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面積和周長的比較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加深對周長、面積概念的理解。
2.使學生進一步正確、熟練地計算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
3.讓學生進一步學習比較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中引出比較
出示復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輪廓),提問:這是一幅哪個國家的地圖?誰愿意到前面來,用不同的顏色表示這個圖形的周長和面積?教師指出:我國實際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周長約4萬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
揭示課題:周長和面積是不同的,有些什么不同呢?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探討的內容。
板書:面積和周長的比較
[說明:用不同顏色表示地圖的周長和面積,對比鮮明,表象豐富,揭開"比較"的序幕,啟動了學生的.思維,并滲透了思想教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自豪感。課題的引入,具體生動,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導向和激勵作用。]
二、實例中系統(tǒng)比較
1.教學例題。
出示例3:算出下面長方形的面積和周長各是多少?學生試做指名板演。評析板演情況。
2.比較整理。
。1)提問:觀察例題的解答過程,想一想,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對周長和面積進行比較呢?學生回答后板書:意義 計算方法 計量單位
。2)分組討論:周長和面積在意義、計算方法、計量單位上有些什么不同?并完成了表:
投影展示各組填寫的表格,并指名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面積有哪些不同。
(3)學生看表回答:
、贋槭裁从嬎汩L方形的周長用"(長+寬)×2",計算長方形面積用長×寬?
、谡叫蔚闹荛L、面積計算方法分別與長方形的周長、面積計算方法有什么關系?
[說明:在例題教學的基礎上,及時引導學生從意義、計算方法、計量單位等方面分組討論比較,整理成表,可以使學生有例可看,有據可想,有話可寫,不僅加深了對已有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從點到面,從部分到整體,建構了新的知識結構,比出了"周長"和“面積"的具體區(qū)別,溝通了長方形與正方形之間的聯系,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
三、練習中深化比較
1.出示:一張長30厘米、寬5厘米的長方形硬紙片。
。1)指名回答:
、匍L方形紙的周長和面積各是多少?
②想一想,如果要在這張紙上剪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周長、面積各是多少?用這張紙可以剪出幾個這樣的正方形?學生回答后動手剪一剪。仍擺一擺。每個學生拿出剪好的6個邊長5厘米的小正方形。4人一組,動手擺一擺,6個小正方形可以擺出哪些不同的圖形。
(3)投影展示學生擺出的不同圖形(略)。
(4)討論:
、龠@些圖形的面積相等嗎?為什么?
、谒阋凰,這些圖形的周長都相等嗎?
③想一想,你發(fā)現了什么?結合學生的匯報,引導學生得出:面積相等的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
[說明:變式題的設計,由淺入深,一步一個臺階,鞏固、深化已學知識,拓展學生思維空間。讓學生自己用同樣的6個小正方形擺出不同的圖形,分別比較它們的面積和周長,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揭示出"面積相等的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的規(guī)律。]
2.學校要在操場上用16米長的欄桿圍成一個各邊的長度都是整數的長方形或正方形花壇,有幾種不同的方法?怎樣圍,花壇里種的花最多?
。1)學生動手操作,用16根小棒擺成不同的長方形或正方形(1根小棒的長當作1米)。并填寫下表。
。2)討論:周長相等,它們的面積相等嗎?周長一定時,面積的大小與長、寬之間的差有怎樣的關系?在什么情況下,這個花壇里種的花最多?
結合學生的匯報,引導學生得出:當長方形的周長相等時,面積不一定相等。周長一定時,長與寬的差越小,面積越大;長與寬寬相等即為正方形時,面積最大。
3.學校準備在正方形花壇里種上紅黃兩種不同顏色的花?凑l的設計最美麗。
a.分成的兩部分,周長相等,面積不等,你可以怎樣分?
b.分成的兩部分,面積相等,周長不等,你可以怎樣分?
c.分成的兩部分,周長相等,面積也相等,你可以怎樣分?學生自選一題,在作業(yè)紙上畫一畫,并涂上顏色。展示部分設計方案,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評價。
[說明:讓學生借助動手操作,進行思考,使探究的問題具體化。設計的討論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有序性。"看誰的設計最美麗",方法靈活多樣,有利于學生作出與眾不同的富有創(chuàng)見的設想,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課面積和周長的比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周長》教學設計05-29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03-02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5篇04-01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4篇03-02
《校園的綠化面積》教學設計03-01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教學設計04-25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通用5篇)06-26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09-21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