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美術《變廢為寶》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美術《變廢為寶》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美術《變廢為寶》教學設計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可回收利用的廢舊物品,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約意識,養(yǎng)成節(jié)約的好習慣。
2、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學會自己改造廢舊物品。
3、使幼兒大膽發(fā)揮想象,嘗試創(chuàng)造新奇的藝術品。
活動準備:
1、提前讓幼兒收集家中的廢舊物品:牙膏盒、餅干盒、藥盒等紙盒(大小不一)、一次性紙杯(用過的)、雞蛋殼、鉛筆削。
2、剪刀、膠水、雙面膠、水彩筆、水粉顏料。
一些廢舊物品做的玩具、裝飾畫:娃娃(一次性紙杯做的)彩虹圖(雞蛋殼做的)跳舞的姑娘圖(鉛筆削做的),各種汽車(各種紙盒做的),高蹺(易拉罐做的)、飛盤(毛線和硬紙板做的)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欣賞變廢為寶的作品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作品,請幼兒細心觀察,注意作品的做法和材料。
2、討論作品
師:
。1)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2)這些作品跟我們平時見到的有什么不同?
。3)這些漂亮的作品是怎么做的?
3、講解制作方法
(1)一一出示作品,將步驟演示一遍,讓幼兒邊看邊說。
(2)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用同樣的材料制作不一樣的作品。
。3)出示用廢舊物品制作的玩具,讓幼兒欣賞,玩弄,了解廢舊物品的多種用途,并啟發(fā)幼兒由單一向多面發(fā)散思維,說出我們班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的玩具,看誰說得多。
幼兒操作
請幼兒做一次小小設計師,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動手制作。比比誰的作品最別致。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廢舊物品,通過畫、剪、粘貼、包裝等組合創(chuàng)新出新穎獨特的玩具和物品。從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在制作的過程中教師要來回巡視指導,發(fā)現(xiàn)有不同做法的孩子要及時給予鼓勵和幫助,以便孩子完成作品。對動手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鼓勵他們選擇簡單易做的材料完成作品,做到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做的認真,學的開心。
5、作品展示。將幼兒的作品放在展示區(qū),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和別人的作品,享受成功的喜悅。讓幼兒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學習交流、分享心得。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美術《變廢為寶》教學設計篇2
課題:變廢為寶
領域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并在此基礎上搜集各種廢舊材料。
2、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將各種廢舊材料加工成各種物品。
3、通過制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評價建議
1、是否在課前仔細觀察了物體的顏色,外形收集了相關廢舊材料。
2、能否合理利用廢舊材料進行組合和創(chuàng)造,制作立體造型。
3、能否體會到變廢為寶和保護環(huán)境的樂趣。
4、能否在活動結(jié)束后進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
5、在美術教學在如何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物的研究。
6、如何合理運用各種材料開發(fā)新的教學內(nèi)容的研究。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jié)
施教時間:11月15日——11月16日
活動一:
1、啟發(fā)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并能對各種物體的外形,顏色等特征進行簡單的描述。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廢舊材料,如舊掛歷,易拉罐,吸管等。
活動二:
引導學生在上節(jié)課的基礎上,更仔細地觀察各種物體,根據(jù)其外形,顏色等,討論用那些廢舊材料可以將它表現(xiàn)出來,并使其具有立體感。
可適當分析幾種物體的立體造型,示范幾種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撐等,教師還可通過半立體的圓等較特殊的立體造型,讓學生領會多種立體造型表現(xiàn)法。
活動三:
“奇思妙想階段”,啟發(fā)深長在現(xiàn)有事物的基礎上,發(fā)揮想象力,打破物體的原有形態(tài),充分發(fā)揮身邊廢舊材料的作用,進行組合或創(chuàng)造,制作一伯立體的工藝品。
“情感升華階段”,引導學生懂得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制作出立體的工藝品來美化身邊的環(huán)境,是一個一舉兩得的環(huán)保好方法。
收拾與整理
作業(yè)完成后,應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huán)境的衛(wèi)生來整潔。
課后拓展
1、我們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來表現(xiàn)各種物體的立體造型。
2、在生活在,我們應仔細觀察,將各種廢舊材料變廢為寶。
札記:我向?qū)W生們展示了歷屆學生們用廢舊材料制作的工藝品,孩子們看得目瞪口呆。我告訴他們這也是三年級的同學做的,只要肯動腦,你們會做出更好的。受到了鼓勵,孩子設計的思路非常廣,效果圖畫得很好。我很慶幸自己積攢了這么多的學生作品,這些積累工作永遠有效。
第二節(jié)
施教時間:11月17日——11月20日
活動一:
(出示范例)
同學們,這件工藝品漂亮嗎?(漂亮)
這件工藝品表現(xiàn)的是什么形象?(人物)
你們能不能看出這件工藝品是用什么做成的?[可讓學生用手摸一摸]
[學生小結(jié)]
那么,這些材料是從哪里來得呢?[學生自由猜]
小結(jié):這么精美的工藝品都是用一些廢棄物做成的。
活動二:
1、材料展示:
在平日的生活中很多物品用舊之后都會被我們丟棄掉,你能舉例來說一說嗎?[學生交流]
你今天都帶來了哪些廢舊物品?[學生展示]
2、分析:
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廢棄物都是什么形狀?都有哪些顏色?[分析造型與色彩]
3、構(gòu)思練習
[討論形象的組合與材料的.選擇]
出示幾樣大小不同的廢棄物,請學生進行聯(lián)想并把自己的想法畫一個簡單的草圖。
交流構(gòu)思情況,并提出自己的意見。[鼓勵學生大膽的談出自己的感想]
[出示形象]
誰來幫老師設計一下,這個形象的每一步我都該選擇哪些材料最合適?[學生交流并可以動手來試一試][鼓勵學生大膽去研究、試驗]
4、制作步驟
通過剛才的交流你是否也能將自己手中的廢棄物來設計一下使其變廢為寶呢?
我們應該按照怎樣的步驟去進行制作呢?請同學們分組交流拿出制作方案來。
請學生進行小結(jié)。
5、欣賞
課本中就有許多運用廢舊材料進行制作的工藝品,請大家來欣賞一下,看有什么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小結(jié):我認為在這些工藝品中一些小的裝飾運用的十分巧妙,真實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我們都可以運用什么材料來做小的裝飾呢?[學生交流]
活動三:
我要開一個工藝品商店,我這個工藝品商店出售的可不是一般的工藝品,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用廢棄物來制作而成的。而你們就是這些作品的設計師,好,就請大家快動手吧。
學生可以自由組合幾個人完成一件作品。
能力弱的同學可以進行臨摹制作,也可以制作的形象簡單。
[放音樂]
小結(jié):
今天是我們工藝品商店開業(yè)的日子,請大家來當顧客選擇你最喜歡的工藝品。[評析]
札記:
評價時我說:“如果不知道我真不相信這些工藝品是利用廢棄物制作而成的,由此可見每一樣東西只要我們能留意加以精心的設計就能將其變廢為寶!边@句有些夸大事實的話學生卻很愛聽,因為老師肯定了他們的努力。所以說,有時教師的一句話,可能成為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催化劑,也可能成為毀滅劑。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美術《變廢為寶》教學設計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知識類讀本,愿意參與環(huán)保行動,保護環(huán)境。
2、進一步豐富有關可回收利用的東西方面的知識。
3、初步了解變廢為寶的方法。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參與環(huán)境保護。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對廢舊物品回收利用有一定的經(jīng)驗,認識可回收利用標志。
2、材料準備:可以用于制作手工作品的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一、復習大書
1、師:上次課我們認識了可回收利用的十六垃圾,小朋友們還記得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有哪些嗎?
2、全體幼兒齊讀大書《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復習學過知識。
二、熟知圖標
1、教師出示可回收利用標志圖標,提問:
。1)小朋友們,這是什么標志?你怎么看出來的?
(2)你在哪些地方看到過這樣的標志?
師小結(jié):
1、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標志。
2、教師出示帶有可回收利用標志的各類實物,發(fā)放給小朋友們找出標志。
3、出示不可回收利用標志,提問:有哪些東西是不可回收利用的?
4、出示多張可回收利用垃圾的圖片和不可回收利用垃圾的圖片,請小朋友進行分類并貼上標志。
三、廢舊物品手工制作展示
1、教師提問:這些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可以用來做什么?
2、通過視頻展示廢舊物品改造成品。
四、幼兒自己動手,變廢為寶。
1、師:這些玩具可愛嗎?你們可別小看這些廢舊物品,我們可以用它做出很多好玩的玩具,現(xiàn)在我們也一起來動手做一做,變廢為寶,好嗎?
2、幼兒制作玩具。
3、展示表揚優(yōu)秀作品。
教學反思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哪些可以回收?哪些不可以回收?在經(jīng)過上《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這一讀本中,我們知道了答案。我上的這一節(jié)匯報課是讀本的第三課時,主要通過游戲讓幼兒了解哪些垃圾可以回利用并對它們進行分類回收,嘗試用廢舊物品進行手工制作,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不亂丟垃圾,爭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整個活動總體而言還是比較順利的,幼兒的積極性非常高,在制作手工時,我們的家長也一起參與進來,促進老師與家長,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回憶讀本的內(nèi)容,讀本里面提到哪些垃圾可回收利用,回收利用以后做成什么,大部分幼兒都還是能夠回憶起來,但還有少部分幼兒還是不夠熟悉,因而在復習閱讀大書時部分幼兒讀不出來。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我準備了一些垃圾實物給幼兒找可回收利用的圖標并對各類垃圾進行分類,幼兒對這個游戲非常感興趣,都想上來親自表現(xiàn),以至于輪不到的幼兒一直在下面大叫,課堂秩序掌握不夠好。
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我收集了很多廢舊物品,讓幼兒對這些廢舊物品進行裝飾,之前我還擔心他們做不出東西來,但是看到他們的作品時擔心沒有了,更多的是為他們的想法、創(chuàng)意贊嘆不已,有的小朋友用牛奶盒和易拉罐做成一輛大卡車,有的小朋友用食品盒和一次性紙杯做成一個機器人,有的小朋友用卷紙筒做成一只小鳥,有的用紙杯做成一朵漂亮的花和電話……
上這節(jié)公開課,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并充分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幼兒教師,我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和研究。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美術《變廢為寶》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爬天都峰》教學設計三年級上冊12-27
美術教學設計08-22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散步》教學設計04-24
人教版灰雀教學設計04-02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09-18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04-26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隆中對》教學設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