉長來看,卻是在抑郁中逐漸成熟,在浪費中逐漸累積能量。因為,經驗過壓迫的人更認識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難得。你沒發(fā)現(xiàn),經過納粹歷史的德國人就比一向和平的瑞士人深沉一點嗎?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18、家,一不小心就變成一個沒有溫暖、只有壓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凄慘,但家卻可以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的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很多人在散了之后開始終身流浪。
19、孩子是兩個人的,生孩子也是兩個人的事情。當醫(yī)生和護士在為眾多的病人跑進跑出的時候,只有丈夫能夠握著你的手,陪你度過每一場陣痛的凌虐。夫妻的同舟共濟,沒有更好的時候。兩個人先共度苦痛,苦痛之后再共享欣喜!逗⒆幽懵齺怼
20、我們要的是敢于面對現(xiàn)實、接受挑戰(zhàn),勇于負責的政府,但是要促成這樣的政府,我們更需要有批判能力、有主動精神、有理性的人民。歸根究底,實在是一句老生常談:幾流的人民就配幾流的政府。 ——龍應臺 《野火集》
21、人瘦并不可恥,可恥的是把自己的臉打腫了來冒充胖子。 ——龍應臺 《野火集》
22、仁民愛物是一種道德理想,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努力以赴,可是,你不能因為一個人做不到仁民愛物的標準而判他十年徒刑;仁民愛物是一個道德的上限,必須當他碰到下限——譬如殺人——的時候,你才能懲罰他。誤上了賊船的人,我們希望他有所覺醒,在"工作與良知"之間毅然有所抉擇,跳海也在所不惜,但這又是一個道德的期許,不是判罪的標準。把上限的道德期許拿來作為判罪懲處的下限標準,豈不失之太苛乎?人,沒有那么干凈吧?
23、天微微亮,她輕輕走到我身邊,沒聲沒息地坐下來。年老的女人都會這樣嗎?身子越來越瘦,腳步越來越輕,聲音越來越弱,神情越來越退縮,也就是會所,人逐漸逐漸退為影子,年老的女人,都會這樣嗎?
24、比做女人更重要的,是做一個純粹而完整的人!垜_《女子與小人》
25、在一個西方的家庭里就比較簡單。孩子的母親有最大的權利,任何人都得尊重"生母"的權利。我的婆婆很清楚地認知:寶寶首先是我的兒子,其次才是她的孫子。對孩子的教養(yǎng),她可以從旁幫忙,或是提供過來人的經驗,甚至于表示不同的意見,但她最后一句話永遠是:"當然,決定還是在于你做媽媽的。"——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26、至于人們的"期待",那是一種你自己必須學會去"抵御"的東西,因為那個東西是最容易把你綁死的圈套。 ——龍應臺
27、對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fā)現(xiàn),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垜_語錄
28、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出處:目送
29、政客關心個人權利,嘩眾取寵。政治家關心國家整體前途,有拒絕媚俗的勇氣。拉賓以生命來證明了這個分野。出處:百年思索
30、生活是抑郁的,人生是浪費的,可如果拉長來看,卻是在抑郁中逐漸成熟,在浪費中逐漸累積能量。因為,經驗過壓迫的人更認識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難得。你沒發(fā)現(xiàn),經過納粹歷史的德國人就比一向和平的瑞士人深沉一點嗎?出處:親愛的安德烈
31、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出處:親愛的安德烈
32、你看電視里老是在討論或總結逝去的六十、七十、八十年代,好像天底下所有的事情都已經發(fā)生過了,所有的"偉大"都被"做過"了?茨切┕(jié)目,你難免覺得,這個社會不知為什么對過去充滿懷念,對現(xiàn)在又充滿幻滅,往未來看去似乎又無法找到什么新鮮的想象我們的時代仿佛是個沒有標記的時代,連叛逆的題目都找不到。因此我們退到小小的自我。 ——《親愛的安德烈》
33、理想主義者往往經不起權利的測試。
34、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
35、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余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著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
36、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
37、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為智慧必然來自孤獨。
38、我可以不聰明,但我不可以虛偽!垜_《女子與小人》
39、然而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熱切望著前方,母親只能在后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見了。 ——《親愛的安德烈》
【龍應臺的語錄】相關文章:
龍應臺人語錄經典11-12
龍應臺目送語錄08-28
龍應臺經典的語錄大全09-27
龍應臺名人語錄11-12
精選龍應臺的語錄59句07-29
龍應臺的語錄37條08-27
龍應臺的語錄39條08-27
精選龍應臺的語錄29句08-10
龍應臺的語錄36條09-02
精選龍應臺的語錄30條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