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會》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分析本文結構,理解散文特點。
。、感知文章內容,體會云南少數民族的歌會習俗。
。、掌握本文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散文特點、結構。
以讀講、探討方式圍繞課文內容和結構展開。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迤(yí)西 譬(pì)喻 糯(nuò)米 蹲(dūn)踞
忌諱(huì) 酬(chóu)和 鐵箍(gū) 熹(xī)微
2、解釋下列詞語:
引經據典:引用經典中的`語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諱:忌怕而隱避。
扶搖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別開生面:另外開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為交際往來。
悠游自在:快活的樣子。
若無其事:好像沒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動聲色或漠不關心。
熹微:形容陽光不強(多指清晨的)。
淳樸:誠實樸素。
二、導入
在云南一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qū),每逢集會或節(jié)日,人們聚集在一起,即興歌唱,互相問答,游戲傳情。這種古老的歌會形式,蘊涵著濃郁的民間文化氣息,自然引發(fā)了作者濃厚的興趣與由衷的贊賞。
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1988)苗族,湖南鳳凰人,歷任武漢大學、青島大學、西南聯(lián)大、北京大學教授,《大公報》文藝副刊編輯,中國歷史博物館文物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在散文、小說創(chuàng)作和古代服飾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績,代表作有小說集《邊城》、散文集《湘行散記》、論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三、閱讀課文 整體感知
學生復述文中描繪的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
學生自評、互評。
四、學習課文
。、指定學生甲誦讀1~3段。
指定學生乙誦讀1~3段。
評議優(yōu)劣。
。、歸納第一段:
引出歌會地方。
。、討論并歸納第二段的中心內容:
分析:“這是種別開生面的場所……卻互不見面”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隨口而出!
“在場的既多內行……解口渴去了”
爭論后歸納:寫歌會的場所、方式、勝負的情況。
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五、小結
了解文章描寫的別開生面的云南歌會,表現(xiàn)了云南人民無限趣味的生活,給讀者嶄新的視野。
六、布置作業(yè)
。薄⒀杏懪c練習一。
。、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云南的歌會》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云南的歌會教學設計15篇06-14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豐子愷的《白鵝》的教學設計05-22
上天的螞蟻教學設計04-06
電流的磁場教學設計04-06
《圖形的運動》教學設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