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使陀螺轉得時間長》優(yōu)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使同學認識陀螺轉得時間長短與陀螺自身的構造(盤的形狀、盤的高度、軸下端的形狀等),使陀螺轉動的力的大小等因素有關系。
2.通過玩陀螺、做陀螺、探究陀螺的秘密的活動,激發(fā)同學對科學的興趣──使同學體會小陀螺中包括著很多科學道理,培養(yǎng)同學認真細致、善于合作等科學態(tài)度。
3.培養(yǎng)同學的觀察能力、制作能力,并在做和玩的過程中會根據(jù)自身的反復實驗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試著做出解釋。
4.提高同學自主探究發(fā)明動手等能力。
5.能夠用圖畫和文字記錄實驗過程。
教學資料和準備:火柴棍、木棍、牙簽、圓珠筆芯、橡皮泥、不同形狀的紙片、瓶蓋、紙碗、計時器、記錄表、陀螺板圖、做好的陀螺、實物投影。
教學活動過程:
一、確定研究的問題。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件玩具(出示陀螺),是什么呀?
生:陀螺。
師:誰來玩玩,你們喜歡哪個?
生:第一個轉動時間長的。
師:(出示資料,實物投影)
老師這有一些資料,你們想不想利用這些資料做個轉動時間很長的陀螺呢?
生:想。
師:做之前,我們先來想一想,怎樣才干是陀螺轉動得時間長。
二、同學猜測
生:(同學以小組為單位猜測怎樣才干使陀螺轉動得時間長)
師:誰來說說,陀螺轉動時間長短可能與什么有關系?
生:與盤的形狀有關。
生:軸的底部是尖的,可能轉得好些。
生:軸插在盤的中間可能比插在旁邊好。
生:與盤的重量有關。
生:軸與盤連接的緊些會比松一些好。
生:與盤的大小有關。
生:用力大小有關。
生:……
三、確定研究問題、確定所需資料
師:是不是我們想的這樣呢?下面,請各組根據(jù)研究的問題和猜測確定自身研究的問題,并想一想怎樣研究。
生:(同學分組討論)
師:哪組說說?
生:我們想研究陀螺轉動的時間長短與盤的形狀有關。
師:能說說你們研究的方法嗎?
生:先選一些不同形狀的紙片和牙簽,然后把牙簽插在紙片上,用手一捻讓它轉起來,記下時間。
師:其他的組對于他們這種研究方法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生:我覺得應該中間的.軸插的位置應該一樣,而且都用同一根軸才干比出來。
師:同意嗎?
生:同意。
師:其他組在實驗中也應該用比較的方法來研究。好,下面請各組先修改完善實驗的方法,然后分工,分好后由組長到資料庫中領取資料。
四、同學探究活動,邊探究邊記錄。教師巡視。
五、匯報交流
師:誰來說說你們是怎樣研究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生:我們研究的是盤的形狀,用的資料是牙簽,各種形狀的盤。研究過程是用一樣的牙簽換不同的盤,發(fā)現(xiàn)三角形轉得時間最長。
師:同意他們的觀點嗎?
生:我們認為圓形的盤轉得最快。
師:出現(xiàn)了不同意見?磥砦覀冄芯康慕Y果和開始的猜測還是有一定的偏差。沒關系,我們課下再試試到底哪種好。別的組。
生:我們研究的是底下的軸是長的好還是短的好。我們發(fā)現(xiàn)短的軸好。短的11秒44,長的3秒44,短的軸比長的多8秒。因為重心越低轉的越好。
生:我們發(fā)現(xiàn)盤小比盤大轉的快。大圓轉2秒47,小圓轉9秒35。
生:我們發(fā)現(xiàn)把木棍插在盤的中間轉的時間長,木棍在中間轉2秒94,在邊上轉1秒。
生:老師,圓形的轉的時間長不樣。
師:怎么與第一次結果不同?
生:我們又做了一次。
師:看來還是多做兩次,比較一下好。誰再說說。
生:我們研究的是軸的底下尖一些轉的好,發(fā)現(xiàn)軸不要太尖。
生:我們研究的是為什么要用圓形盤。我們用不同形狀的盤試發(fā)現(xiàn)六邊形的比圓形轉的時間長。
師:你們是怎么做的?
生:我們就直接把木棍插在六邊形的盤上一捻。
師:其他同學對他們這種研究有什么異議嗎?
生:他們沒做比較,應該把一樣的軸插在不同的盤上,而且插的位置一樣高才行。
師:知道了嗎?你們再試試。
生:陀螺的軸上長下短轉得時間長。
生:……
六、教師總結
通過我們的研究,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盤的形狀,盤的高度,軸下端的形狀,軸插在盤的中心都是使陀螺轉動時間長的因素。
課后延伸:請同學們回家后制作一個轉得時間長的陀螺,下節(jié)課競賽。
教學建議
。1)探究、制作活動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各組研究的問題由小組自主決定;研究時幾個人分工合作,有的制作,有的實驗,有的記錄。
。2)為了使同學更好地探究,需要對實驗方法進行簡要引導:要研究陀螺轉得時間長與某種因素是否有關系可以用對比實驗的方法;一次實驗只能比較一個因素,這個因素要有明顯的不同,其他因素必需相同。
(3)由于陀螺轉動得時間長短與多種因素有關,同學的實驗又具有簡易性,得出的結論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活動小結應是開放性的,不能絕對化。
(4)在教學中為同學提供的資料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大量的,而且是同學身邊的易于獲得的,常見的,廢舊物品。
課后評價與分析
本課力圖通過同學玩陀螺,做陀螺的活動中,發(fā)現(xiàn)小陀螺轉得時間長的秘密。
教師的教學模式采用:“確定研究問題──預測相關因素──制訂研究計劃──邊做邊研究──悟出科學道理”這樣一個框架。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教師利用身邊的廢舊資料,為同學發(fā)明“做中學”的機會,給同學充分的時間,放手讓同學去做。教師重視同學的發(fā)言,討論,交流,觀察,記錄,整理數(shù)據(jù)。讓每個同學都去做,都去想,都有所收獲,激發(fā)和發(fā)展同學的興趣,學會科學方法,體驗勝利的樂趣,悟出科學道理,提高同學的科學素養(yǎng)。
【《怎樣使陀螺轉得時間長》優(yōu)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晏子使楚》教學設計(通用15篇)06-12
《晏子使楚》教學設計(集合15篇)03-01
《晏子使楚》教學設計合集15篇03-15
《晏子使楚》教學設計(匯編15篇)10-22
《荷花》優(yōu)秀教學設計04-14
白鵝優(yōu)秀教學設計04-04
《松鼠》優(yōu)秀教學設計04-03
《老王》優(yōu)秀教學設計12-25
《挑山工》優(yōu)秀教學設計07-01
小學音樂優(yōu)秀教學設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