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語文《祝!氛f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語文《祝!氛f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語文《祝福》說課稿1
一、說教材
《祝!肥侨私贪娓咭幌聝越滩谋匦奕谝粏卧诙n。本單元的重點是小說的學習。小說是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具體的環(huán)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很多同學在學習小說時興趣很大,但是興趣點集中在故事情節(jié)。因此,在小說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會初步鑒賞文學作品,感受小說的藝術魅力。
《祝福》是一篇典型的傳統(tǒng)小說,它是大文豪魯迅先生寫于1924年2月的一篇思想內涵深沉博大、藝術形式已臻完美的傳世名作。無論是情節(jié),人物還是環(huán)境,在這篇文章中都有非常形象生動的描寫。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能學會分析小說三要素,品味語言,提高小說的鑒賞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1、知士標:掌握文中的重點詞語的釋義及注音;明白《祝!分邢榱稚┑男蜗笏茉、小說環(huán)境、悲劇原因等課文重點。
2、能力目標:學會運用分析小說三要素方法鑒賞小說,提高小說審美能力。
3、情感目標:理解作者的寫作主題,理解造物悲劇的社會根源,認識到封建思想與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對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進行分析。
2、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及其作用。
教學難點: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劇的原因與小說主題。
四、說教法
在教學過程中,應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因此,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我認為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既要學會立思考,又要學會團隊合作解決問題。我的具體方法是:
1、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2、自主探究法:提出問題讓學生整理答案。
3、點撥法:通過點撥,拓展思路。
4、歸納總結法:根據大家的集思廣益,得出問題答案。
五、說學法
我認為做一百道題不如掌握一個方法。對于學習,掌握學法尤為重要。本節(jié)課的學習方法主要是。
1、討論法(通過討論思考,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
2、質疑法(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
3、讓學生養(yǎng)成分段、做筆記習慣。
六、說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本課時的主要教學目的是:整體感知,梳理情節(jié)。
1、播放電影《祥林嫂》中主人公初到魯鎮(zhèn)和其悲慘結局的片段,激發(fā)大家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2、檢查預習情況,對文中重點詞語進行注音與釋義。
3、對魯迅及其作品進行介紹。
4、挑選幾位同學說出故事梗概。要求:a)能夠整體把握故事情節(jié);b)能夠從具體細節(jié)分析、不帶個人感情。
在復述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師生共同歸納總結等方式,對文章進行分段,得出本文線索提綱:
序幕:魯鎮(zhèn)祝福景象和魯四老爺
結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開端:祥林嫂初到魯鎮(zhèn)
發(fā)展:被賣改嫁
高潮:再到魯鎮(zhèn)
尾聲: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5、布置學生課后細讀課文,注意主要人物的語言、肖像、對話描寫、環(huán)境描寫;為第二課時的人物分析,環(huán)境分析作預習。
第二課時
本課時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掌握分析人物性格和分析小說環(huán)境的方法。
1、以祥林嫂為主,魯四老爺、四嬸、祥林嫂的婆婆、柳媽、“我”等其他人物的分析,結合練習3的分析句段進行。主要采用教師提示、提問、學生小組討論的方法。
要求:
a)、人物分析以課文內容為基礎。一定要引導學生在仔細品味課文的基礎上進行。
b)、作者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是通過情節(jié)(特別是細節(jié)描寫)完成的。
c)、小說環(huán)境也是為了塑造人物而刻畫的。
示范分析肖像描寫(注意引導學生理解細節(jié)描寫):
問:魯迅說:“要極儉省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出它的眼睛!爆F(xiàn)在我們就在文中找眼睛。看誰最厲害,能夠找全,分析全。
肖像描寫:找眼睛、論特點
初到魯鎮(zhèn)——順著眼(善良、安分)
再到魯鎮(zhèn)——順著眼,眼角帶著淚痕(再受打擊,內心痛苦)
講阿毛故事——直著眼,瞪著眼(精神有些麻木)
捐門檻——分外有神(又有希望)
不讓祝!瘢ㄔ偈艽驌簦
行乞——眼珠間或一輪(麻木)
問有無靈魂——忽然發(fā)光(一絲希望)
2、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語言描寫(注意引導學生理解細節(jié)描寫)
與我對話靈魂有無: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對四嬸講阿毛:痛苦、自責
對大家講阿毛:麻木、空虛
與柳媽的對話:精神重壓,陷入恐懼
3、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行動描寫(注意引導學生理解細節(jié)描寫)
反對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門檻)
懷疑靈魂——問
4、環(huán)境分析
a)自然環(huán)境
b)社會環(huán)境
c)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①揭示悲劇的社會根源性和預示悲劇的必然性。
、谕苿忧楣(jié)發(fā)展,增強人物形象真實性和感染力。
、凼孜埠魬罨黝}。
5、總結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賣)——守家不成(喪夫失子)——守命不成(贖身行乞),是一個不幸的女人。祥林嫂這個善良的勞動婦女被毀滅了,她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
6、布置學生課后思考,為下一節(jié)的課堂討論作準備:
a)作者安排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時間都發(fā)生在春天或臨近春天(A、(春上死了丈夫),逃到魯鎮(zhèn)做工。B、(新年剛過),被婆婆賣到賀家坳。C、(春天)(過年時)阿毛被吃。D、死去。春天是美好的季節(jié),給人無限的生機和希望,但給祥林嫂的卻只是打擊與絕望。魯迅先生巧妙的安排有什么含義?
b)小說為什么以《祝!窞轭}?
c)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
第三課時(討論課)
本課時的主要教學目的是:理解作品的主題,總結閱讀小說的方法。
1、討論(先分小組討論、再師生交流)
a)作者安排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時間都發(fā)生在春天或臨近春天,這樣安排有什么含義?
小結:春天是美好的季節(jié),給人無限的生機和希望,但給祥林嫂的卻只是打擊與絕望。魯迅先生巧妙的安排更加突出了祥林嫂的悲劇性。
b)小說為什么以《祝!窞轭}?
小結:小說起于祝福,結于祝福,中間一再寫祝福,情節(jié)的發(fā)展與祝福有著密切的關系,祥林嫂卻在這樣的氛圍中倒斃在雪地上,把悲劇性的情節(jié)安排在喜慶的大背景下,更顯其悲哀,更令人思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為什么《紅樓夢》中林黛玉之死剛好發(fā)生在寶玉娶寶釵之時呢?
從以上分析看出,作品就是在寫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題目用《祝!范挥谩断榱稚罚ㄟ^標題,形成對比,增加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劇性。
c)“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
。ㄌ崾荆簭男≌f情節(jié)分析、總結入手,為什么做工?為什么改嫁?為什么捐門檻?為什么行乞?——罪魁禍首是封建制度。)
2、總結閱讀小說的基本方法即“三要素方法”(理清情節(jié)——分析人物性格命運——理解環(huán)境描寫的含義——理解主題)
七、布置作業(yè)
1、在小說中的人物中選擇一個做性格分析。(300字左右)
2、展開聯(lián)想,假如祥林嫂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中,又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
八、說板書
環(huán)境分析:
a)自然環(huán)境。
b)社會環(huán)境。
c)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俳沂颈瘎〉纳鐣葱院皖A示悲劇的必然性。
②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增強人物形象真實性和感染力。
、凼孜埠魬,深化主題。
祥林嫂悲。
九、說教學反思
在小說的教學中涉及的一個問題是學生課后看什么小說。很多人認為看小說會影響學習,在學習了鑒賞小說之后,我認為應該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
1、看什么小說:老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小說作品。如:《狂人日記》、《高老頭》、《呼嘯山莊》等。
2、怎么看小說:帶著鑒賞的眼光去看,雖然學生現(xiàn)在的水平不高,但是不斷積累實踐才會進步。另外,選擇合理時間,不耽誤正常學習。
3、高中語文《祝!氛f課稿
一、個別朗讀“冬日雪短……反而漸漸地舒暢起來”一節(jié)。
思考:景物描寫的作用是什么?怎樣理解其中的一些語句?
明確:這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渲染悲涼沉寂的氣氛,烘托“我”的心情,從“寂靜”、“沉寂”等詞中可以看出。中間的議論是反語,表現(xiàn)了“我”對這個黑暗社會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輕松”實際上可理解為憤激和沉痛。這一段景物描寫與最后結尾的景物描寫在時間上銜接,那么最后一段景物描寫又有什么作用呢?
二、學生閱讀最后一段,思考其作用和特色。
教師講析:這一段景物描寫是由回想到現(xiàn)實,第一句數(shù)渡,與前面轉入回憶的句子照應,這一段描寫與開頭的景物描寫前后呼應,渲染了熱烈氣氛,同時反襯出祥林嫂慘死的悲涼。最后一句故意虛寫,那些“醉醺醺”蹣跚的“天地圣眾”,哪里會賜福給窮人呢?買不起竹的窮人們,得到的只是無限的痛苦和悲哀。這個結尾,以“我”的感受來寫景,深化了舊社會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使結構更加嚴謹完善。
三、分析魯四老爺:
魯四老爺是當時農村中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是資產階級時期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他治上迂腐、保守,頑固地維護舊有的封建制度,反對一切與。他思想上反動,尊崇理學和孔孟之道。自覺維護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劇的一個重要人物。
作者是通過什么手法來刻畫這個人物的呢?
、匍g接描寫:
通過魯四老爺?shù)臅筷愒O的描寫,點明了魯四老爺?shù)纳矸郑ǖ刂麟A級、封建理學的衛(wèi)道士),揭露了他的丑惡本質,從而揭示出他成為殺害祥林嫂的劊子手的深刻的階級根源和思想根源。
、谥苯用鑼懀
。列袆用鑼懀
這表現(xiàn)在祥林嫂被搶走的兩件事上:
當婆婆一邊搶人一邊來領工錢時,魯四老爺把祥林嫂一文還沒有的工錢全交給了婆婆。
與此相對照的是對被壓迫的寡婦祥林嫂的冷酷無情。
祥林嫂曾那樣辛勤地為魯家勞動過,可當她遭到惡運時,魯家卻無動于衷,連祥林嫂走沒走、怎么走的,都毫不過問,只是到了正午,四嬸肚子餓了,這才想起了祥林嫂淘米時拿走米和淘籮,于是傾巢出動“分頭尋淘籮”;連平時擺派頭、端架子的魯四老爺都“踱出門外”,“直到河邊”,等看見米和淘籮“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旁邊還有一株菜”時,這才放心。這場虛驚,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在封建統(tǒng)治者的眼里,一個勞動婦女的命運都不如一個淘籮、一點米、一株菜,魯四老爺冷酷殘忍的嘴臉躍然紙上。
。抡Z言描寫:
在祥林嫂的問題上,魯四老爺一共開過六次口,說了百十來個字,卻就把他反動、頑固、虛偽自私、陰險狠毒的性格特征,把他殺害祥林嫂的罪行,揭露得淋漓盡致。
a祥林嫂被搶前:
b祥林嫂被搶時:
c當他為尋淘籮,“踱”到河邊時:
d緊接著,午飯之后,衛(wèi)婆子又來時:
e對四嬸的暗暗告誡:
f祥林嫂死后:
作為這六次開口背景的是魯四老爺虛偽寒暄后的“大罵其新黨”,它恰恰深刻地揭示了那六次開口的根源。
四、分析“我”這一形象:
小說中的“我”是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拔摇庇蟹捶饨ǖ乃枷雰A向,憎惡魯四老爺,同情祥林嫂。對祥林嫂提出的“魂靈的有無”的問題,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時也反映了“我”的軟弱和無能。
在小說的結構上,“我”又起著線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都是通過“我”的所見所聞來展現(xiàn)的。“我”是事件的見證人。
五、分析柳媽:
問:有人認為柳媽是幫助魯四老爺殺害祥林嫂的兇手。你是怎樣來看待這一問題呢?
明確:柳媽和祥林嫂一樣都是舊社會的受害者。雖然她臉上已經“打皺”,眼睛已經“干枯”,可是在年節(jié)時還要給地主去幫工,可見,她也是一個受壓迫的勞動婦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獄之類邪說和“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的理學信條,所以她對祥林嫂改嫁時頭上留下的傷疤,采取奚落的態(tài)度。至于她講陰司故事給祥林嫂聽,也完全出于善意,主觀愿望還是想為祥林嫂尋求“贖罪”的辦法,救她跳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只是結果適得其反。
她的主觀愿望和客觀效果的矛盾說明柳媽是以剝削階級統(tǒng)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為指導,來尋求解救祥林嫂的“藥方”的,這不但不會產生“療效”的效果,反而給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難以支持的精神重壓,把祥林嫂推向更的深淵之中。
同情他的人,也把他推向深淵,這更顯示出悲劇的可悲。柳媽正是這樣一個同情祥林嫂而又給她痛苦的人。
六、討論、歸納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舊中國勞動婦女的典型,她勤勞善良,樸實頑強,但在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占統(tǒng)治地位的舊社會,她被踐踏、被迫害、被摧殘,以至被舊社會所吞噬。封建禮教對她的種種迫害,她曾不斷地掙扎與反抗,最后還是被社會壓垮了。祥林嫂的悲劇深刻揭示了舊社會封建禮教對勞動婦女的摧殘和迫害,控訴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魯四老爺是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頑固,反對一切和,尊崇理學和孔孟之道,自覺維護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他自私偽善,冷酷無情,對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許的,是導致祥林嫂慘死的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一個具有正義感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魯四老爺,厭惡封建禮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軟弱無能,無力給祥林嫂以幫助。在小說結構上,“我”又起著線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都是通過“我”的所見所聞來反映,“我”是事件的見證人。
七、布置作業(yè)
1、寫一段300字左右的短文,反映過年時熱烈恢的氣氛。
2、將祥林嫂臨終前的肖像描寫與前兩次比較,體會其對刻畫人物和表現(xiàn)主題的作用。
3、布置學生課后思考,為下一節(jié)的課堂討論作準備:
a、作者安排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時間都發(fā)生在春天或臨近春天,魯迅先生巧妙的安排有什么含義?
b、小說為什么以《祝福》為題,而不是祥林嫂?
c、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
4、高中語文《祝!氛f課稿
一、教學目標
本冊書在整個高中小說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本單元也是學生在高中階段接觸的第一個小說單元,在學習中起到開端和奠定基礎的作用。本文是必修三小說單元中的第二課。是在第一課、中國傳統(tǒng)小說《林黛玉進賈府》之后。這樣安排可以讓學生在了解傳統(tǒng)小說特點的基礎上,走進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世界。
1、本文作者魯迅。魯迅作為中國偉大的文學家,巨大的貢獻不僅在于他是新文化中的主將,更重要的是他代表著新文化的方向,將西方先進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機融合,成為現(xiàn)代小說的開創(chuàng)者。
2、所謂現(xiàn)代小說與古代小說的區(qū)別在于敘述什么樣的事(內容)和怎樣敘述這些事(形式)。教師在教學時往往注重了內容而忽略了形式。
基于以上的分析,確定如下:
1、理解并準確說出“我”及第一部分在文中的作用
2、說出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之間有何聯(lián)系,與主題有何關系
3、兩個部分中人稱的變化有什么用意,理解不同敘事角度的不同作用
二、教學重點:
1、說出文中“我”的性格特點及第一部分對揭示主題所起的作用。
、倜鞔_“我”的身份、經歷
②“我”的思想特點
、鄹爬ā拔摇钡男愿裉攸c
2、“我”與祥林嫂悲劇的關系
3、說出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學難點:
不同敘事角度對文章主題的不同作用
四、說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
1、使用祥林嫂三個階段的肖像圖片進行對比,直觀感受祥林嫂的悲慘命運,
2、利用圖表把“我”的各方面信息直觀地展示出來,讓學生迅速把握“我”的性格特點。
3、利用不同的背景顏色烘托我的心理變化過程,與祥林嫂的心情變化形成鮮明對比,渲染祥林嫂命運的悲慘,為整個故事奠定一個灰暗、凄涼的基調。在這個背景下,使學生直觀感受到第一與第二部分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
3、用紅色字顯示小結部分內容即涉及到的敘事學名詞敘述者和敘述視角,起到突出強調的作用。
4、使用畫面,展示從個人出發(fā)的視角范圍與上帝式全知全覺的視角范圍的區(qū)別。使學生直觀上感受“視角”一詞的含義
五、教法:
討論法:
本文教學從敘事學的角度出發(fā)。敘事學是新興的文藝鑒賞理論,學生接觸可能要陌生一些,所以讓學生互相討論,闡述自己的見解能使他們更好地把握教學思路。
六、學法合作、探究法
七、教學過程:
1、溫故知新:
多媒體設計:使用祥林嫂三個階段的肖像圖片進行對比,直觀感受祥林嫂的悲慘命運,對小說的基本要素在文中的體現(xiàn)進行簡單回顧
人物:三次外貌描寫第一次:乞丐;第二次:周正;第三次:木偶
情節(jié):三個祝福片段第一次:參加;第二次:無權;第三次:被詛咒
環(huán)境:三次雪景描寫第一次:2節(jié);第二次:32節(jié);第三次:112節(jié)
揭示小說主題:通過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把批判的鋒芒直指造成其悲劇的社會環(huán)境和封建倫理道德。
設計意圖:利用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來導入新課,使學生迅速將新知噬入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淡化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能有效降低學生的認知難度。
小結:可以說小說就是歷史。通過小說我們可以了解歷史、見證歷史。
——亨利詹姆斯(美國作家)
多媒體設計:用紅色字展示。
設計意圖:將學生在小說中感受到的感性材料提升到理論的高度,開闊學生視野,增強理性認識。
2、“祝!边@段故事可以直接從第二部分即祥林嫂的經歷入手,為何加入第一部分?作用是什么?
設計意圖:學生在閱讀小說的時候,不能僅僅停留在故事情節(jié)(即內容)的曲折生動上,還要學會思考作者在文章的結構布局(即形式)上的匠心具。
①“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從“我”的身份、經歷、思想入手,了解“我”的性格。
多媒體設計:使用圖表,簡單明了地把“我”的各方面信息列出,讓學生迅速概括出性格特點
我是一個對魯鎮(zhèn)保守冷漠的社會氣氛感到憤懣的啟蒙主義知識分子。有與舊思想舊世界斷絕的新思想,即所謂“新黨”。所以“我”應該是有學問、有良知、有同情心的人。同時“我”又具有懦弱、逃避的弱點。
②“我”與祥林嫂的悲劇形成是否具有必然關系?
多媒體設計:利用不同的背景顏色烘托我的心理變化過程,與祥林嫂的心情變化形成鮮明對比,渲染祥林嫂命運的悲慘,為整個故事奠定一個灰暗、凄涼的基調。
答案是肯定的。必然關系表現(xiàn)在我作為一個有學問、有良知的、有同情心的知識分子,對祥林嫂應該同情、幫助和拯救。但是,我的膽怯懦弱和逃避讓我雖然對祥林嫂深表同情,但是卻無力挽救;直至最后徹底放棄,甚至讓自己漸漸忘記,內心漸漸舒暢。從而,使悲劇更增添了一層悲涼。
③小說中的“我”與作者是否是同一個人?
設計意圖:對于作品中的“我”,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往往和作者相混。利用敘事學的理論加以明確,會讓學生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更加明晰。
事件中的“我”與作者并不是同一個人,而是在事件中講述故事的人。這個人在敘事學中有個專有的名詞,叫做敘述者。文章的作者只是負責記錄講述的故事。所以,“我”要加上引號作為特定稱謂,代表特定的意義。
3、安排第一部分的目的是什么?
為故事的展開鋪設悲涼的背景,為悲劇的形成探究深刻的原因。
多媒體使用:將背景變化為凄慘、悲涼的畫面。烘托悲涼的氣氛。
小結:歷史是人類認識自己的一種手段,對各種人間悲渾合之事的記載與對社會興衰發(fā)展規(guī)律之昭示,不僅具有意義,更具有“意味”!缎≌f敘事學》徐岱
4、第二部分詳細敘述祥林嫂的故事,使用了第三人稱。人稱的變化對故事的講述有什么作用?
多媒體使用:設計圖片分別表現(xiàn)“我”的視野范圍和掌握全局的全知者的視野范圍。讓學生明白視角的含義。
第一部分站在“我”的角度,祥林嫂也是我眼中看到的祥林嫂,因此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若使讀者對事件的了解既全面又真實。仍然使用第一人稱是不能達到這個目的的。只能用第三人稱。下文對祥林嫂的一生經歷遭遇要進行更完整、更深切的介紹,全面的講述祥林嫂的經歷,刻畫與之相關聯(lián)的各色人等的面孔。就要求只能采用第三人稱視角。
在敘事學中,第三人稱稱為全知視角,全知全能,無所不知,無所不在,只有這樣才能解答讀者的疑惑。剛剛學過的《林黛玉進賈府》使用的就是第三人稱全知敘事。中國古代小說絕大部分使用的是全知視角,目的就是讓讀者掌握全局,全面了解,從故事中認豎史,警戒勸諫。
設計意圖:小說閱讀中往往關注情節(jié)、環(huán)境和人物,忽略作者在形式上的隱形安排,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意識到小說寫作中的技巧及技巧后面的深刻含義。以指導學生在以后的小說閱讀中關注技巧。
小結:在小說技巧中,整個錯綜復雜的方法問題,都要受到觀察點影響。
——盧伯克英國小說家
5、課后思考:結尾一段又回到“我”的世界。再沒有提到祥林嫂,這樣安排對表現(xiàn)祥林嫂的悲劇和主題的深化有什么作用?
高中語文《祝!氛f課稿2
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祝福》,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講述:
一、說教材
《祝!肥侨私贪娓咧姓Z文第二冊第一單元第一課,小說寫的是一個質樸的農村婦女祥林嫂的悲劇一生,從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本單元是高中階段的第一個小說單元,在高中語文六冊書中,中國現(xiàn)當代小說及外國小說共占兩個單元,可見,本單元在整個高中小說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說學習的焊接點,又是整個高中小說學習知識技能的伸展點。
根據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學習分析人物形象和環(huán)境描寫所起的作用”,我確定我的教學目標是:
(一)知士標
1、了解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
2、了解小說中人物描寫的幾種方式。
(二)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鑒賞小說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認識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
教學重點的確定是依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至于教學難點則是就學生接受而言,學生經過預習,還存有疑問、理解還困難的地方。
根據以上這些,我確立本文的教學重點:對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學難點:環(huán)境描寫對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說教法
新課程理念很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基于此,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設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立自主的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一)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二)點撥法——分析引導,拓展思路
教學方法的最本質特征就是要促進大多數(shù)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動腦。因而,我較多的采用了分組討論,師生對話、探究等方式。
三、說學法
(一)預習:此文長達萬余字,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通讀全文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要強調預習,培養(yǎng)閱讀的自覺性。
(二)討論法:學生分組討論,拓展思路。
(三)比較閱讀:由于小說所反映的社會背景,對于今天的學生來說,較為陌生,所以采用課堂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將本篇課文與魯迅先生的另一篇小說《孔乙己》進行比較。
四、說教學過程本課文的教學用兩課時
(一)第一課時本課時的主要教學目的是:整體感知,梳理情節(jié)。引導學生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1、導入新課上課伊始,我先播放電影《祥林嫂》結局片斷,以濃厚的悲劇色彩和強烈的視覺沖擊激發(fā)情感,創(chuàng)設氛圍,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2、檢查預習挑選幾位同學復述祥林嫂的不幸經歷。
要求:
(1)只作純粹的敘述,不帶議論分析。
(2)敘述時要突出與悲慘命運有關的細節(jié)
(3)要有感情地復述,盡可能進入祥林嫂的情感世界,真切地體驗祥林嫂的痛苦與不幸。
3、理清情節(jié)在復述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師生共同歸納總結等方式,得出本文的線索提綱:
序幕:魯鎮(zhèn)祝福景象和魯四老爺
結局:祥林嫂寂然死去開端:祥林嫂初到魯鎮(zhèn)發(fā)展:被賣改嫁高潮:再到魯鎮(zhèn)尾聲: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4、分析人物形象(注意引導學生理解細節(jié)描寫)
(1)引導學生分析肖像描寫
教師提問:本文有幾處描寫到祥林嫂的眼睛?從這些描寫中你覺得祥林嫂有哪些性格特點?
初到魯鎮(zhèn):順著眼——善良、安分
再到魯鎮(zhèn):順著眼,眼角帶著淚痕——再受打擊,內心痛苦
講阿毛的故事:直著眼,瞪著眼——精神有些麻木
捐門檻:分外有神——又有希望
不讓祝福:失神——再受打擊
行乞:眼珠間或一輪——麻木
問有無靈魂:忽然發(fā)光——一絲希望
(2)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語言描寫
與我對話靈魂有無: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對四嬸講阿毛:痛苦、自責
對大家講阿毛:麻木、空虛
與柳媽的對話:精神重壓,陷入恐懼
(3)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行動描寫
反對再嫁——逃、撞怕被分身——捐(門檻)懷疑靈魂——問
5、總結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賣)——守家不成(喪夫失子)——守命不成(贖身行乞),是一個不幸的女人。祥林嫂這個善良的勞動婦女被毀滅了,她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
6、布置作業(yè):
學生課后思考,為下一節(jié)的課堂討論作準備:
(1)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時間多在春天或臨近春天,作者這樣安排有什么含義?
(2)小說為什么以《祝!窞轭}?
(3)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
(二)第二課時
本課時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分析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理解作品的主題。總結閱讀小說的方法。
1、分析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1)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時間多在春天或臨近春天,作者這樣安排有什么含義?
春天是美好的季節(jié),給人無限的生機和希望,但給祥林嫂的卻只是打擊與絕望。魯迅先生巧妙的安排更加突出了祥林嫂命運的悲劇性。
(2)小說為什么以《祝!窞轭},而不是祥林嫂?
作者在一開篇就首先為魯鎮(zhèn)籠罩了一片喜慶的祝福氣氛,直到文末,仍然讓人們沉浸在祝福的恢中。小說起于祝福,結于祝福,中間一再寫祝福,情節(jié)的發(fā)展與祝福有著密切的關系,祥林嫂卻在這樣的氛圍中倒斃在雪地上,把悲劇性的情節(jié)安排在喜慶的大背景下,更顯其悲哀,更令人思索。題目用《祝福》,與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形成鮮明對比,增加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劇性。
2、理解作品主題
(1)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從小說情節(jié)分析、總結入手,祥林嫂為什么做工?為什么改嫁?為什么捐門檻?為什么行乞?得出結論:罪魁禍首是封建制度。
4、總結閱讀小說的基本方法:理清情節(jié)——分析人物性格命運——理解環(huán)境描寫的含義——理解主題
3、比較閱讀:比較閱讀魯迅的另一篇小說《孔乙己》,分析兩個主人公命運的異同。
提示:
(1)在思想內容方面,其一,它們的題材相同,但是各有不同的生活側面,《孔乙己》反映的是讀書人的生活,,而《祝!贩从车膭t是壓在底層的被雇傭的鄉(xiāng)村勞動婦女的生活;其二,雖然都表現(xiàn)了反封建的主題,但側重點各不相同,《孔乙己》側重于對封建科舉制度的否定,而《祝福》則是對封建的權、族權、神權、夫權等全面而猛烈的抨擊,作者對祥林嫂的同情也甚于對孔乙己的同情;其三,就生活環(huán)境而言,祥林嫂所處的環(huán)境比孔乙己要惡劣得多,她不像孔乙己那樣好吃懶做、自視清高,卻也同樣遭到周圍人們的冷遇,她一生勤勞、樸實,但是最后卻落得一無所有,可見其命運更悲慘,更令人同情。
(2)在表現(xiàn)形式上,雖然都是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但《孔乙己》在順敘中有補敘,使歷史和現(xiàn)實連為一線,以此來揭示主人公性格發(fā)展的必然性。而《祝福》則采用了倒敘,把祥林嫂的被淪為乞丐和悲滲的'死提在篇首,與地主階級“祝福”的恢聲形成鮮明的對照,然后再追敘祥林嫂的生前事跡,揭示兩個階級嚴重對立的社會根源表達作者對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切齒痛恨和憤怒鞭撻。
經過這樣的比較研究,學生不僅能夠捕捉課文的新意和靈魂,而且也提高了質疑、析疑、釋疑的能力,使原有的認識結構和思維模式在深度和廣度上有所提升,同時,也為今后的學習積累了可以借鑒的經驗。
4、總結虛偽的封建倫理道德扼殺了祥林嫂——一個普通的下層勞動婦女的幸福。最后,在富人的聲聲“祝!甭曋薪^望地離開了人世。魯迅以其對歷史和人生深邃而特的思考揭穿了封建禮教的虛偽,給后人更多的警示和希望。在今天仍有現(xiàn)實意義,因為同愚昧和邪惡的思想斗爭是所有追求“科學”與“文明”的現(xiàn)代人的共同心愿及義務。
5、布置作業(yè)組織學生觀看電影《祥林嫂》的砍門檻的情節(jié),讓學生談一談對電影中增添了祥林嫂捐門檻不被承認后砍門檻的情節(jié)的看法,分析這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通過此題,深化學生對于人物性格以及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五、板書設計:
情節(jié):序幕→結局→開端→發(fā)展→高潮→尾聲
人物:肖像、語言、行動主題:封建禮教吃人本質
環(huán)境:祝福場景
高中語文《祝福》說課稿3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祝!。
深入透徹地把握教材是每一位教師都應具備的基礎能力,那么,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本課的理解。
一、說教材
《祝福》選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二課,本篇課文是一篇小說,作者魯迅通過文章中心人物——祥林嫂悲劇性的一生,揭露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國的社會矛盾,揭示了統(tǒng)治者腐朽黑暗的統(tǒng)治和對祥林嫂這樣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婦女的壓迫。
二、說學情
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能夠使課程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一年級的學生已經由具象思維逐漸轉化為抽象邏輯,對事物有自己獨特的認識和理解,懂得了寫作背景對文章具有很大的影響。本篇文章為小說,對小說情節(jié)結構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概括尤為重要,我將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細致具體的分析。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出發(fā),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2.通過小組討論和圈點勾畫等方法,能夠準確概括祥林嫂的形象,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劇的原因。
3.體會封建禮教對人的毒害和吃人的本質。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學生特點和教學目標,我確定了如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概括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及其描寫方法。
教學難點: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劇的原因,體會封建禮教吃人的社會本質。
五、說教學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恰當?shù)慕虒W方法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外,也能夠幫助學生完成由課內至課外的延伸學習,基于此,我本節(jié)課的教學方法為談話法、討論法、朗讀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是一座橋梁,連通起學生和課文,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應該做到迅速抓住學生的眼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帶著興趣走進課文。我會運用談話法進行導入: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們在自己的知識寶庫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素材,請大家回憶一下,在我們學習過的或者積累的文章中,有哪些婦女形象深入你心呢?(蒙冤而死的竇娥、刻苦勤奮的居里夫人、體弱多病的林黛玉),文學中的婦女好像一直都在講述著悲傷的故事,今天讓我們通過魯迅先生的《祝!吩偃ド钊肓私饬硪晃粙D女,聽一聽她的故事……
這樣做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的整合能力。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正式進入文本的第一步,對文本進行整體感知,有利于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同時又能初步感知文本內容和情感,無論是文章題材還是學習重點都會了解得更加準確。
首先,播放音頻,注意文章中“寒暄”“炮烙”“門檻”等詞語的讀音,嘗試出聲誦讀課文。(注意:朗讀的語調、情感、起伏。)
其次,學生自讀課文,理清小說的情節(jié)結構,嘗試概括文章講了幾件事情。
由寫“祝福”景象和魯四爺開端,祥林嫂初到魯鎮(zhèn)、被賣改嫁為小說的發(fā)展,再到魯鎮(zhèn)為高潮,寞然死去為結局,再談祝福景象以及我的感受是小說的結尾。
學生在這里理順了小說的情節(jié)結構的同時,也掌握了文章的大概內容,為接下來的深入研讀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重中之重,在這一部分需要達成教學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獲得感,我會這樣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
1.學生再次快速閱讀文章,提問:文章是如何塑造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的?
明確:運用了肖像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
肖像描寫:初到魯鎮(zhèn)——臉色青黃、兩頰還是紅的,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子,藍夾襖,月白背心;
再到魯鎮(zhèn)——臉色青黃、兩頰失去血色,頭上依然扎著白頭繩,烏裙子,藍夾襖,月白背心;
死前相遇——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頭發(fā)全白,語言描寫:寫祥林嫂自述阿毛之死(祥林嫂是痛苦自責的)、祥林嫂與柳媽的對話(加重了精神負擔)、與“我”的對話(祥林嫂的希望徹底破滅)。
細節(jié)描寫: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將祥林嫂的境遇進行無限放大,淪為乞丐的祥林嫂依然是悲慘的不如意的、一無所有的。
在了解了手法之后,我會帶著學生繼續(xù)回歸原文,進行如下操作:
2.祥林嫂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明確:祥林嫂是一個勤勞、樸實、溫順的人。從初到魯四爺家里,認真勤懇干活獲得魯四爺一家好評可以看出來。
再到魯鎮(zhèn)時,祥林嫂變成了一個深受摧殘、極度悲傷到后來麻木,瀕于死亡。從她再到魯鎮(zhèn)時兩頰失去血色、頭發(fā)全白。兩眼失神能夠看出以及捐門檻后卻不能參與祭祀的受了炮烙似的縮手,失神地站著可以看出來。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主動思考能力,我設置了兩個問題:
3.你如何評價祥林嫂這個人?
明確:祥林嫂是被壓榨、被剝削、被摧殘的典型——勤儉持家、丈夫去世;外出務工,被婆婆拿走錢財;因為自己改嫁,死夫失孩被嫌棄;
她懂得反抗,但是反抗得不徹底——丈夫死后,她逃出來,這是對自我尊嚴的保護;改嫁時的不屈從是對被安排命運的反抗;傾盡所有,捐門檻,是想洗刷自己的“污穢”;但逃離和二婚的頭破血流只是為了“從一而終”;捐門檻證明了其對封建低下了頭。
4.(小組討論)學生以語文小組為單位,進行“造成祥林嫂這一悲劇的原因是什么”這一問題的討論。
明確:魯四爺——是他一直對祥林嫂的冷漠、鄙夷的態(tài)度,尤其是祥林嫂再次回到魯鎮(zhèn),他不讓祥林嫂參與到任何祭祖活動中,徹底斷送了祥林嫂的希望。
柳媽——作為和祥林嫂差不多的階層,卻也對祥林嫂造成了深深的傷害,同是下層人民卻對祥林嫂進行了無情的嘲諷和傷疤的揭露,加重了祥林嫂的恐懼和對傳統(tǒng)禮教和宗教神權的畏懼。
“我“——我作為祥林嫂眼中的知識分子,卻沒能為祥林嫂解決問題,遇到問題選擇了逃避,沒能給祥林嫂幫助。
社會悲劇——當時的'人們無論是社會底層或是知識分子,對傳統(tǒng)封建禮教的認識都是片面的,無太強烈意識的,以“我”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的迷茫無助,在勞動人民遇到問題時無法及時給予幫助,造成了自身和勞動人民的痛苦;勞動人民受自身各方面的限制,無法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而是竭力在維護封建禮教的傳統(tǒng),任由她毒害人民,所以祥林嫂的悲劇是社會悲劇。
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我達成了我的三維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拓展延伸
三維目標的完成并不意味著學習的完成,只有完成從課內到課外的延伸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真正做到終身學習。所以我的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設計為:
《祝!愤@篇文章雖題為《祝!,但是卻是一個悲劇,體會到了作者的什么用意呢?文章以《祝!窞轭},卻寫盡了祥林嫂的悲慘,是為了以富人的“富”來反襯窮人的苦楚和凄涼,能夠揭示在傳統(tǒng)禮教中,二者之間的矛盾對立;祥林嫂在一片祝福聲中死去,強烈的對比,渲染了文章的悲劇色彩。
對標題的分析,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文章的情感和祥林嫂這個悲劇典型。
(五)小結作業(yè)
總結既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會幫助學生進行本節(jié)課內容的全面復習。我將進行如下總結:
1.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體會到了以祥林嫂為代表的社會底層勞動婦女在舊社會所受到的摧殘,體會到了封建禮教對人的荼毒和傷害,意識到了它吃人的本質。祥林嫂是悲劇的代表,老師希望大家在這個日益發(fā)展的年代,能夠不斷強大自身,少年強則國強,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祖國一直保持在先進的隊伍中。
2.作業(yè):搜索其他作者關于本篇課文的評析,下節(jié)課我們共同分享。
課上的積極學習,課后的認真復習和拓展學習都能夠幫助學生不斷提升個人能力,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應該力求突出教學重點,反應教學難點,我進行如下設計:
【高中語文《祝!氛f課稿】相關文章:
《祝福》說課稿12-23
(熱門)《祝福》說課稿12-25
《祝!氛f課稿15篇[優(yōu)秀]12-25
高中語文實習心得07-25
高中語文實習心得11-16
高中語文論文03-12
高中語文實習教學心得08-06
高中語文學習計劃08-07
高中語文學習總結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