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助學筑夢鑄人征文作文一等獎
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自己在國家資助政策的支持下,不畏困難、積極進取、奮發(fā)學習,下面是小編推薦的助學筑夢鑄人征文一等獎作品,歡迎閱讀。
【助學筑夢鑄人征文作文一等獎】我的公益夢
我想要成為一名職業(yè)的公益人。不是腰纏萬貫的大企業(yè)家,不是瀟灑不羈的藝術家,也不是手握重權的政治家,而是與權財無關卻行走在弱勢群體之間的職業(yè)公益人。
5歲那年剛剛辦完父親的喪事,母親接著患癌。依然清晰的記得那段陪伴媽媽走過生命最后一程的日子里,醫(yī)院病房里每天都充斥著醫(yī)生一遍又一遍的催繳費用的聲音。村子里的大人和小孩已不敢靠近我們,生怕被傳染了,盡管乳腺癌并不是傳染疾病。媽媽走后,曾經(jīng)溫馨殷實的家已變得清冷空曠,稍微值些錢的東西也變賣了出去。那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原本無憂無慮的我忽然間明白了人間疾苦,開始希望能夠擁有助人的本事,成為一名職業(yè)的公益人。
6歲開始我的求學之路便如履薄冰的行走著。我至今無法忘懷獨自一個人扛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前往我的高中,懷里僅揣著300元去報道請求陌生的班主任緩交學雜費的場景,也仍然記得在申請國家助學金的評選時應班主任的要求站在臺上告訴同學們自己家庭狀態(tài)時快要溢出的淚水。還有周末學校飯?zhí)貌婚_門時,被朋友拉出去吃飯的我只敢點了清湯粉。朋友把自己碗里的菜塞到我碗里生氣的說:“我不是在可憐你,只是我吃不完”。也不曾忘記那些從家里帶來米,放進水壺泡成粥來果腹的日子。在中國七百多萬的高中生大軍中,我和許多寒門學子一樣踉踉蹌蹌的在奔向高考的道路上前行著,并無比的希冀著不用背負經(jīng)濟的枷鎖,能夠無憂無慮的享受著受教育權利的那一天。
好在日落總會月升,再艱難的歲月總會過去。我來到了北京社會管理職業(yè)學院。那是我第一次一個人出這么遠的門。從廣西到北京,橫跨了差不多一整個中國縱線的距離來到我的大學。迎接我的是一系列完善的助學政策,“大齡”項目免除了我的全部學費,每學期不僅給我發(fā)放伙食費、服裝費。每年還有各項獎學金評選。我像是從冰天雪地的戶外走進了殷紅壁爐的暖房,徹底免除了經(jīng)濟上的`后顧之憂,全心全意的去追逐我的夢想,認真去博一個自己想要的未來。
如果說成為一名優(yōu)秀職業(yè)公益人,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是我的夢想。那么社會組織管理專業(yè)是我登上夢想的階梯。在這里,我開始接收到專業(yè)系統(tǒng)的知識。我像掉進了海洋里的海綿,努力的汲取著關于如何更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去做公益的答案。大學里的第一個暑假,還只是大一的我更是自發(fā)進入公益機構實習,鍛煉自己的能力。
現(xiàn)在的我每一個周末時光都行走在公益實踐的道路上,有時在兒童康復機構陪伴那些患有障礙的孩子,有時去敬老院與那兒的爺爺奶奶聊聊天,還在北京美新路公益公益基金會里成為了“大朋友”項目的長期自愿者,與河北偏遠山村一名單親家庭的小妹妹形成一對一結對,鼓勵陪伴她有走過這初中三年。
做志愿所需的花銷是我自己通過學校的勤工助學崗位所掙得,沒有課的時候我會在閱覽室里值班,大多數(shù)值班的時光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一整個學期下來我靠著在圖書館借來的書籍還有網(wǎng)上的教程學會了如何剪輯視頻和制作電子相冊,也學會了使用PS制作一些簡單的海報,為即將要學的公益?zhèn)鞑ミ@門課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上個學期期末,我參加過了十幾家公益機構的志愿活動,以超過系部規(guī)定的兩倍公益實踐時長取得了這門學科最高分97分的好成績。也獲得了十佳專業(yè)者的稱號。在不知不覺間,我似乎已經(jīng)從一個受助者變成了那種我一直想做的——幫助別人的“助人者”。
這樣一個“助人者”的變化也讓我從心底更加熱愛生活、更加有價值,而不再是一個拖油瓶。未來的我想要純粹的成為一名助人者,在公益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去設計最大化惠及受眾且有意義的公益項目、傳播公益理念去影響更多的人參與公益,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解決社會問題。
這個世界還有無數(shù)在與生命做抗爭的人,我想讓自己在遇到他們時不僅僅是熱淚盈眶,還有一雙真實的手遞給他們。
【助學筑夢鑄人征文作文一等獎】那一抹背影 那一份責任
“別在最能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回首這幾年,為了家庭,為了夢想,為了責任,風雨中的自己何嘗不是選擇了一往無前。
歷經(jīng)挫折,立志擔當
16歲那年,父親因意外事故離開了人世。突發(fā)的噩耗,打碎了一個家庭,更是打碎了一顆少年的心。無盡的苦痛、無望的未來,似乎徹底擊垮了那個曾經(jīng)“龍騰虎躍”的孩子。黑暗中的我,彷徨迷茫,對生活倍感絕望,無心學業(yè),渾渾噩噩。就當快要崩潰之時,母親的“背影”映入眼簾,雖不同于朱自清筆下的背影卻又何其相似。
我明白,母親的悲傷絕不亞于我。但,痛苦,痛哭?生活留給她的是一個空蕩蕩的家和一個剛出生的女兒。爸爸走了,她就得用她嬌弱的身軀來支撐起整個家庭。我如今似乎都能看見,母親挑著擔子,擔子的一頭是農(nóng)具,擔子的另一頭卻是幾個月不到的女兒。不到90斤的她,脊梁早已被重擔壓彎。
那個背影,似電流,瞬間擊穿了我身體的每一寸神經(jīng);那一刻,似醍醐灌頂,我清醒萬分。她唯一的兒子此時此刻能做的難道除了悲傷,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她獨自一人挑起整個家庭?愧疚、自責,我也開始思索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我開始懂得“責任”,一個男生應該擔負的家庭責任。
在那之后無數(shù)個不眠夜里,我暗自發(fā)誓,一定要成為最優(yōu)秀、最有用的人,一定要以最主動的姿態(tài),最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至少,不能讓母親再受一點苦,受一點累。
逆風飛翔,自強不息
難忘母親脊梁被壓彎的背影,于是,18歲的我決心獨立——不再向她要一分錢。
為著這份決心,為著這份執(zhí)著,高三畢業(yè)后的每個寒暑假,剛回縣城,我每次都來不及回家放行李,就開始了兼職生活。在兼職闖蕩中,那些在人情世故上游刃有余公司元老,總是對我冷嘲熱諷、克扣打壓,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量與剝削之后微薄的報酬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讓我一次又一次想放棄?擅棵肯氲侥赣H的背影,我就告誡自己要堅強,要堅持到最后。
春節(jié)是每個家庭最喜慶的日子,可是對我、至少對于我家卻不是。因為一些原因,春節(jié)母親和妹妹都不會在家。但“家”在那里,爸爸還長眠在那里,所以春節(jié)我必須要回去,哪怕形影相吊,哪怕形單影只。除夕夜,當家家戶戶一起歡樂守歲時,陪伴我的卻只有無盡的黑暗、冷清、孤獨。常常在這時候,我也壓抑不住自己的淚水。悄悄抹淚之后,我還得強撐起笑容向母親、爺爺奶奶還有其他親戚朋友送上新年祝福——因為,我不能讓真正關心我的人擔心。
學習刻苦,表現(xiàn)優(yōu)異
為了讓自己更全面地發(fā)展,在學生工作、科技制作等方面,我投入很多時間,為了保證課內(nèi)學習的時間,我每天在圖書館、自習室自習到管理員催我離開。室友常說“你一早就離開宿舍,第二天才回來”,問我累不累。累!這樣密集的生活安排,又怎能不累,我也想休息,可是我停得下來么?
天道酬勤,我的平均成績連續(xù)兩年位列大班第一,連續(xù)獲得國家獎學金和校“優(yōu)秀生”稱號等,這既是對我的肯定,更是莫大的'鞭策。
投身實踐,情系社會
我的成長離不開社會幫助,我也常告訴自己,只要有機會,就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回報社會。我給自己的18歲生日禮物是人生中第一張獻血證。
大學里,我先后承擔過大班學習委員、科技實踐委員、學生會權益部部長、沙河校區(qū)勤工助學服務中心副主任兼財務部部長等職務。從做事懵懵懂懂,到把握全局、謹慎入微,期間不知道經(jīng)歷了多少坎坷。但因為夢想、因為責任,因為不服輸,我選擇了堅持,選擇了學習積累經(jīng)驗和改變。學會思考問題開拓創(chuàng)新,學會與人交往謙遜踏實。
知行并重,全面發(fā)展
為了讓自己更加堅韌,我讓自己“喜歡”上長跑:我曾先后參加過馬拉松長跑比賽,讓自己在無盡的堅持中,體會一步一步走到最后,中途絕不放棄的感覺;我喜歡讓自己在身體做著機械運動的時候,大腦能不斷思索未來。
我也積極參加了學院、學校、北京市乃至全國的各種科技創(chuàng)新比賽,最后取得市級、校級、院級獎各一項的成績。但一個從科技大白逐漸走進科技動手制作大門的過程,不知由多少痛苦凝練而成。有時候,千呼萬喚也出不來的程序讓人幾近絕望;有時候,搭建許久的硬件結構突然崩潰也曾讓我歇斯底里;而更多的時候,新的方法會讓處在知識底層、知識斷層的你望而卻步。不過,我很幸運,在實驗室遇到了兩三位跟我一樣執(zhí)著的伙伴,記不清多少次凌晨一點、兩點一起回宿舍的場景;記不清多少次因項目沒進度而暴走時同伴的安慰和支持;記不清多少次想放棄時,同伴苦苦掙扎的背影讓自己又重新投入其間。
肩挑責任,逐夢未來。那些豐富精彩的學習生活經(jīng)歷足以見證我樂觀開朗的心態(tài)、自信的人生態(tài)度。“直面挫折、笑看生活”,“決不氣餒、勇往直前”,我相信,成長中的我終將真正挑起我的“責任”——回報家庭,回報社會,回報祖國。
【助學筑夢鑄人征文作文一等獎】不要向出身認輸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列夫·托爾斯泰
人生是一場旅程,更是一部奮斗史。我們無法選擇出身,但我們可以奮斗。人生因為有夢想,才會永不停歇的奮斗。知識改變命運,拼搏成就夢想,執(zhí)著追夢,我在路上。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但一旦機會來了,就必須緊緊的去抓住。我沒有優(yōu)越的家庭條件和社會背景,還好,我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不會向出身認輸。
我是潘小萌,民政管理系婚慶策劃班的大一學生。我來自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一提到呼倫貝爾,很多人想到的是一望無垠,天與地相接的草原?捎钟卸嗌僦溃脑碌暮魝愗悹柫阆率畮锥,依然是一片白雪皚皚。寒冬時節(jié),偶爾也會達到零下40度。我在這個地方,生活了18年。在來到大學之前,從未來過北京,從未離開過家鄉(xiāng),因家庭條件的限制,從未外出旅游,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雖然生活在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但從未去過草原旅游。
當我接到通知書的那一刻,心里有種按捺不住的激動。可想想六千元的學費和額外的書費住宿費,高額的資金對于原本不富裕的家庭來說無疑又增加了負擔。父母每月僅有兩千多元的工資,每月給自己生活費外,還要照顧年邁的奶奶和姥姥。當我知道大學可以申請助學金時,毫不猶豫的去居委會申請,兩千元對于我的家庭來說是雪中送炭。
從出生起,爸爸就在外地工作,每個星期回來一次,平時只有媽媽照顧我,因為奶奶姥姥身體不好,做飯家務都由媽媽一個人承擔。
五歲時,還上幼兒園的我,檢查出弱視近視。媽媽心急如焚,我還小,卻不知媽媽的焦急,常?吹綃寢屇弥业囊暳z查單偷偷流淚。媽媽每天六點下班,風雨無阻的騎著自行車帶我去做眼部矯正,騎車要半個小時,媽媽經(jīng)常累的氣喘吁吁,卻沒有一次間斷過治療。那時的我不懂事,書本離眼睛很近,視力也不斷的在下降。
漸漸地我在成長,體會到父母照顧我的不易和養(yǎng)家的艱辛。知道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的成績不高,但我一直在努力的路上沒有停歇。雖然家境貧苦,但我一直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知識改變命運,家人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我只有不斷奮斗才能不辜負家人的期盼。初三時的我,面臨著中考的重任,身邊的同學都在埋頭苦學,自己也不甘落后。每天完成作業(yè)后自主復習,初三的那一年,從未凌晨兩點之前睡覺。功夫不負有心人,中考滿分630分,我以496分考入當?shù)氐囊凰咧。高中的三年對我來說可以用艱苦、充實、快樂來形容。因為家庭經(jīng)濟的緣故,我從小就從不亂花錢,從不和別人比吃比穿,在平常的衣著上,我認為用不著比誰穿的多么好,多貴,普普通通只要干凈就好,一個人的美并不是靠衣著顯現(xiàn)的,外表的美并不能代表內(nèi)心的美,而內(nèi)心的美是不會因外表而掩蓋的。在學習上,我要求自己一定要盡力,我的目標是明確的,為了不負家人的厚望,為了自己的未來,為了心中的夢想而奮斗,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早起背課文,背單詞,課間也在做題復習,遇到不會的題目及時問同學老師。
高三那年,是十年寒窗苦讀的最后關鍵。媽媽從每月不多的工資里拿出一部分給我報了補習班。每天十點晚自習下課,媽媽送我到補習班,因離家太遠,媽媽便在附近的火車站里等我一個多小時。晚上十二點左右,我和媽媽再走回家。
29個小時的車程,我來到大學,深深的體會到,大學是一個追逐夢想的地方,而我的行動將決定三年后的我是成功還是白白浪費三年青春,這里我沒有了家長的管束,沒有了高中時老師生活學習無微不至的關懷,更多是要靠自己,需要自己管好自己。有些人在不停為夢想奮斗,每天起早貪黑學習,圖書館就是他們大學的第二個家。而有些人卻選擇了自暴自棄,整日泡在宿舍看電影、玩游戲,無所事事。
“窮且意堅,不墜青云之志”雖然現(xiàn)在由于家庭原因,導致了暫時的貧困。但是此刻不能代表將來,相信自己,相信夢想,努力了,不讓自己后悔;盡力了,好讓自己安心!
我對我的大學要求是,每天絕不虛度,時時刻刻都要告訴自己:你是誰?你現(xiàn)在該做什么?你現(xiàn)在在做什么?大學所學的`知識不一定都有用,但是三年大學上完,我至少要有點收獲,就業(yè)時至少能發(fā)揮自己的長處,三年后不要讓自己后悔畢業(yè)了卻一無所獲。
曾想在夢的引導下前進,雖知前面的道路一片荊棘,但是我堅信,艱苦的環(huán)境,刻苦的努力,學校的幫助都是如同沙漠里的甘泉,助我走過困難的時期。助學的實質是筑夢,鑄人。助學的主項和體現(xiàn)更是體現(xiàn)了它的目的性,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樹立自立自強的決心,以及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信心。我們是祖國大花園里的花朵,但我們不是溫室的花蕾,我們是堅強的迎接風雨,樂觀的迎向陽光的向日葵。如果說我們沒有自立自強的決心,沒有沖破一切羈絆信心和力量,又何談強國,筑人。因此,我會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來回報家人和社會。
【助學筑夢鑄人征文作文一等獎】相關文章:
助學筑夢鑄人征文200007-11
助學筑夢鑄人征文佳作09-26
“助學·筑夢·鑄人”主題征文09-25
助學筑夢鑄人征文(精選42篇)04-30
助學筑夢鑄人征文范文(精選17篇)07-27
關于助學筑夢鑄人作文09-25
助學筑夢鑄人感恩征文(通用35篇)05-21
最新助學筑夢鑄人優(yōu)秀作文09-25
最新助學筑夢鑄青春主題征文(精選49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