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早發(fā)白帝城》教學設計范文(精選7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李白《早發(fā)白帝城》教學設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分析
這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的一首千古名詩,全詩共四行兩句,寫詩人乘船從白帝城返回江陵時的愉悅心情,前兩句寫早晨辭別了朝霞繚繞的白帝城,順長江而下,一日之間就可以到達千里之遙的江陵。后兩句寫三峽兩岸樹木中猿聲響成一片,走出很遠仿佛還能聽見,整首詩寫得輕靈飛動,生動地傳達了詩人的喜悅心情。
二、教學目標
1、利用多種認字方法認本課3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掌握“發(fā)、朝、還、重”四個多音字。
2、通過反復誦讀,背誦古詩。
3、理解詩意,體會作者遇赦后乘船東歸的愉快心情,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教學準備:
課前預習單。
五、教學過程:
。ㄒ唬┏鍪緢D片,激趣導入
1、師: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詩人,他的一生寫下了許許多多的優(yōu)秀詩文,他的詩熱情奔放、感情真摯,他被人們稱為“詩仙”,他是誰呢?(出示李白頭像)。
2、你們也來用一句話說說李白。記住了,別人說過的,你不說。
李白是唐代最偉大的詩人,大家已經學過了他的不少詩篇,你們知道都有哪些嗎?
3、PPT出示學過的詩,小組競賽。(放背景音樂)
4、師:今天啊,我們要來學習一首新的古詩,叫做《早發(fā)白帝城》。
5、板書課題,指導“帝”字,齊讀課題。(題目提前寫在黑板上,空出“帝”字)
師:(在田字格中寫下“帝”字)誰的火眼金睛來觀察下這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呢?
。〒Q字法,“旁”“帶”)
師:舉起你們的小手,一起跟著老師寫寫這個字。
生在書寫本中寫下“帝”字。
6、齊讀課題。(有感情地讀題)
師:我們再來讀讀這個題目,起。
。ǘ┏踝x故事,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
過渡:“詩仙”李白會寫下怎樣的詩歌呢?有興趣嗎?請打開課文47頁,自由朗讀《早發(fā)白帝城》,反復讀,讀反復,一直把這首詩讀順口,讀清爽,好嗎?
2、指名讀,齊讀。(若有多音字讀錯,當場糾正)
師:好的,停下,抬頭、挺胸,看大屏幕,誰來讀讀這首詩?
指名生讀。(評:你讀得真準,讀得真好。誰來說說看,他讀得怎么樣?)
生生互評。(你認為他讀的某字錯,那你來說讀讀看)
師評價。(你讀得字正腔圓,真棒)
3、聽錄音,模仿讀
同學們,請聽聽錄音老師是怎么朗誦這首古詩,哪些地方讀得快,在哪些地方有停頓?
師:一日還,啼不住是快讀。請跟著錄音老師讀。
。ㄈ┢纷x古詩,感受意境
過渡語:同學們,伴著朗讀聲,你走進李白的世界了嗎?沒關系,老師來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讓你們更加了解李白。
1、聽故事前,請找出故事中出現的地名,并相對應地在書上圈出來。同時,告訴我李白是從哪里到哪里。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李白在朝廷中做官,因受人牽連,蒙冤獲罪,將被流放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路上,他很傷心,走呀走呀,途中經過江陵城。當李白所坐的小船慢慢到了白帝城時,突然傳來皇帝的命令,赦免了他的罪。李白欣喜若狂,決定順水行舟回江陵,途中便寫下了千古名篇《早發(fā)白帝城》。
指名生回答,出現了白帝城和江陵,是從白帝城到江陵。
2、猜圖片
(同時出示白帝城和江陵的圖片)你們猜猜這兩個地方是哪里?
。1)引導有云霞的是白帝城,詩中提到的詩句是?
是啊,白帝城沐浴在彩云中間。有彩云出現,這說明這個時候應該是?——白天。
云霞可出現在早上和傍晚,我們詩中提到的云霞是什么時候的?
指名生回答。
云霞環(huán)繞的白帝城美嗎?李白是怎么寫的?讀。
。2)“早、朝”“辭、發(fā)”說明李白是在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
是啊,早上,太陽慢慢地從東邊升起,白帝城沐浴在彩云中間,面對的美景,李白這時候卻要離開白帝城了。李白的心情卻是愉快的,因為他重獲自由了。即將離別的白帝城是朝辭,再讀。
。3)引導江陵在江邊,相距白帝城一千里,千里指什么?
我們剛才說過,李白是要從白帝城到江陵,那他是怎么過去的呢?(坐船)
師:是啊,李白坐船沿著長江三峽順流而下。(展示長江三峽圖片)
你們瞧,這就是美麗的三峽景觀。(展示路線圖片)
白帝城到江陵的水路途中經過三峽。
你知道白帝城到江陵有多遠嗎?詩中寫了嗎?(千里)
一千里是真正的一千里嗎?
千里不是實數,是一個大概的數字。
這樣遠的路程李白什么時候才能到達?詩中寫了嗎?(一日)
船真的像詩中描述的那么快嗎?(一日表明速度快)
從這句話中可以知道作者的心情愉快,所以覺得船走得快。
(創(chuàng)設情境,反復讀)
李白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離開了沐浴在彩云中間的白帝城。讀。
李白乘船一路從白帝城順流而下來到千里之后的江陵城,他不禁感嘆出,讀。
3、早晨,李白告別了沐浴在云霞中的白帝城,乘坐著小船去往千里之外的江陵城。一路上,船兒飛快地行駛在三峽的美麗山水間,李白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你們讀讀三四兩行的詩歌。
解釋“啼不住”和“萬重山”。
。ǔ鍪驹澈锏膱D片)你們覺得猿猴的啼叫聲好聽嗎?
播放猿猴的啼叫聲。
生:不好聽,就像哭一樣。
師:李白認為猿啼聲好聽嗎?
猿聲悲啼本來是使人很不舒服的聲音,但是此時,李白卻覺得猿猴的啼叫是在為他歡呼,向他辭行,可見詩人的心里有多么高興。
所以李白在詩中寫下。(錄音讀)
4、兩岸的猿猴很多,一眨眼功夫,小船已經駛過很多座山,好像一只猿猴沒叫完,船又到了另一只猿猴叫的地方。兩岸猿猴聲連成一片,可見船行的速度很快。這就是~(生讀:“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保
重獲自由的詩人心情無比愉快,他已顧不得描寫兩岸的山光水色了。在這愉快心情的映襯下,江水流得特別快,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到達了;小船也顯得特別輕快,在猿猴的叫聲中,越過了萬重高山。
這首詩不但文字優(yōu)美,而且感情豐富。來,請你們自由朗讀這首詩,試著體會一下詩人當時的愉快心情。(學生自由感情朗讀)
過渡語:時間老人告訴我們,時間到了。
5、“千里江陵一日還”、“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指名生回答為什么)
師:誰來分享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李白詩中夸張寫法的詩句。
“飛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危樓高百尺”等詩句都是李白夸張的寫法,這是他特有的寫作風格。
6、李白用夸張的寫法意在表現自己的高興,自己的急切。你想對無罪釋放,即將歸家的李白說寫什么呢?
。ㄋ模┰俅卫首x,升華情感。
過渡語:是啊,我們也為李白歡呼,為他感到高興;叵。
1)回顧故事。
李白因受牽連被流放,船行到白帝城時,忽然一道赦免令,李白自由了,于是,他吟誦出:(“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保
想到又能夠與親朋好友吟詩作對,李白的心情不受難聽的猿啼聲的影響,他便寫下:(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如此美的詩,沒有音樂伴著怎能行呢?帶著輕快愉悅的音樂,我們一起再來朗誦一遍。
。1)全班齊讀。
。2)小組賽讀。(我們一起來欣賞,看看哪組讀出了李白的高興、喜悅)
。3)指名同桌讀。(同桌之間相互合作,一起讀讀這首詩)
。4)學生背誦古詩。(學到這兒,你們會背這首詩了嗎?來試試看)
。ㄎ澹┛偨Y全文,布置作業(yè)
1、在古代,詩歌既可以背誦讀出來,也可以被唱出來。
這樣優(yōu)美的詩,也被編成歌曲,我們一起跟著唱唱。
2、小結:中國是詩的國度,朗讀是中國詩歌藝術的精粹。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高興地學習了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課外請你們將這首詩吟誦給父母聽,好嗎?
。┌鍟O計
。ㄆ撸┙虒W反思
《早發(fā)白帝城》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北師大教材的編排特點為單元主題式,本詩是單元主題為“遠行”的一篇主體課文。全詩運用夸張手法,以輕快的筆調抓住極具特色的回蕩在耳畔的猿聲和早已越過萬重高山的輕舟,竭力描述了長江水流之急,輕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達了詩人無比喜悅的心情。該詩氣勢豪放,畫面明麗,情感歡悅,意韻暢達,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以下是我對這堂公開課的反思:
第一,《語文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中指出:要引導兒童誦讀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及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為了讓學生能夠充分展開想象,我在設計《早發(fā)白帝城》這首詩的教學流程時,我也側重于創(chuàng)設多個情境。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設計讓學生溫習已經學過的李白的詩歌,并讓學生朗讀,營造一個良好的學詩氛圍。接著,在品讀古詩,感受意境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多個情境,有沐浴在彩云中間的白帝城、猿啼聲不斷的三峽兩岸以及重巒疊嶂的山等。但是,理論和實際總是有差距的,我在實際教學中,并未充分運用好這些情境,把學生帶入李白的世界,導致整堂課學生的學習情緒不高,沒有走進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里面。
第二,本節(jié)課通過猜兩張圖片的地名:白帝城和江陵,繼而展開對這首詩的學習。在猜圖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詩的意境和詩所傳達出來的感情。古詩教學,首先要打破傳統(tǒng)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后串詩意的串講的教學模式,還給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自由發(fā)揮想象的空間。因此,在教學中我沒有讓學生逐字逐句翻譯,而是創(chuàng)設多個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理解詩意和其中傳達出來的感情。
第三,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痹谶@堂公開課導入環(huán)節(jié),花費的時間過長,導致后面的環(huán)節(jié)來不及上,這是其中一個很大的失誤,也導致了后面的環(huán)節(jié)來不及上。
人都是在變化中成長,雖然計劃趕不上變化,但是坦然地接受變化,接受挫折,也是一種成長的歷練。從這堂準備了接近四周的公開課中,我學會了很多,也進一步了解古詩該怎么上。感謝我的師傅,您不厭其煩地指導,讓我受益匪淺。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五個生字,正確讀寫“白帝城、江陵、猿聲”等詞語。
2、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
3、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
4、理解詩句意思,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詩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理解詩中重點詞句,讀懂古詩。
教學方法:
直觀法、合作學習、情境感受。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背誦《絕句》,說說詩意。
2、回憶上節(jié)課學習《絕句》的方法,課件展示學習步驟:
(1)熟讀古詩
。2)理解詩意
(3)想象意境
。4)練習背誦
3、師:今天,我們繼續(xù)用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方法學習一首唐代詩仙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
二、學生利用課前查閱的資料簡要介紹作者李白,教師加以補充。
三、解題
師:這首詩的題目《早發(fā)白帝城》,誰知道它的意思?
早:早上。發(fā):出發(fā)。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慶奉節(jié)城東白帝山上,位于長江三峽一帶。城居高山,地勢險要。(課件展示地圖)
四、指導自學
課件展示自學要求:
1、自學生字詞,自由朗讀本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利用注釋讀懂本詩,體會詩中流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3、畫出不理解的地方,通過查閱工具書,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五、小組合作學習
1、匯報各自自學情況;
2、將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通過結合各自課前查閱的資料一同解決問題;
3、體會詩人當時的心情。
六、匯報自學情況
1、指名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匯報朗讀。
2、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內容?
3、從一二兩行詩中,你讀懂了什么?(詩人從哪里出發(fā)、要到哪里去、距離多遠、需要多少時間?)復習“夸張”手法的運用。
4、這兩行詩是什么意思?(早晨離開了仿佛在彩云中間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導朗讀一二行詩。
6、你對后兩行詩是怎么理解的?
7、這兩行詩表現了行船之快,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輕松、愉快)
8、指導朗讀,學生試讀。
七、體會詩人心情及詩歌意境
1、利用課前查閱的資料交流:為什么詩人會覺得船行得特別快?(順水行舟;作者愉快的心理使然。)
2、正因為如此,所以詩人在第一句就寫道“朝辭白帝彩云間”。為什么詩人說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間呢?(地勢高;作者心情高興。)
3、展開想象:詩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會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詩人順流而下,行船經過三峽,見到長江兩岸奇麗的景色時,那種欣喜的樣子嗎?學生自由描述。
4、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詩人喜悅的心情吧!課件播放音樂,學生帶表情齊聲朗誦。
5、背誦。
剛才老師發(fā)現這首古詩同學們讀得很熟,甚至有很多同學已經會背了。下面請所有能背的同學背給大家聽聽。
老師也想當場背一背,邀請剛才沒背過的同學和我一起來,行嗎?
八、總結
這首詩通過對行船的輕快和沿途壯麗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重獲自由后輕松喜悅的心情。整首詩氣勢奔放,情景交融,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九、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古詩。
2、課外找一兩首李白的詩讀一讀、背一背。
教學反思
《早發(fā)白帝城》是千古傳頌的名家名篇,詩文語調精美易讀,內容通俗易懂,而且語言精練,用詞準確。在教學本課時,針對古詩文要注重詩文閱讀這一特點,設計了“三讀”的教學步驟:初讀、細讀、精讀。
初讀,要求是讀準字音和詩句的音韻節(jié)奏。在本環(huán)節(jié)教學設計了范讀和欣賞配樂朗誦,引導了學生更好的發(fā)現了古詩的韻律美,從而品味了古詩的語言美。對于學生理解古詩的思想內容和寫作藝術,以及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細讀,要求讀懂詞意和句意,進而理解詩意。由于文字是抽象的圖畫,圖畫是形象的文字。在本教學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手段,突破教學的難點,讓學生一邊觀察圖片,一邊想象詩的意境,并通過合作學習和自學的兩種模式,歸納詩句意思。因此整個教學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造潛能。
精讀,在古詩教學中,挖掘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是教學的關鍵所在,因此本教學設計了精讀課文這一步驟。具體做法是讓學生默讀詩文,找出認為用的好的詞語,體會其妙處,從而走進詩的意境,深入理解了詩的內涵,自主感悟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一節(jié)可貴之處,還有老師引導學生體會“還”字的妙處。教學中不是老師的講解,而是把理解的權利還給了學生,讓學生通過討論來體會“還”字的妙處。進而引領學生走進詩人的心境,感受其愉快的心情。
最后在結課時,以觀看錄像和欣賞歌曲結束教學,更具有畫龍點睛的妙處。因為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美,認識美,欣賞美,理解美。這一設計,讓學生更進一步感受到了古詩的美,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使整堂課回味無窮。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學習古詩《早發(fā)白帝城》
教學目的:
1、學會本首古詩中的生字新詞。
2、在弄懂詞句意思的基礎上,了解詩歌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3、能正確、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重難點:
有節(jié)奏、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出示圖片:看圖回憶古詩《絕句》
兩只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古詩。
出示一段話:(略)
教師指導朗讀。
師:同學們喜歡讀那一段話?說出理由。(喜歡讀古詩,古詩讀起來象唱歌)
師:朗讀古詩要注意節(jié)奏,就像大家做操一樣,要跟著節(jié)奏,才能做出優(yōu)美的動作。
三:新課:
師:今天我們學習古詩《早發(fā)白帝城》(板書)
1預習情況,解釋詞語意思。
白帝城辭江陵還
2出示地圖從圖上找到白帝城和江陵的大概位置。
師:作者正是從白帝城回江陵?那么他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呢?(船)
師:你是從什么地方知道的?(輕舟已過萬重山)
同學們思考:作者從白帝城出發(fā)到江陵坐船需要多長時間?
師:詩中用多長時間?(一天)
師:為什么用一天就可以到達千萬里的路程?
3教師簡單講詩的背景:李白在朝中做官時遭人陷害被皇帝流放到很遠的地方中途的赦返回家鄉(xiāng)。這時的李白是懷著特別高興的心情返回家中的。正是因為這樣他才寫下了經典的《早發(fā)白帝稱》。
師:那么我們應該以什么樣的感情來朗讀這首古詩呢?(輕松愉快的心情)
板書:朗讀古詩。(創(chuàng)新之處打節(jié)奏讀古詩)
師:剛才大家說喜歡讀古詩,因為讀起來比較優(yōu)美,我們以前用什么樣的方法讀古詩?
。ㄅ氖执蚬(jié)奏:一句來兩拍一句四拍一句七拍)
1學生分別用三種節(jié)奏來朗讀古詩,感受詩的節(jié)奏美。教師指導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小結用那一種節(jié)奏讀起來比較好?(一句兩拍)大家再來讀一遍。
板書:體會古詩
師:讀完古詩,你從中知道了詩中寫了那些內容?(學生回答)
師:詩中寫了誰從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李白從白帝城出發(fā)到江陵去)
師:你是從什么地方知道的?(詩的題目)
師:“發(fā)”是什么意思?(出發(fā)學生對出發(fā)可能不懂,教師稍加講解。例:我們從學校出發(fā)到烈士陵園。)
學習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學生的要學習方法:自己理解,教師啟發(fā)。
師:彩云間是什么意思?白帝城沐浴在彩云中間。(解釋詩意)
早晨離開了沐浴在彩云中間的白帝城。
師:白帝城距江陵有多遠?詩中寫了嗎?(相距千里)
師:一千里是真正的一千里嗎?千里不是實數,是一個大概得數字。這樣遠的路程作者什么時候才能到達?。(一日表明速度快)
學生想:一天能到達嗎?現在坐火車到北京還需要一個晚上,坐船一天就能到嗎?
師:從這句話中可以知道作者的心情愉快,所以覺得船行的快。
。▽W生解釋詩意)
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
師:作者如此喜悅的心情,他不去欣賞沿江兩岸那美麗的風景嗎?他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猿猴的叫聲看到萬重的高山)
師:萬重山是什么意思?是一重兩重。(解釋詩意)
在猿猴不斷的叫聲中,輕快的小舟已經穿過了連綿不斷的群山。
朗讀詩意。
小結:這首詩主要講作者在歸途中覺得千里的路程很快就可以到達。表明他無比喜悅的心情。作者還為我們描述了長江兩岸,群山連綿,猿聲不斷,響徹山谷的壯麗畫面。還寫出了一葉小舟快速直下的情景。這些都充分說明了作者歸途的喜悅心情。
師:這樣美的畫面大家不詳把他描繪出來嗎?好,下面大家拿出畫筆來畫出這優(yōu)美的景色吧。
板書:描繪詩句。
作業(yè):畫出一幅表現詩句的圖畫。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
2、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
3、理解詩句意思,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詩的意境美。
教學方法: 直觀法、合作學習、情境感受。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讓學生課前查閱與這首古詩相關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2、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一首唐代詩仙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
3、交流作者資料:學生利用課前查閱的資料簡要介紹作者,教師加以補充 。
二、初讀古詩,解題
師:這首詩的題目《早發(fā)白帝城》,誰知道詩題的意思? 早:早上。 發(fā):出發(fā)。
一大早,詩人李白乘船從白帝城出發(fā),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白帝城和江陵分別在什么地方?白帝城:地名,在今重慶奉節(jié)城東白帝山上,位于長江三峽一帶。城居高山,地勢險要。(課件展示地圖)
白帝城山峻城高,從白帝城到江陵要經過地勢險要的三峽,所以這首詩描寫的是三峽的景象(西陵峽——瞿塘峽——夔門——白帝城)一路上有什么感受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千古流傳的佳作。
三、指導自學 課件展示自學要求:
1、自由朗讀本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體會詩中流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3、畫出不理解的地方,通過查閱工具書,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四、匯報自學情況
1、用喜歡的方式匯報朗讀。
2、這首詩第一句你讀懂了些什么?
3、李白的路途中有哪些見聞?船真的好像詩中描寫的那么快嗎?
五、了解詩的寫作背景
1、啟發(fā)談話:詩人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我們讀了李白的《將進酒》《望廬山瀑布》,你一定感受到李白是(生答:豪放,喜歡自由的人,可是,在759年3月,詩人58歲時因受政治牽連,流放夜郎。)
2、出示詩句:
“去國愁夜郎,投身窮荒谷。”(李白)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保ǘ鸥Α秹衾畎锥住罚
“五嶺炎蒸地,三危放逐臣!保ǘ鸥Α都睦畎资资崱罚
3、學生根據注解自由讀詩句,四人小組合作理解詩句。
4、指名說你讀懂了夜郎是個怎樣的地方?
5、小結:的確夜郎詩歌窮山惡水的地方,連生存下去都覺得難,更可悲詩人的內心備受煎熬。
6、出示詩句:
“不得高官職,仍逢苦亂離。暮年普可恨,浮世謫仙悲!(白居易《讀李杜詩集因題卷后》)
7、根據注解自由讀詩句,你讀懂了什么?李白的內心受怎樣的煎熬?(指名回答)
8、啟發(fā)學生了解作者作詩時候的心情,此時,經常爽朗大笑的李白,此間不得不發(fā)出無聲的垂泣“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笨删驮谠娙诵兄临缰莅椎鄢堑臅r候,忽然傳來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所有的罪人都免罪。當時詩人的心情如何?(興奮不已,激動,喜出望外,眉開眼笑等)板書:欣喜若狂
六、領悟詩情,細致品讀(再次播放動畫,讓學生帶著問題看動畫回答相關的問題)
1、詩人飛快的撥轉穿透,放舟東下江陵,這首詩就在這種情況下創(chuàng)作出來。詩人在得到大赦的消息后,他會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詩人順流而下,行船經過三峽,見到長江兩岸的綺麗景色時,那種信息的樣子嗎?讀一讀,體會,感悟,在自由描述。
2、第二句表現了行船之快,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輕松、愉快)
3、知道朗讀,你最喜歡讀哪一句,讀一讀,說一說理由
同學們毒的這么有感情,能說說自己的體會嗎?
生:從“彩云間”我體會到,詩人得到免罪的消息后十分興奮,因此覺得環(huán)繞在白云間的白帝城格外漂亮。
生:猿聲悲啼本是使人很不舒服,但是此時詩人卻覺得猿聲啼叫像在為他歡呼,向他磁辭行。
生:詩人此時的心情不但興奮,激動,而且舒坦,他生做在輕快的小船上,欣賞這祖國的美麗山河,想到就要回到家鄉(xiāng),見到親人,南中心曠神怡的感覺,真是妙極了。
生:詩人心情愉悅猿猴聲瓷器皮膚,小舟飛速越過重重高山。
4、大聲有感情朗讀,這名度,評議,愿意讀的站起來高聲朗讀。
5、配樂全體背誦
七、總結:
這首詩通過對性穿的輕快和沿途壯麗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重獲自由后的輕松愉快的心情。整首詩氣勢奔放,情境交融,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八、談論李白詩善用夸張的特點
1、談話:李白詩善用夸張手法,這首詩哪句運用的是夸張手法?(千里江陵一日還)
2、下面詩句種哪里運用夸張?
出示《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3、指名回答。
九、改寫《早發(fā)白帝城》綜合所學知識寫一寫此詩。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7個生字,會書寫8個生字,學會多音字“還”。
2、理解古詩內容,體會思想感情,了解祖國山河的壯麗。
3、有感情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過程與方法:
1、 學生反復誦讀,借助插圖,展開想象來理解古詩意思。感悟其意境美、韻律美。
2、 展開小組討論,對古詩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3、 引導學生學習課外古詩,擴大學生閱讀量。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 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
2、 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策略方法:
1、 自主合作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古詩更是如此。在傳統(tǒng)的古詩教學中,教師往往逐字的為學生解釋,再把字意串連起來,然后就是學生死記硬背這些古詩的意思。這樣的教學完全沒有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沒有考慮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獨特的情感體驗。在古詩教學中,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對古詩已有的認知水平,通過反復誦讀借助插圖或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的畫面展開想象,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古詩的情感及意境,然后在小組交流自己的理解。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出一種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和諧互助,充滿人文氣息的合作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合作精神。
2、 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語文教學得法于課內,延伸于課外。古詩教學的目的不只是為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情感,更是讓學生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感受到古詩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支瑰寶,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誦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動畫或圖片、磁帶、錄音機
設計思路:
一、 激趣導入——背誦課外古詩(李白所寫古詩)
學生已經會背了許多首古詩,所以教師的激趣會引發(fā)他們爭先恐后地吟誦起來,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課外自學、課內展示的`舞臺。學生在爭先恐后地吟誦中,一種渴望學習古詩的欲望被點燃,興趣盎然的開頭,使新詩的學習成功了一半。這一環(huán)節(jié)既是積累,也是激趣。
二、借助畫面——主動學習古詩。
這一大環(huán)節(jié)中包含著四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小環(huán)節(jié):
1、 讀——自學質疑。看題目質疑和讀詩文質疑。
2、 看——觀察圖景。創(chuàng)設情景突出重點,邊讀邊看邊想象,以達到理解詩意的目的。
3、 思——讀議釋疑。小組同學在一起把各自的理解議一議,開展討論突破難點。
4、 誦——圖文結合,體會思想感情,反復吟誦,感情升華。
三、 自學生字——識寫課內生字
四、 拓展延伸——課外背誦古詩。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8個生字。
。、朗讀、背誦并默寫兩首古詩
。、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
。、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初步了解古詩對仗工整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通過學習,要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畫面,以此激發(fā)其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方法】自讀自悟說話結合感情朗讀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絕句》
一、背誦古詩,引如新課
。、師即興背誦一首古詩,引發(fā)學生興趣。問:在你學過的古詩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首,背給大家聽聽。
。、回憶杜甫的詩,學生背。
。、揭題并板書。(《絕句》)
二、自讀詩歌,感知大意
。、自由練讀,讀準字音,并按預習提示的學習方法和要求,自讀詩歌。
。、自學檢查:
、抛x準字音,重點讀準:行(háng)嶺(lǐng)泊(bó)
、普f說,通過自學,學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學懂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小組合作,描畫詩歌
1、朗讀詩歌,說說:通過朗讀、自學,從詩中感受到什么?
。、小組合作畫詩歌:面對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詩人舉起了手中的照相機,拍下了四幅美麗的春景照片。把詩句與插圖上的照片對應,小組同學輪把每幅照片的內容講一講。再選擇其中共同喜歡的一幅照片,小組同學把它畫下來。
四、精讀品味,理解詩歌
。、展示圖畫,再讀詩歌。小組代表展示圖畫,朗讀詩句,講解圖畫的內容。把學生的圖畫按順序貼在黑板上。
。病⒓w討論,詩人的視線是怎樣轉移的,你最喜歡哪張照片,從這四幅照片中,你感受到詩人怎樣的心情?
。、學生講最喜歡的照片的內容。重點指導講“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意思。
4、小結詩歌特點。
。、學生獨自讀,齊讀全詩,發(fā)現詩歌在詞語方面有什么特點沒有?自由讀全詩,請學生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五、拓展活動,啟發(fā)想象
1、把這首詩歌默寫下來。
2、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詩句,想象畫面,把想到的內容畫下來。可以在詩句意思的基礎上豐富內容。
第二課時
學習《早發(fā)白帝城》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出示長江的水路圖,請一生為大家簡介其線路。
。、出示全詩
3、指導朗讀
4、“你問我答”相互質疑
二、再讀體會詩意
。薄⒆杂审w會詩意
。、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詩的內容
3、比賽:用自己的話將詩歌改寫成故事或現代詩歌。(內化的過程)
。、個性延伸:找出你認為詩中最生動的詞,并說明理由。(深化的過程)
教學思路:“彩云”勾畫出了白帝城的美麗。(視覺)
“一日還”說明心情急切,船速很快。(感覺)
“啼不住”有如身臨其境的感覺.(聽覺)
“輕舟”既寫了船輕,又寫了作者心情輕松.(心情)
三、回歸中心
。、從“輕舟”的輕,體會當時的心情,并適時介紹當時的背景(流放中途遇赦)
2、整體體會,自己歸納中心。
四、課外延伸(二選一)
。薄⒆鳟嫞〒娨猓
。病懸皇赚F代詩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字詞。
2、領會詩的規(guī)律,能正確流利地朗誦詩歌,并會背誦。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提高對于詩歌的感受力和鑒賞力,加深對祖國大好山河和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
1、認識七個生字,會寫十個漢字。
2、理解詩歌內容,背誦詩歌提高對詩歌的鑒賞力。
教學準備
1、有關三峽景色的音像資料,掛圖等。
2、懼有關李白的資料。
3、準備生字卡片。
4、適合詩歌朗誦的音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觀察誘情。由情入文,老師利用音像資料或掛圖將三峽美景展現學生面前,讓學生在觀景時產生贊嘆之情,再由情入文,小朋友們,你們現在看到就是我國著名的”三峽“,這里的景色美不美,看到這樣美麗的景色,你的心情又怎樣呢?我國唐代有一位偉大的詩人-李白,李也到過三峽,當時他的心情也和你們一樣,輕松而愉快,在這樣的情緒中他留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歌,你們想學一學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早發(fā)白帝城》。
二、新課
(一)自學
1、自讀,輕聲朗誦古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就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看書下注間,通過上下文猜字,借助字典等方法)自己解決。
2、正音,指名讀古詩,尤其注意多音字的讀法。發(fā),朝,還,重。
3、互檢,讀給同桌聽一聽。
(二)識字
1、你認識了哪些字,找出來帶大家讀一讀并組詞。
2、游戲鞏固。
。1)開火車讀字組詞。
。2)“讀一讀“找一找,利用字卡,你讀我找。
。ㄈ⿲懽
1、觀察。觀察字形,結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你認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導。對學生認為的難寫的字進行范寫指導,其他的字學生照書自行書寫。
3、交流評價,(自評、同桌評、小組評)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正確評價,有條件的還可采用大范圍評價,如全班評。
(四)練習
1、讀讀我們寫過的字。
2、這些詞語應該怎樣讀,試著講一講它們什么時候怎么讀。
重量重復重要重疊
歸還還是還有還原
出發(fā)發(fā)現理發(fā)發(fā)明
“重“在形容詞前讀重,表重復讀重,還在副詞時讀還,作動詞用讀還,發(fā)在名詞中讀發(fā),在動詞中讀發(fā)(學生可從詞的角度式意思來認識,不必講解語法知識,可以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讓學生理解,讓學生說句子。)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古詩《早發(fā)白帝城》,誰能把它讀一讀,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新課
。ㄒ唬┙忸}
這首詩的題目《早發(fā)白帝城》,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嗎,(早上從白帝城城出發(fā))白帝城;地名,在原四川省今重慶市城東邊白帝山上,原名紫陽城,城居高山,地勢險要。
。ǘ┙涣
1、自讀。自讀全詩,畫了不理解的句子,詞語,借助工具書解決。
2、合作學習。
(1)組內匯報自學的情況。
(2)提出不懂的問題,交流解決。
。3)誦讀,體會詩人的感情。
3、匯報交流,以最的形式匯報朗讀,提出還有疑問的地方全班交流(此時可能還有學生有個別問題,如為什么叫“還”,江陵那么遠怎么說“一日還”,程度好的學生可交流,老師也可做適當點撥。)
4、誦讀悟情
。1)詩人此時會是怎樣的心情,試著說一說。
。2)聽錄音誦讀、感受。
。3)試著和你身邊的人互相讀一讀,注意感情。
。4)用你喜歡的方式給大家讀一讀。
5、背誦
。1)老師發(fā)現這首詩同學們已經讀得很好很孰了,甚至還有一些同學已經背下來了,是不是?那就請會背的同學站起來,背給大家聽一聽。
。2)你們背得很好,老師也想背一背,請剛才沒背過的同學和我一起背,好嗎?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早發(fā)白帝城教學設計12-26
《早發(fā)白帝城》教學設計02-21
《早發(fā)白帝城》教學設計范文03-07
關于《早發(fā)白帝城》的教學設計01-15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的閱讀答案總結02-09
《早發(fā)白帝城》教學設計8篇03-02
《早發(fā)白帝城》教學設計7篇03-03
《早發(fā)白帝城》教學設計(7篇)05-24
早發(fā)白帝城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