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_亚洲大色堂人在线无码_国产三级aⅴ在线播放_在线无码aⅴ精品动漫_国产精品精品国产专区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教學設(shè)計方案

時間:2021-04-23 19:50:13 教學設(shè)計 我要投稿

【精華】教學設(shè)計方案范文錦集八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zhì)量高水平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shè)計方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教學設(shè)計方案范文錦集八篇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第43頁例2及練習十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根據(jù)簡單的統(tǒng)計表求平均數(shù)。

  2、讓學生體會平均數(shù)在統(tǒng)計學上的作用。

  3、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重點、難點:理解平均數(shù)的含義和求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兩個籃球隊的身高統(tǒng)計表,讓學生根據(jù)統(tǒng)計表說一說誰最高,誰最矮。

  2、如果兩個籃球隊進行身高比較,你認為哪個隊隊員身高高些?

  王強是歡樂隊中最高的隊員,我們能不能根據(jù)這個信息就下結(jié)論歡樂隊總體身高比開心隊高嗎?為什么?

  3、討論:怎樣比較兩支球隊的整體身高情況。

  二、引導學生探究新知(引導學生探索用平均數(shù)的方法比較)

1、合作學習

  讓學生自己進行平均數(shù)計算。

  2、提問: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歡樂隊某個隊員的身高嗎?

  3、144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開心隊某個隊員的身高嗎?

  4、你能告訴我們兩個隊的總體身高比較情況嗎?

  雖然歡樂隊中的王強是兩個隊中最高的,但歡樂隊的總體身高情況不如開心隊,體會平均數(shù)是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總體情況的一個很好的統(tǒng)計量。

  說一說我們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運用“平均數(shù)”知識來解決問題?

  師:看到你們這么勤奮好學,又學得那么有水平。老師今天也特別高興,我相信你們以后會發(fā)現(xiàn)和自學到更多的數(shù)學知識。其實“平均數(shù)“的知識還有很多,在生活實際中應(yīng)用也很廣,你們回憶得起來嗎?

  對我們上課的評分,也可以來比較,哪一周課堂得分高、哪一周課堂得分低?我們也可以進行比較

  出示上兩周課堂評分。

  [板書: 100分 98]

  [板書: 99分 99]

  [板書: 98分 99]

  [板書: 100分 100]

  [板書: 96分 98]

  [板書: 98分 100]

  你們認為第一周課課堂評分肯定比幾分多,比幾分少?

  師生共同演算:

  平均分是多少?

  三、鞏固練習:課本練習十一。

  四、全課小結(jié)。

第五課時 練習十一練習題

  一、練習內(nèi)容:第44頁至第45頁的練習。

  二、練習要求:運用本單元所學過的知識靈活運用到練習中,不明白的可以互相討論。

  三、練習題:

  第一題,是一道實踐活動題,要讓學生在進行實際調(diào)查的基礎(chǔ)上,再估算平均身高和平均體重。每個小組計算完了以后,再在小組間對比一下,并和第39頁中國10歲兒童身高、體重的正常進行比較,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信息。

  第二題,先讓學生根據(jù)圖中的溫度記錄理解什么是最高溫度,什么是最低溫度,再把統(tǒng)計表補充完整,最后計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溫度和一周最低溫度。

  學生了解最高溫度、最低溫度、一周平均最高溫度、平均最低溫度等概念后,再讓學生實際記錄本地一周的氣溫情況,再計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溫度和平均最低溫度。學生記錄氣溫的方式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wǎng)絡(luò)等媒體獲得信息。

  第3題,也是一道實踐活動題,通過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計算平均等過程,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統(tǒng)計能力。

  第4題,讓學生根據(jù)甲乙兩種餅干第一季度的銷量統(tǒng)計圖,先比較他們第一季度月平均銷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種餅干銷量越來越大的原因,讓學生初步體會統(tǒng)計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數(shù)據(jù)背后隱藏的現(xiàn)實原因。第三小題是開放題,讓學生根據(jù)統(tǒng)計圖進一步發(fā)現(xiàn)信息,如學生會發(fā)現(xiàn)兩種餅干二月份的銷量是相同的,但甲種餅干的銷量逐月下降,乙種餅干的銷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預測一下兩種下個季度的銷售情況。

  第5題,讓學生明確,王叔叔走的路程分為4段,一共騎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均每天騎的路程,所以除數(shù)應(yīng)是3而不是4。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準確把握句中的停頓。

  2、正確進行翻譯。

  〖教學重點〗

   同上。

  〖教學難點〗

  1、幾個句子的停頓。

  2、幾個用法特殊的詞。

  3、 幾個難句的大意。

  〖預習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讀音及意思:

  隸、扳、謁、邑、稱、泯、矣、焉、耶

  2、朗讀課文,畫出文中不清楚停頓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古人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边@句千古名言,一語道破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真諦。它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不斷的學習、終生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成為順應(yīng)時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進行學習,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個神童、一個天才,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銷蝕成一個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傷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證。

  二、檢查預習

  1、檢查預習一:

  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指正。

  2、檢查預習二:

  由學生提出,師生共同指正。

  學生齊聲朗讀。

  可能出現(xiàn)的句子停頓(可根據(jù)需要投影):

 、 仲永/生五年

 、 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 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 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 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 余聞之也/久

 、 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

  請一位朗讀比較好的學生范讀一遍課文,教師隨時指正。

  全班齊讀全文。

  三、作者作品簡介

  提問: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學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來給大家談?wù)?

  (學生講述)

  (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選自《臨川先生文集》。

  四、題解

  (教師)講述:本文是一篇隨筆。

  (投影)隨筆,即隨手筆錄,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種。古代隨筆常借一件事來抒發(fā)作者的情感或闡述某種觀點。短小活潑,意境雋永。

  (教師)提問:誰能說說題目“傷仲永”的“傷”是什么意思?

  明確:哀傷,嘆息。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讀課文,掌握大意

  (教師)講述:王安石哀嘆方仲永什么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疑問,自由朗讀課文一遍。

  1、學生自由誦讀。

  2、學生自讀課文:

  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參考老師補充注釋(可四人小組探討),掌握大意。

  教師補充課文注釋:(幻燈)

  ⑴ 理解幾個用法特殊的詞:

 、 “即書詩四句”書:名詞活用為動詞,寫。

 、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日:名詞活用為狀語,每天。

 、 “邑人奇之”奇: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對……感到驚奇。

 、 “稍稍賓客其父”賓客:名詞活用為動詞,把……當賓客招待。

  ⑤ “父利其然也”利:名詞活用為動詞,認為有利。

 、 理解幾個詞語:

 、 “養(yǎng)父母”養(yǎng):贍養(yǎng)。

 、 “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一鄉(xiāng):全鄉(xiāng)。

 、 “或以錢幣乞之”或:有的人。

 、 邑人:同縣的人。

 、 “從先人還家”從:跟從。

  ⑥ “前時之聞”:以前聽到的名聲。

 、 “卒之為眾人”卒:最終。眾:普通。

  ⑧ “如此之賢也”賢:(有)才能。

 、 “且為眾人”且:尚且。

 、 “固眾人”固:本來。

 、 理解下列句式:

 、 “不使學”省略句,省略了賓語,即“不使(之)學”:不讓(仲永)學習。

 、 “還自揚州”倒裝句,正確的語序是“自揚州還”:從揚州回家。

 、 “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詞,即“受之(于)天”:從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賦予的。

  學生質(zhì)疑,教師點撥。

  3、檢測自讀效果:

  四個大組口答競賽。

  (要求學生合上書本)

  (幻燈)

 、 朗讀下列句子,要求讀準句中的停頓:

 、 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 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 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 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

 、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 父異焉

 、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 稍稍賓客其父

  ④ 或以錢幣乞之

 、 環(huán)謁于邑人

 、 泯然眾人矣

 、 賢于材人遠矣

 、 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翻譯課文:

  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詞義正確

  5、初步感知課文:

  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們明白了作者為什么要“哀嘆”仲永了嗎?

  (學生回答)

  六、全班再一次誦讀課文

  七、教師小結(jié)

  本文記敘了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樣的觀點呢?我們又能得到那些啟示呢?下堂課,我們再進一步學習。

  八、作業(yè)

  1、抄寫文下注釋一遍

  2、熟讀課文,背誦最后一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

  2、揣摩本文精當?shù)恼Z言。

  3、學習本文詳略得當?shù)膶懛ā?/p>

  〖教學重點〗

  同上。

  〖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2、3。

  〖預習要求〗

   思考文后練習一。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

  (投影)

  1、方仲永的天資過人,表現(xiàn)在哪里?在課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變化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

  3、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還有什么新的、獨到的見解嗎?

  4、最后一段作者講了什么道理?

  明確:

  1、“忽啼求之”;“即書詩四句”;“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2、第一階段:幼時天資過人

  第二階段:十二三歲時才能衰退

  第三階段:又過七年后變成平庸之人

  3、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天資好的人,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變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資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連普通人都趕不上了。

  二、揣摩語言

  (講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簡潔,本文語言尤為精練。文章前兩段敘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詩立就”的神童到“泯然眾人”的過程及原因,僅用了158個字,沒有一句廢話,每一句甚至每個字都有其豐富的表現(xiàn)力。

  例:

  1、“世隸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的必要鋪墊,既襯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資,又暗示了造成他命運的家庭背景。

  2、“啼”:一個字生動地寫出方仲永索求書具的兒童情態(tài)。

  請同學們嘗試著到文中發(fā)掘發(fā)掘。

  (學生討論)自由發(fā)表意見,明確:

  1、“忽”“即”“立”:三個副詞,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躍然紙上。

  2、“奇之”“賓客其父”“乞之”:三言兩語就從旁襯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華。

  3、“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僅一句話就刻畫出方仲永父親貪圖小利、愚昧無知的形象。

  4、“不使學”:三字看似平淡,卻也點明了仲永終未成大器的原因。

  5、第二段敘事:僅以一“見”一“聞”一“問”就交代了方仲永后來的變化和結(jié)局。

  6、結(jié)尾議論:言簡意深,說理嚴謹。

  以上,教師可摘要啟發(fā)講解。

  三、質(zhì)疑探究

  (投影)文章敘述了方仲永從五歲到二十歲間才能變化的三個階段,你認為哪一個階段寫得最詳細?說說你的依據(jù)。再想想:作者為什么要詳寫這一階段呢?

  明確:方仲永才能出露時的幼時階段詳寫;理由略;詳寫這一階段,意在說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確實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這個時期,就已經(jīng)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種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學”。以方仲永為反面的例子,來說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體驗與反思

   (投影)你怎樣認識“受之天”與“受之人”的關(guān)系,即“人的天資”與“后天教育”的關(guān)系?假如你認為自己很聰明的話,讀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啟發(fā)?假如你認為自己還有點笨,讀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啟發(fā)?

  學生自由發(fā)言。

  五、教師小結(jié)

   本文寓理于事,通過方仲永5歲到20歲才能發(fā)展變化的故事,說明了人的天資和后天成才的關(guān)系。

  由此看來,人的成長,關(guān)鍵在后天接受學習提高自身素質(zhì)。像方仲永這樣天賦高的神童,不學習,最終也變成了普通人一樣。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學習,不然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辦不到。老師贈送你們一條偉大的發(fā)明家愛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們珍惜讀書機會,好好學習,長大后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六、作業(yè)

   1、完成文后練習三

  2、摘抄有關(guān)“天才與勤奮”的名言警句5條。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3

  一、學習目標:

  1把自己讀過的譯本好書,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介紹給他人;通過互相介紹,了解什么是好書,激發(fā)讀整本書,讀好書的興趣。

  2自主選擇內(nèi)容,自由習作,把自己想讀的意思 寫清楚,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聯(lián)系修改自己的作文。

  3讀“我的發(fā)現(xiàn)”,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讀背歇后語,積累歇后語,初步了解歇后語的作用。

  5熟讀趣味故事,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任務(wù)的才思敏捷。

  二、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讀一本好書。

  2實物投影儀。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名言導入:

  對于書,我們都不陌生。書,好書,到底會給人帶來什么呢?在我們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說過讀書的作用。

  列寧說:‘書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爾基說::“愛護書籍吧,它是知識的源泉。”“沒譯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

  伏爾泰說:“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仿佛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依次讀這本好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

  歌德說:‘讀譯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別林斯基說:“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

  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一下,自己讀過什么好書,向大家介紹一本你喜歡的好書。

  二、自由交談:自己讀過哪些好書。

  三、介紹一本好書:

  1指名介紹一本好書

  a請一名同學介紹一本好書。

  b征求大家的意見,想了解哪個同學的哪本書,請那位同學介紹。

  2小組開始互相介紹。

  3各小組評出都感興趣的一本書,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介紹,小組成員互相補充。

  4教師也參與介紹一本好書,在語言上給學生一種規(guī)范、引導和點撥。

  5根據(jù)學生介紹,把好書名字寫在黑板“好書看臺”里,鼓勵大家有條件的親自讀一讀這些書。

  四、再讀名言,能說說通過以前讀書的經(jīng)歷和今天的交流,你對誰說的話有同感?

  小結(jié):名人們說的書,應(yīng)該都指好書。今天,我們談到的書,應(yīng)該說也好似“好書”。這些好書會像營養(yǎng)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打開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和好書交朋友呢?

  五、生活拓展:

  1 請家長為自己購買一本同學推薦的好書,要把這本書的內(nèi)容跟家長介紹清楚。

  2 在適當?shù)臅r機,多開展幾次“推薦一本好書”“推薦一種好雜志”的活動,使學生對讀書產(chǎn)生持久的熱情。

  課后反思:

  第二、三課時:

  一、導入激情,拓展思路:

  1導語: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寫了不少作文了,每依次都有內(nèi)容的要求。有的同學說,要是自己想寫什么就寫什么,那該多好!今天,就請同學們自由習作,寫自己最想寫的內(nèi)容。

  2讀習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寫什么。

  3全班交流:最想寫什么?

  教師小結(jié):引導學生從內(nèi)容和體裁兩方面體會習作的自由。如內(nèi)容,可以寫人,可以寫事,也可以寫景;可以寫事實,也可以寫虛擬、想象中的事。體裁傷害,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話、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詩歌。

  二、自主習作

  三、師生評議作文

  1 交流自己寫了什么內(nèi)容。

  2 小組之內(nèi)交流讀習作,選出大家認為比較優(yōu)秀的文章,并說說好在哪。

  在讀習作前,小組成員要把文章的特點講一講,以激發(fā)聽者的興趣。

  3 同學讀自己的習作。根據(jù)實際情況,可體現(xiàn)以下特點:內(nèi)容各異,體裁各異,語言流暢,內(nèi)容具體。

  4 教師推薦一篇有明顯優(yōu)點也存在問題的文章,引導大家讀、修改。修改后在讀一讀。

  四、拓展閱讀風格各異的小文

  1 導讀:寫作文最好是有感而發(fā),寫自己真實的想法,真正要說的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寫,這樣的作文才會感染人。我們來欣賞一下風格各異的幾篇文章,有的是專家寫的,有的是小學生寫的,相信一定會給你很大啟發(fā)。

  2 自己讀文章

  第四課時 我的發(fā)現(xiàn) 日積月累

  一、復習導入

  1 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 聽寫詞語。

  3 互相糾錯。

  二、讀對話,了解內(nèi)容

  1 自讀“我的發(fā)現(xiàn)”,想想從小林和小東的談話中,你知道小東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 同桌分角色讀,進一步讀好對話。

  三、談一談,小東有什么發(fā)現(xiàn)

  1 談一談小東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 誰還有相同的發(fā)現(xiàn)?

  3 抓主要內(nèi)容,你還發(fā)現(xiàn)有什么好方法?

  學生自由談,肯定學生學習中注意發(fā)現(xiàn)總結(jié)方法。

  四、讀課本中的歇后語

  1 讀六個歇后語,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 熟讀歇后語。

  3 講解三個典故“關(guān)羽失荊州”“王羲之寫字”“周瑜打黃蓋”。如果學生知道,可請學生講一講。

  五、說說在讀書過程中,關(guān)于用歇后語的句子。教師出示幾個帶有歇后語的句子,讓學生體會歇后語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形象生動

  1 “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沒有堅持不懈的努力,張小亞是不會取得這么好的成績的。

  2 他對人了解得很深刻,講起某人的特點來,那真是王羲之寫字——入木三分。

  3 你才有了一次好成績,看,一大意又落后了。這真是應(yīng)了那句話:關(guān)羽失荊州——驕兵必敗。

  六、趣味語文

  1 自讀二個小故事,讀熟練。

  2 你覺得趣在哪?說一說。

  3 讀對子,反復吟誦,感悟趣。

  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

  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4 拓展作業(yè):

  把書中的故事講給家人聽。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搜集趣聯(lián)妙對故事,在語文活動課上講給老師和同學聽。

  七、閱讀延伸

  課外作業(yè):讀選讀課文。

  課后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任務(wù)驅(qū)動的教學理念和分層次教學方式。

  信息技術(shù)在本次教學中具有很大優(yōu)勢。第一,教師通過網(wǎng)絡(luò)教室軟件實現(xiàn)演示法使教學更加直觀、清晰,教師的操作通過網(wǎng)絡(luò)直接傳送到每一臺學生機上。學生可清楚看清每一步操作并可在教師的指導下用手邊的鼠標、鍵盤模仿。第二,實現(xiàn)分層次教學的思想。教師系統(tǒng)講解保證每一個學生達到了本課基本要求。給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練習,可以讓學有余力的同學超前學習新知識或自學其他軟件,挖掘其潛在能力。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對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

  2.掌握詩歌吟誦的基本方法,《登高》教學設(shè)計2。

  3.賞析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shù)特點,感受詩人深沈的苦痛與憂思。

  學習設(shè)想

  1.朗讀吟誦。加強朗讀訓練,使學生通過吟誦感受畫面的悲涼氣氛和詩人深廣的憂思。

  2.情景再現(xiàn)。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再現(xiàn)秋江廣闊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過再創(chuàng)意境理解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shù)特點。

  3.加強背誦指導。

  4、學以致用,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練習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新課導入:(投影畫面)

  大家都喜歡聽故事吧?

 。ㄒ魳菲穑┮粋秋天,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前后。長江邊上的夔州,江流奔涌,秋風蕭瑟,萬木凋零,凄冷的風中,一只孤鳥在高空盤旋,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這時,一位衣衫襤褸,步履蹣跚的老人朝山上走去。這位老人,曾經(jīng)豪情萬丈,志在報國,曾經(jīng)渴望“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他無論窮達,都不忘兼濟天下。然而蒼天弄人,他一生數(shù)起數(shù)落,郁郁不得志。重陽節(jié),本是登高祈壽家人團聚的節(jié)日,而年過半百,滿身疾病,已經(jīng)“右臂偏枯耳半聾“的他卻面對處在戰(zhàn)亂之中的國家,面對萬里之遙的故鄉(xiāng),面對漫天飄灑的落葉,面對滾滾翻騰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聲高吟: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滿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近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來欣賞1200多年前他為我們留下的這千古傳唱的著名詩篇《登高》(投影課題)

  我們一起隨著音樂再來誦讀一遍。ㄒ魳菲穑

  指導誦讀

  學習詩歌重在誦讀,誦讀能更好地領(lǐng)會詩的主旨,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更好地鑒賞詩歌。

  那么怎樣才能誦讀得更好呢?(投影誦讀要領(lǐng))

  1、理性的把握:理解詩的作者,理解詩的內(nèi)涵,必須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中去,文如其人,言為心聲。

  2、感性的表現(xiàn):語音、語調(diào)、表情、動作、音樂

  為了更好地誦讀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作者,然后具體分析一下這首詩,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登高》教學設(shè)計2》。

  誰能介紹一下杜甫的生平經(jīng)歷?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于河南鞏縣。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自稱“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嚴武薦為節(jié)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后世稱之為杜少陵,杜工部。其詩深刻反映社會現(xiàn)實,因此被稱為“詩史”,他亦被稱為“詩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學傳統(tǒng)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15歲揚名。20歲以后可分4個時期。

  一、玄宗開元十九年(731)至天寶四年(745),杜甫過著“裘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吳越和齊趙一帶。其間赴洛陽考進士失敗。天寶三年,在洛陽與李白結(jié)為摯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會。杜甫此期詩作現(xiàn)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為代表。

  二、天寶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長安,窮困潦倒。他不斷投獻權(quán)貴,以求仕進,但均無結(jié)果。直到天寶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亂前一個月,才得到小小的參軍之職。仕途的失意困頓和生活的饑寒交迫使他比較客觀地認識到了統(tǒng)治者的和人民的苦難,使他逐漸成為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創(chuàng)作發(fā)生了深刻、巨大的變化。

  三、肅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亂最盛。杜甫也盡歷艱危,但創(chuàng)作成就很大。長安陷落后,他北上靈武投奔肅宗,但半路被俘,陷賊中近半年,后冒死從長安逃歸鳳翔肅宗行在,受左拾遺。不久因直諫忤旨,幾近一死。長安收復后,回京任原職。758年5月,外貶華州司功參軍,永別長安。759年,對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辭官,于年底到達成都。

  四、肅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歷五年(770)11年內(nèi),杜甫在蜀中八年,荊、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斷續(xù)住了五年。765年,嚴武去世,杜甫失去憑依,舉家離開成都。開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間”的生活,時間多在船上度過。770年冬,杜甫死于長沙至岳陽的船上,年58歲。

  寫作背景:

  杜甫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已經(jīng)結(jié)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們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社會仍是一片混亂。在這種情勢下,他只得繼續(xù)“漂泊西南天地間”,在“何日是歸年”的嘆息聲中苦苦掙扎。時代的艱難,家道的艱辛,個人的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所有這些,像濃云似的時時壓在他的心頭,他為了排遣郁悶抱病登臺。

  分析鑒賞:

  有人認為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律之冠”,那么,它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有什么獨到之處?(大家討論)

  分析:從藝術(shù)表現(xiàn)角度上看,本篇的獨到之處至少有如下兩點:

  一是對偶工穩(wěn),音調(diào)鏗鏘,瑯瑯上口。全詩八句皆對。詩一開頭就以對仗領(lǐng)起,對得自然、工整,尾聯(lián)兩句的對偶一般兩種看法,一種認為“苦”做甚,極講,詩副詞,與對句的“新”正好相對,“繁”和“霜”是使動用法;一種認為尾聯(lián)屬寬對,只“苦恨”與“新!安粚。這種結(jié)構(gòu)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僅符合于美學上的所謂均齊,給人以一種神清目爽整飾對稱的美感,而且使全詩曲折頓挫,在抑揚有致的韻調(diào)中,表達出詩人需要抒發(fā)的感情。

  同時詩中又多用雙聲迭字,旋律優(yōu)美,音節(jié)和諧,大大加強了詩的音樂美。如尾聯(lián)“艱難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并列結(jié)構(gòu),在聲調(diào)上卻具有抑揚頓挫四聲的特色,讀時應(yīng)一字一頓;“潦倒”“新停”為雙聲迭韻,在聲調(diào)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節(jié)顯得特別鏗鏘嘹亮,讀時應(yīng)兩字一頓!胺彼W”對“濁酒杯”,其聲調(diào)的妙用,也在所謂“抑揚抗墜之間”。讀者密詠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濁的韻調(diào)之中,體味出詩人顛沛流離的痛苦心情。

  二是情景交融,筆法錯綜變化卻又相互照應(yīng)。前四句寫景,后四句抒情,落筆的角度雖然不同,但都圍繞著詩的中心——“悲秋”。在寫景之中,又有聲(風聲猿啼聲)有色(沙白渚清),有動(鳥飛葉落)有靜(沙渚),有局部景(首聯(lián)),有整體景(頷聯(lián))。而且一三兩句相承接,都是寫山景;二四兩句相承接,都是寫江景。

  在抒情上,頸聯(lián)的“萬里”與“百年”又與頷聯(lián)的“無邊”與“不盡”相互應(yīng),從時空兩處著筆,由異鄉(xiāng)漂泊寫到多病殘生;尾聯(lián)從白發(fā)日多,因病停杯,歸結(jié)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兩句相承接,都是寫悲苦;六、八兩句相承接,都是寫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詩的內(nèi)容上又是互相緊密聯(lián)系的。全詩情景交融,渾然一體,中間雖有如此豐富的內(nèi)容,如此復雜的感情,但筆勢卻一氣直下,造成了一個既有變化又和諧統(tǒng)一的藝術(shù)整體。

  宋人羅大經(jīng)評論此詩頸聯(lián)曰: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慘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又可見其筆法之凝練。

  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再來誦讀此詩。

  指名背誦。

  學以致用:

  律詩,我們從小至今也學了很多首了,從理論上我們對詩歌的寫法也做了分析指導,那么下面我們就該牛刀小試一下了吧!

  自行創(chuàng)作律詩一首,題目自擬,內(nèi)容不限。要力求符合律詩的平仄押韻、起承轉(zhuǎn)合,要求格調(diào)清新向上,不做無病呻吟。

  布置作業(yè):

  1、背誦《登高》

  2、修改自行創(chuàng)作的律詩。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團、量”等12個生字,會寫“誰、怕”等6個字。

  2.朗讀謎語,邊讀邊想,能說出自己是怎么猜出來的。

  3.有收集謎語或自編謎語的興趣。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布置學生收集謎語。

  激趣導入

  同學們都喜歡猜謎語。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猜謎語,這些謎語都是字謎。

  學習前兩則謎語

  兩則謎語可以同時猜,也可以一則一則猜。

  1.第一則謎語。

  a.指導學生朗讀謎語。(自由讀,指名讀)

  b.學生猜謎。

  c.說說你們是怎樣猜出謎語的?

  d.老師小結(jié)猜謎竅門:“猜謎語,動腦筋;會觀察,抓特征;跳出謎面想一想,謎底就在話里藏!

  e.學習生字。

  看到同學們猜謎語這么熱鬧,有兩個生字朋友也想?yún)⒓樱瑢W們歡迎嗎?(老師貼生字卡片“團”“量”)“他們是誰?”

  學生認記生字。

  2.第二則謎語。

  a.朗讀謎語。

  b.教師引導學生把幾個句子聯(lián)系起來思考:

  什么東西是“綠的”?什么東西是“紅的”?

  哪些“綠的”“喜歡及時雨”?哪些“紅的”“怕水來攻”?

  為什么“綠”“紅”在一塊兒就起涼風?

  “涼風”是在什么時候起呢?

  b.可以個人猜,也可以幾個人在一起猜。

  c.當學生猜出來時,教師可用綠色和紅色粉筆寫出“秋”字。

  3.學生交流自己的猜謎體會。

  4.找出這則謎語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生字。交流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

  3.第三則謎語

  1.可以先讓學生自己猜,然后請同學幫助?梢蕴崾舅木湓捴傅氖峭粋字。

  2.可以復習“請”“情”“晴”“清”“精”“睛”等字,啟發(fā)學生思考。

  3.再讀謎語,說說體會到了什么。

  4.猜出謎底,說說是怎么猜出來的。

  5.識記生字。注意:“互”的聲母是“h”,不是“f”;“尊”是平舌音,“重”“純”是翹舌音。

  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團”“量”等12個生字,同桌考一考,看誰讀得準。

  2.引導學生觀察“誰”“怕”“跟”“涼”,發(fā)現(xiàn)這幾個生字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寫的時候注意左窄右寬。

  a.“足”作偏旁時,最后兩筆“撇、捺”要變成“豎、提”。示范寫“足”,讓學生觀察比較“足”與“跟”字中的“足字旁”。

  b.指導觀察“誰”字中“亻”里“丨”的位置。

  c.觀察“量”“最”這兩個字,哪一個筆畫最長?教師范寫:中間一橫長,橫與橫之間挨緊一點,各橫之間的距離大致相等,上下要寫緊湊一點。

  d.學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6

  授課內(nèi)容: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模塊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

  《發(fā)展生產(chǎn) 滿足消費》 學情分析:學生通過第一單元的學習,對消費的內(nèi)容有了初步了解,為什么要大

  力發(fā)展生產(chǎn)力這個問題在初三也接觸過。但他們對生產(chǎn)和消費的辯證關(guān)系,如何

  發(fā)展生產(chǎn)力等問題,了解的并不深入。

  課 型:講授新課 教學方法:直觀演示法 合作探究法 啟發(fā)式教學法

  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課標依據(jù):理解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第5頁

  教學目標及確立依據(jù):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根據(jù)教材的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分析,結(jié)合高

  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結(jié)構(gòu)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理解生產(chǎn)與消費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理解我國大力發(fā)展生產(chǎn)力的原

  因、意義與措施;運用生產(chǎn)與消費的關(guān)系,解釋現(xiàn)實生活中的相關(guān)經(jīng)濟現(xiàn)象。

  【課標依據(jù)】理解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胀ǜ咧小端枷胝握n程標準》(實驗)第5頁

 、谀芰δ繕耍罕究蛑攸c培養(yǎng)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材料分析能力、辯證地看待事

  物之間關(guān)系的思維方式和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課標依據(jù)】培養(yǎng)為未來生活而自主學習、選擇、探索的能力。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第6頁

 、矍楦袘B(tài)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發(fā)展生產(chǎn)的重要意義,進而深刻理解初級階段各項工作都要服從和服務(wù)于經(jīng)濟建設(shè)這個中心的基本路線。

  【課標依據(jù)】關(guān)注社會發(fā)展,增強社會責任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關(guān)心祖國命運,樹立為實現(xiàn)祖國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偉大志向 !胀ǜ咧小端枷胝握n程標準》(實驗)第6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生產(chǎn)與消費的關(guān)系

  確立理由:學生只有正確把握這對關(guān)系,才能深刻理解我國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wù)為什么是發(fā)展生產(chǎn)力、我們?yōu)槭裁匆越?jīng)濟建設(shè)為中心等基本問題。

  重點2:大力發(fā)展生產(chǎn)力的必要性及要求

  確立理由:讓學生了解這一知識,有利于他們了解國情,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增強愛國情感及民族責任感。

  難點:生產(chǎn)與消費的關(guān)系

  確立理由:生產(chǎn)與消費的概念比較抽象,對其關(guān)系不易理解。

  關(guān)于重點的突出、難點的突破,將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具體說明。

  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充分調(diào)動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性與主動性,老師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緊密聯(lián)系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實際,與時俱進充實教學內(nèi)容,強調(diào)課堂的實踐性與開放性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行為、表現(xiàn),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充滿民主的課堂中,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和發(fā)展能力。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位,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 過程與方法:創(chuàng)設(shè)學生提問的氛圍,逐層深入的理解文章內(nèi)容

  3、 情感與態(tài)度: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感情

  二、重點:

  創(chuàng)設(shè)學生提問的氛圍,逐層深入的理解文章

  三、難點:

  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情感

  四、教具:

  幻燈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梅花嗎?你們對梅花有哪些了解?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22課《梅花魂》,讀課題,質(zhì)疑。

  那么梅花魂指什么呢?

  (二)整體感知:

  打開書,默讀課文,你認為哪些語句能解答你剛才的問題

  用筆劃下來,可以在邊白處作簡單的批注。

  (三)深入學習:

  讀讀你畫的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和旁邊的同學交流一下。

  梅花魂指什么呢?誰來讀讀你畫的句子?(以下內(nèi)容隨學定教)

  1、(13)段相關(guān)內(nèi)容

 、倮斫饷坊ǖ木

  學生談理解,讀出體會來

  ②理解中國有氣節(jié)的人和梅花一樣

 、奂尤胝n外資料:我國古代有氣節(jié)的人物

  過渡語

 、苓@位身在異鄉(xiāng)的華僑老人,會怎樣對“我”說這段話呢?

 。ㄖ缸x13段)

 、萃庾娓高@么珍愛這幅墨梅圖,為什么把它送給我呢?

  2、(3)自然段相關(guān)內(nèi)容

 、倮斫馔庾娓冈趺础胺滞鈵巯А蹦穲D

 、诮柚庾娓傅脑捓斫狻斑@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

  過渡語

  3、(2、7、10、15、16)自然段相關(guān)內(nèi)容

 、偻庾娓附o我讀思鄉(xiāng)的詩句,想象當時的情景讀一讀詩句

 、谙胂胪庾娓高會給我講關(guān)于祖國的什么呢?

 、壅n件:祖國的地圖,山河。

 、艹鍪镜谄咦匀欢危x出自己的感受

 、莺唵握,理解10、15、16自然段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過渡語

 。ㄋ模┗貧w整體

  1、填空:“故鄉(xiāng)的梅花又開了,那朵朵冷艷,縷縷幽芳,總使我想起_____!

  2、結(jié)束語

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8

  教學目的:

  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的手法。

  教學重點:

  教學中要體現(xiàn)抓住景物特征和景的變化進行描寫這個重點,同時也要注意有關(guān)詞語,特別是形容詞的學習;模仿本文寫法,練寫短文《家鄉(xiāng)的冬天》。

  課型:

  自讀課。啟發(fā)式,講練結(jié)合。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解題。

  1.板書:濟南的冬天(寫景散文)老舍

  2.簡介作者。

  (二)學生默讀課文,同時板書重點詞。

  (三)學生查字典。查好的同學上黑板注音。

  (四)講析第1自然段。采取由一般到特殊的提問方式。

  1.你對冬天的景色進行過觀察嗎?冬天的氣候特點有哪些?

  2.濟南冬天的氣候有什么特點?

  3.寫濟南的冬天為什么要講到北平、倫敦的冬天和熱帶地方呢?

  教師小結(jié):經(jīng)過一番比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個結(jié)論。點出"氣候溫晴"這一特點。板書:氣候溫晴

  (五)講析第2自然段。

  1.提出下刻問題。(1)濟南的冬天為什么是溫晴的?(特殊地形引出"有山有水"這一特點,并板書。)(2)為什么要寫濟南人的感覺:"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使學生理解作者通過比較映襯來突出濟南冬天的暖和)

  2學生齊讀一、二自然段。

  (六)布置課外作業(yè)。

  1.背誦1、2啟然段。

  2.寫出"慈善""寬敞""澄清"三個詞的反義詞,并造句。

  3.預習第3自然段,畫出你認為用得貼切的形容詞。

  第二課時

  (一)檢查課外作業(yè)。

  (二)講析3、4自然段。

  1.請一位同學朗讀3、4自然段。

  2.提問:濟南的冬天除了天氣溫晴、有山有水這兩個特點外,作者說,這還算不上濟南冬天的最大特色,你可以總結(jié)出這個特色嗎?(小雪勝景)板書。這個勝景的獨特之處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幻燈打出表格,學生可在書中找答案。答案寫于另片上,或把答案蓋住。待學生回答后再亮出答案。)

  描寫對象特征是否用了修辭格

  靜態(tài)寫動抒情句及表達的感情

  比喻

  山

  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山坡一道白一道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比喻

  花衣好象被風吹動,叫你希望看到更美的山的肌膚

  山腰

  日落時,微黃的陽光斜射山腰,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露出點粉色

  擬人

  3.講述答案時應(yīng)側(cè)重意境的領(lǐng)會,讓學生仿佛看見那種美景,不要止于文字上的答案。

  4.學生朗讀第3、4自然段。

  (三)講析第5自然段。

  1.教師朗讀第5自然段。

  2.提問:濟南有山有水,上面寫了山的美,那水呢?("不但不結(jié)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用四個字概括這里水的特點。(水藻真綠)板書。綠到什么程度?("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這里用了"拿"和"不忍",你認為有什么妙處?(使物都帶上了人的感情,用了擬人修辭格)。以上作者寫出濟南冬天的四個特點,把他對濟南冬天的愛傳遞給了我們。

  3.接話競賽:合上課本,請接話,看誰接得最快、最準。

 、贊系亩焖拇筇攸c是--②強調(diào)氣候溫晴用的方法是--③濟南四周的小山像--④小雪勝景像--⑤水藻真綠,綠的程度--

  4.結(jié)語:作者寫盡濟南冬天的特點之后,由分到合,發(fā)揮奇特想象,將冬天的濟南包在空靈的藍水晶里,構(gòu)成一個美的整體。文章到此收筆,讓讀者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5.學生朗讀第5自然段。

  (四)課堂練習。

  1.板書習作題:家鄉(xiāng)的冬天。

  2.教師引導:老舍先生寫濟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點,你寫《家鄉(xiāng)的冬天》準備抓住什么特點?

  3.學生寫簡要發(fā)言提綱,然后口述。

  4.教師作綜合評價。

  (五)布置課外作業(yè):背誦3、4、5自然段,完成習作《家鄉(xiāng)的冬天》。

【【精華】教學設(shè)計方案范文錦集八篇】相關(guān)文章:

【精華】教學設(shè)計方案范文錦集十篇09-25

教學設(shè)計方案范文錦集五篇03-07

教學設(shè)計方案范文錦集六篇03-05

關(guān)于教學設(shè)計方案范文錦集10篇02-16

【實用】教學設(shè)計方案范文錦集10篇01-13

【精華】教學設(shè)計方案合集6篇10-12

【精華】教學設(shè)計方案范文五篇08-02

【精華】教學設(shè)計方案模板合集五篇02-28

【精華】教學設(shè)計方案模板匯編六篇01-06

【精華】教學設(shè)計方案模板合集7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