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訓故事征文
家風家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CN人才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家風家訓故事征文一】簡單幸福
黃加良,我的另一半。我與他在公司食堂相遇相識,經(jīng)過相處,兩年后我和他牽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從此,我的生命里就有了他。而他就成為了我的丈夫,我成為了他的妻子,我們牽手走過,不再分離。古話說得好:夫妻是由老天注定。是你的誰也搶不走,不是你的留也留不住,我與他注定前世有緣,初次見面,第一感覺就那么熟悉,那么默契,那么的情投意合,彼此心心相印,可以說是一見鐘情吧!
認識的時候,他看上去身體有點瘦弱,其實他還挺結(jié)實的,最大的愛好就是打籃球,是公司的籃球隊員,常常穿著一件灰色夾克衫,老實本分。但卻不膽怯和靦腆,老是喜歡和我說話,問這問那的。我問他,你是哪個部門的,做什么工作?他說:“我是公司后勤科的,在醫(yī)務室工作”。每當有空閑時間,他愿意和我談生活、談社會、談家庭、談未來、談人生。晚飯后,喜歡約我一起漫步后山林蔭小道,海闊天空。老天注定的你拗也拗不過,何況有這樣的人陪伴你的人生,愛你如己,還有什么苛求?還有什么不滿足?從此,我開始全心全意和他交往,做他的女朋友。
他很樂于助人。記得有一天我晚上,我同宿舍同事突然肚子疼,我跑到他門前把他叫起來,當晚他沒值班,結(jié)果他簡單的穿上衣服隨我來到宿舍,二話沒說,把正在呻吟的患者背到醫(yī)務室,掛上吊針,輸液結(jié)束時,天已經(jīng)快亮了。公司周圍村民不管誰叫到他,他都沒有推卸,依然是那樣敬業(yè),那樣執(zhí)著。我心中暗喜,這個男人是可以依靠,可以托付終身的好男人。那年春節(jié),他要求和我回家過節(jié),我答應了,到站下車已經(jīng)是天黑,我?guī)еぶ窈竦膲m土走了30分鐘才到我家。
他每次回家都要為村里面的那些老人看病、打針,特別是我父親有腰疼的老毛病,每次回家都要為他打針,理療;每當那些老人得知他回家都要尋來和他攀談,問這問那的,咨詢疾病方面的知識。他都耐心解答,他很體貼、溫和,關(guān)心他人,為別人著想了。我相信,我的選擇沒有錯。
他很樂于學習。懷孕的時候,他就向有經(jīng)驗的婦科楊醫(yī)生咨詢,如何做好圍產(chǎn)期保健,如何照顧孕婦等,還經(jīng)常給我買了很多水果、營養(yǎng)品,說要多吃水果,對身體和胎兒有好處。多吃蘋果孩子皮膚白,多吃核桃孩子頭發(fā)黑。那段時間,我們過得很幸福,有事共同商量,平常吃什么都是讓我先吃。我們的寶貝女兒出生了,他比誰都高興,更是比以前加倍的努力工作,還學著為幼小的嬰兒洗澡等一切家務活,簡直沒有一絲男子漢的味道,但是,在我心里,他才是能屈能伸的大男人,我想:或許古人在“舉案齊眉、相敬如賓”這兩個詞語時一定是這么做的!
他很孝順老人。說來也巧,雙方老人都病倒了。先是我母親病倒查出腦梗塞,半邊麻木,行動困難,家中只有一個妹妹還帶兩個小孩和常年疾病的老父親,我又承包崗位,沒人照顧母親住院,只有讓他請假前去照顧。與此同時,女兒也病了還需要做手術(shù),他就這樣一人照顧兩個不在同一幢病房的病人,可以想象,要是一般人可能早就怨聲載道、牢騷滿腹了,但他卻任勞任怨,照顧得無微不至,面面俱到,直至康復出院。
然而,女兒出院時隔不到一周,他母親(我婆婆)也病倒了,查出腎衰、中度貧血,我看到他都快招架不住了,可是他依然召集弟兄,把母親送進醫(yī)院進行治療。他說,不論是誰的父母,都是養(yǎng)育自己的父母,再難也要挺住,這個時候就是回報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關(guān)鍵時刻,就是體現(xiàn)家教、人品道德的美好瞬間。人再堅強也有脆弱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我也感到不安,總想對他說聲,歇歇吧老公,我們一起扛,困難總會過去。
人家說,家是醞釀愛與幸福的酒坊,是盛滿溫馨和感動等待品味的酒杯。家是在外碰到挫折時的避難所,是快樂時的安樂屋,是煩惱時的出氣筒。擁有這樣一個家,特別是有了他,我對生活不再有那么多憧憬,只希望平平淡淡、健康快樂的生活。只希望,閑來坐在陽光明媚的榕樹下,泡一壺好茶,陪他談天論地,話古論今。只希望,陪他游山玩水,瀏覽名勝古跡,看壯美河山,過一段神仙般的晚年。只希望,雙方父母健健康康,多陪他們吃吃飯,多陪他們聊聊天。只希望,女兒快樂成長,找到自己理想的事業(yè)。只希望,我們的馳宏公司永遠昌盛,走向世界。而我,只希望與他白頭偕老,追溯光陰痕跡,笑談歲月滄桑,牽手一生,享受這最簡單的幸福。
【家風家訓故事征文二】農(nóng)民父親
我的父親,地道的農(nóng)民,今年75歲,中等身材,滿臉布滿了被歲月雕琢的皺紋,佝僂的腰,卻仍然保持著辛勤勞動、多做事少說話的習慣,田間地頭經(jīng)常見得到他的身影,雖然農(nóng)村的生活已經(jīng)改善了許多,子女提供的衣食已然足夠他和母親享用,可他樸實的習慣卻依然沒有改變。
記憶中年輕時的父親是個值得信賴的人,包產(chǎn)到戶之前父親是生產(chǎn)隊隊長,領(lǐng)導著全村30多戶人家田地種植。一年四季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苦蕎、白薯,從來不會錯過季節(jié),種植、施肥、除草,人力安排、秋收、分配等瑣碎的工作,只有會計和父親倆人在管理,盡管生產(chǎn)管理人員少,但每年的生產(chǎn)組織他們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保障每戶人家有飯吃。
在農(nóng)村雖然沒有什么大事,但鄰里之間因家長理短、兄弟分家、田邊地角、房前屋后的爭吵還真不少,每當有爭議時,總少不了請父親出馬協(xié)調(diào)解決,可以說父親是當年全村人最信得過的人,父親在村里做這么多事,不是父親有多少文化,有多大的能力,而是因為父親全心全意為村里服務,為人公道正派,贏得了大家的信任。當時不懂父親為什么要這么做?在今天看來,我的父親是在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的宗旨。
父親是家庭和諧的音符。我家有兄妹6人,小時兄弟姐妹在一起打鬧玩耍,常伴有木屑和石頭飛過,加上母親的嘮叨,難免產(chǎn)生家庭小摩擦,每當這個時候,只要父親出現(xiàn),不用言語,所有的不愉快就會煙消云散。
包產(chǎn)到戶后,父親也不再是隊長,但他的熱心腸仍然在影響著大家,村子里娶親嫁女,父親一定是他們心目中掌勺的大廚,只要村里人開了口,無論農(nóng)活有多忙,總要騰出時間去幫忙,吃著父親親手做的可口飯菜,聽著同學不停贊賞父親的手藝,我們姊妹之間那小小的虛榮心得到極大地滿足,覺得父親真了不起。記得2011年春節(jié),我從瀾滄回家過年,剛巧,有個表姑父去世,我在家呆了三天,就只看見父親一眼,我說:老爸,您都是70歲的人了,別再那么辛苦,有些事要放手給小輩去學做,父親說:“答應別人的事怎么能半途走人呢!”
父親還是個愛學習的人,由于改革放開,村子養(yǎng)殖家禽的數(shù)量增加,到集市交易家禽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家禽瘟疫也隨之而來。為了避免損失,父親就向?qū)W獸醫(yī)的女兒虛心學習,掌握了預防瘟疫、常見病處理知識。村子到周邊最大的集市磨黑鎮(zhèn)有 10多公里的路,交通又不便,為了方便村民用藥,父親就在家里備了許多獸藥,鄰里、鄉(xiāng)村有需要的,父親都有求必應。
父親是個善于分享的人,2012年秋天,姐姐送女兒到天津讀書,借機也帶上父親、母親到北京、上海旅游。回到家后,他滿腔熱情請來了親朋好友,分享爬長城、坐火車、坐飛機的感受,品嘗著各地帶回來的土特產(chǎn),看著叔叔、伯伯、嬸嬸們高興的樣子,父親也高興得像個小孩子一樣。
現(xiàn)在父親年紀大了,他也成了我們姊妹的牽掛,雖然已是75歲高齡,還是那么勤懇,即使生病,只要能動,也舍不得休息,不愿意到醫(yī)院看醫(yī)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也不講,就怕父親把小病忍成大病,每周五晚上20:00點打電話詢問父親生活、身體情況,成了我與父親未成文的約定。
父親雖然沒有做出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他用實際行動對我們姊妹6人進行了言傳身教,把他的大公無私、誠實可信、助人為樂、熱情好客、勤勞純樸的做人道理毫無保留地進行了詮釋,一生受益匪淺!
【家風家訓故事征文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1924年-2017年,奶奶走過了漫長的一個世紀,一周前與世長辭。我們家庭微信群里的100余人,每天都在回憶奶奶教我們的道理,帶給我們的影響。奶奶不懂得什么是家風,什么叫家訓,也不會寫家書,但她用自己樸實無華的話語,用自己94年的艱苦奮斗經(jīng)歷,告訴我們應該做什么樣的人,應該朝什么方向努力,應該堅持和傳承什么樣的精神。
爺爺去世時奶奶48歲,9個子女中僅有3個成家,最小的姑姑才五六歲。家里一貧如洗,但她沒有再嫁,也沒有聽別人勸賣掉孩子,而是自己堅強地挑起全家的重擔。奶奶把小點的孩子放到地頭玩耍,自己邊勞動邊照看孩子;冬天地里沒農(nóng)活了,奶奶帶著孩子們?nèi)煅蠡眾A,搓出籽來賣錢;夏天去鋤地,勞動完再割些草背回家喂豬;生產(chǎn)隊下地干活是統(tǒng)一時間,可奶奶總是去得最早、離開最晚,因為早去可以割豬草,晚歸可以捋槐葉;別人中午都休息,她卻頂著大太陽去地里捉簸箕蟲,賣掉貼補家用。家里只有三個男孩,勞動力少,吃不飽飯,姑姑們說不上學了,參加勞動掙工分,但奶奶不同意,她說:要想過上好日子,你們就都好好讀書,咱家再窮再難,我也會供你們上學!就這樣,奶奶帶著孩子們戰(zhàn)勝了三年自然災害,挺過了63年沙河大洪水,9個孩子平安長大且都成為有用之材:三位國家干部、兩位人民教師、四位農(nóng)民企業(yè)家。
等孩子們都成了家、立了業(yè),奶奶仍然勤勉地幫襯孩子,支持他們好好工作。她又給孩子們看了30多年孩子,親手帶大了20多個孫輩、重孫輩孩子。小時候我和爸媽住在沙河市區(qū),他們早上要上班,60多歲的奶奶每天清晨5點起床,打掃院落,喂好牲畜,徒步20里地從老家來照顧我,好讓媽媽趕上7:30上班,媽媽晚上6點下班后,她又摸黑走20里夜路回家,澆地鋤地,喂牛喂雞。等到孫子、重孫子都上了學,不需要她看了,奶奶怕給孩子們添麻煩,仍然獨居在農(nóng)村,自己種菜、做飯、洗衣、打水,直到80多歲才跟隨孩子們住。
別看奶奶不識字,她非常具有政治敏感性,每天收看《新聞聯(lián)播》,幾代國家領(lǐng)導人她都耳熟能詳,各個時期的國家大事也略知一二。每次見面,奶奶都過問我們的'學習,問我們考了多少分,領(lǐng)獎狀沒有。上班后,奶奶又很關(guān)心我們的政治進步和工資待遇,每次見面都會詢問。奶奶去世前幾個月,我去看她,她緊握我的手,不讓我走,我說我得去上班,單位好多活兒呢。她就很通情理地松開我,并囑咐我好好工作,不能遲到,不能偷懶,等放假有空再去陪她。
奶奶的勤勉尚學也深刻影響到爸爸。家里條件差,爸爸初中畢業(yè)就當了兵,但他一刻也沒有停止學習。在部隊堅持寫日記,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查字典,并記到專門的本子上,好詞好句也會摘抄下來,從軍14年記了20多個筆記本。我上小學時用的《新華字典》是爸爸從部隊帶回來的,從字典的破舊程度就知道它被翻了多少遍。爸爸剛轉(zhuǎn)業(yè)時在沙河檢察院工作,他從零法律基礎(chǔ)開始學習業(yè)務,看書、剪報、參加培訓,很快就因業(yè)務精通在全市聞名。直到爸爸離崗后,仍然保持每天早晚鍛煉身體、上午下午各看書讀報一小時、每天收看《今日說法》《新聞聯(lián)播》《焦點訪談》《晚間新聞》的習慣。爸爸告訴我,看電視也是門學問,不能光看熱鬧,要從中看門道、學東西、找收獲。
爸爸非常注重我們姐弟三人的學習。從幼兒園起,就要求我每天除了完成作業(yè),還要額外寫100個漢字;上小學后,要求我每天練字,過年讓我鍛煉寫對聯(lián);八九十年代的沙河,沒有成型的興趣班,工資也很低,但爸爸找到老師教我畫畫、唱歌、跳舞、游泳;從小學到高中,爸爸經(jīng)常和我的班主任、任課老師溝通我的學習成績、思想動態(tài)和在校表現(xiàn),時刻掌握我的成長軌跡;上了警校,他送給我很多法律書籍,恨不得讓我一下子變成法律專家,就連我的打靶、散打成績,他都很看重,隔著長途電話,教我怎樣“三點成一線”、瞄準、射擊;我在沙河市公安局工作時,回到家他就考我案例,聽我對案情的定性和分析;邢臺市局遴選文秘人員,我考上了,但面臨放棄舒適的生活,離開父母、老公和2周歲的孩子,每日往返奔波,我有些猶豫,但爸爸說大機關(guān)有大平臺,會有更好的發(fā)展機會,只要你婆婆家同意,我全力支持!
妹妹小我兩歲,愛讀書,很聰明,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爸爸給她買了很多書,有的書她都能讀好幾遍。我學習她也跟著學,在幼兒園就把我小學一年級的書本全學會了。于是,爸爸讓她不滿5周歲就上了小學。妹妹成績一直很好,順利考上大學,應屆畢業(yè)考取了選調(diào)生,分到沙河一個不錯的鄉(xiāng)鎮(zhèn)工作;工作一年,她在爸爸的鼓勵下,考取了公費研究生;研究生畢業(yè)當年,參加了國考,順利進入國家部委工作。弟弟成績不太好,只上了大專,上大專后他明白了“業(yè)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努力學習,奮發(fā)進取,畢業(yè)當年參加了全省基層政法干警考試,成功考入邢臺縣公安局,也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
我的女兒12歲了,我也秉承了勤勉、尚學的理念,從小就給她講奶奶和爸爸教育我們的故事,告訴孩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女兒5周歲上學,去年考入石家莊外國語學校讀初中,從來不抱怨學習和住宿生活辛苦,而是努力進取,不斷超越自己。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取得班級第一名的好成績。新學年伊始,女兒在學校學生會干部競選中,以最高分當選學習部部長。
知識是一個人、一個家庭改變命運、獲得幸福的最佳途徑,更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走向強盛富強的不竭源泉和動力。現(xiàn)在的我們,深深地懷念奶奶,更感謝奶奶為我們留下的勤勉尚學、堅強進取的優(yōu)良家風。“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讓我們做好家庭這個社會細胞,引領(lǐng)良好的社會風氣,成為社會核心價值的優(yōu)秀基因,為早日實現(xiàn)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家風家訓故事征文】相關(guān)文章:
小學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06-17
家風家訓征文01-30
家風家訓征文02-14
曬家規(guī)家訓 講家風故事征文03-02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精選34篇)03-01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1000字06-17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800字06-17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600字06-17
家風家規(guī)家訓征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