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撈球》公開課教學設(shè)計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通過看一看、想一想、動一動、(試一試)等,生活情境出發(fā),從感興的話題切入,在一次告訴學生,遇事要動腦想辦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完整地表達和認真有順序地編故事能力。
教學內(nèi)容:
能說會寫《小猴子撈球》。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表達是聽與說雙方互動的過程,”在教育中,構(gòu)建一個開放的交際的課堂,自然地將兒童多彩的`生活與文本“鍵接”,營造寬松的氛圍,使學生的說,寫能力在多維的互動中得到切實鍛煉。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積極動腦的好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能力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講述故事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憑借教材,自主構(gòu)建,多元解讀
教具準備:
實驗用品,圖片,投影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童話導入:我們來給小猴想辦法。
1、 出示《小猴子撈球》的畫面,播放有趣的童話故事。
2、 聽童話,看畫面,提出問題“我看懂了……..”“我想知道…………”。
3、議一議“我看懂了…….”“我想知道……….”
4、全班交流。
板書“小猴子撈球”。
小猴子把球撈上來了嗎?怎么撈的?我們來幫小猴子想想辦法。
二、口語交際,互相評說。
小組討論:我來幫小猴想想怎么辦。
1、 全班交流,學生評價。
師隨機提示“如果用這種方法,你要提醒小猴子注意什么?”
2、學生們幫小猴想出了不少好辦法,那么他們會采用什么辦法呢?他們會怎么說,怎么做?現(xiàn)在請大家扮演小猴子,四個人為一組先商量好你們打算用什么辦法撈球,再分角色表演。
三、請你完整地給大家講一講“小猴子撈球”的故事。
四、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朋友聽。
【《小猴子撈球》公開課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小猴子下山》的教學設(shè)計模板05-31
西米水果撈美食做法03-09
拼音教學設(shè)計04-05
《早》教學設(shè)計04-04
氓教學設(shè)計04-04
牧童教學設(shè)計04-02
《乘法》教學設(shè)計04-01
必備教學設(shè)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