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蠟燭》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蠟燭》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說說泊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朗讀課文的訓練,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2、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23半截蠟燭
2、讀課題,學生質疑:課文為什么用“半截蠟燭”作為題目?這半截蠟燭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3、教師質疑:課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么事?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通過朗讀課文,大家解決了哪些疑問?
3、學生交流。
4、本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講清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況。
三、再次讀課文,重點學習字詞。
1、明確要求: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順語句,讀通全文;邊讀邊用圈畫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詞,并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決。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
。2)檢查詞義掌握情況。
3、討論主要內容。
4、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第一段(1— 2)伯諾德夫人把裝有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
第二段(3 )一名德國軍官點燃了藏有情報的蠟燭,伯諾德夫人取出一盞油燈,吹滅了蠟燭,暫時避免了一場危機。
第三段(4—5)大兒子杰克想結搬柴生火之際拿走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但沒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兒杰奎林在萬分危急關頭借口上漏稅繳拿走裝有情報的蠟燭,避免了一場危機。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四、課堂練習
1、寫字練習。
2、用鋼筆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一段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學生質疑:絕密、絕妙。
3、教師質疑:伯諾德夫人是怎樣對待絕密情報的收藏工作的?為什么這樣做?
4、絕密的情報要用絕妙的辦法來收藏。伯諾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絕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認為重要的句子下面畫上著重號。
為了情報的安全,她想了很多辦法,但始終放心不下。最后,她終于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把裝有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然后把它插在一個燭臺上。由于蠟燭擺在顯眼的桌子上,反而騙過了前來搜查的德軍。
指名朗讀,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二、理清故事情節(jié),引入編排課本劇程序。
1、學生深入讀課文,弄清故事情節(jié)。
2、指導學生用圖畫和文字表現(xiàn)故事情節(jié)。
3、指導編排課本劇。
三、第一場的編排。
1、默讀課文,思考:這場戲的中心人物是誰?應該怎樣演好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的句子,圈出關鍵詞語,反復朗讀。
3、學生交流怎樣表演。
4、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布置準備工作。
五、布置作業(yè) 。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默寫詞語。
板書設計
《蠟燭》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童話,將自己感悟到的語氣讀出來,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 個生字,會寫% 個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2、利用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指導學生朗讀,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三、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課件;小動物頭飾。
四、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請同學們讀讀課題———紅蠟燭。隨即指導生字:蠟燭。怎樣記住它們?課件出示生字,指導書寫。
這個童話講的什么事呢?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請小朋友們借助漢語拼音自己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1、自主學習。
。1)自己讀文,畫出本課要認的!' 個生字,標出自然段。
。2)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遇到有生字的句子反復讀一讀。
2、小組學習。
(1)同桌分自然段輪流讀課文,互相聽、評,注意把課文讀正確。
。2)遇到讀不準的地方,兩人多讀幾遍。
。3)互相當小老師,出示小卡片檢查生字認讀。
3、反饋練習。
。1)課件出示!' 個生字及詞語,指名開火車認讀、小組競賽讀。
。2)指名分自然段讀書,學生間評價。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ǘ├首x感悟,重點突破。
1、抓住人物語言進行朗讀感悟。
課件出示猴子的話,指導學生讀出理解、讀出情感、讀出自己的體會。
。1)自己先試著讀一讀:“危險!危險!不能離它太近,會炸的!”
。2)師生評讀,讀出猴子的心情,并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
。3)分角色在小組中表演第二自然段的內容,全班交流評價,要能說出自己為什么這樣說,這樣演。
2、抓住人物動作有感情地朗讀。
(1)自己默讀自然段,畫出描寫他們動作的詞語,想想什么意思。
(2)自選一個小動物,讀出它的表現(xiàn)。想想為什么要這樣讀。
(3)匯報交流,讀出自己的感受,說出自己的見解。
指導:
小烏龜:“只好、剛剛、再也不敢”讀出害怕、膽小。
黃鼠狼:“光繞著花炮轉悠,就是不敢去點火!
野豬:“跑上前去,把那家伙點著了!备形蛞柏i非常勇敢。
3、再完整地讀讀這三個自然段,看看插圖,想想別的小動物的動作、表情,注意讀出自己的感受。
。ㄈ┱w感悟。
完整地讀讀課文,這個童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你最喜歡哪個動物呢?
。ㄋ模┩卣箤嵺`,訓練想象。
想一想:當大家知道原來是一枝蠟燭后,他們又會說什么呢?
演一演:課下在小組中合作表演,比一比,誰的想象最有新意?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
1、表演上節(jié)課的續(xù)編故事,評選最佳表演小組,最佳想象個人。
2、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生詞。
。ǘ⿲W習生字。
1、自主識字:自學會寫字,讀準字音,觀察字形。想一想: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2、討論交流記字方法。
(1)鼓勵學生用自己的已有知識,根據字的形義特點記字。
同學們可以用舊字加、換偏旁的辦法記;也可以根據字的形義特點記;還可以創(chuàng)造自己的方法。
。2)生字找朋友游戲。把字的部件和偏旁拆開,發(fā)放到小朋友的手中,聽到這個字的讀音后,這兩個小朋友立即組成相應的生字。
3、詞語拓展積累。
。1)找出課文中的詞語
。2)拓展生活中常用的詞語(展開小組競賽)
。3)積累我喜歡的詞語:
。ㄈ┲笇鴮。
1、觀察本課的生字,按照不同結構特點,給它們排排隊。
2、分別觀察這些字在田格中的位置,你覺得哪個字、哪一筆不容易寫好?
重點指導:爬。注意左邊的捺要托住右邊的“巴”。
教師再次提示:寫好左窄右寬的字,注意寫字姿勢。
(四)學生試寫字頭,教師巡視指導。
個別輔導與生生評價結合。
。ㄎ澹都t蠟燭》多有意思啊,給爸爸媽媽講一講。
板書設計
紅蠟燭
小心翼翼、你推我搡、一步一步、光轉悠……
危險!危險!
靜悄悄地發(fā)出柔和的亮光———原來是……
《蠟燭》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
2、學習作者通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3、體會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各國人民在戰(zhàn)爭所凝結的友誼。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習用心理活動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討論法。
【教學準備】
1、學生查找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資料,了解在這次戰(zhàn)爭中侵略者犯下的罪行,弄清課文所牽涉的歷史背景。
2、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聽寫詞語
拂曉 瓦礫 地窖 鞠躬 燒灼 偷襲 間歇 聳立 匍匐 顫巍巍
僵硬 舀水 腋窩 揣在 屏障 肅穆 精疲力竭
二、導入
1、學生介紹搜集的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知識。
2、作者:西蒙諾夫(1915~1979),蘇聯(lián)作家。
三、閱讀課文,整體把握
1、學生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記敘要素。
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1944年9月19日
地點:貝爾格萊德的撒伐河岸
人物:老婦人瑪利·育乞西、蘇聯(lián)紅軍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蘇聯(lián)紅軍戰(zhàn)士在南斯拉夫國土上犧牲了,南斯拉夫母親不顧槍林彈雨,以驚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愛的結婚時的花燭點在烈士的墳頭。
2、默讀課文,找出令你感動的一個片段進行交流,并且說出為什么。
注意:人物的動作和心理。
這個南斯拉夫母親在戰(zhàn)爭中飽受苦難,她把蘇聯(lián)紅軍戰(zhàn)士當作自己的親人,她的愛和恨是鮮明、深沉的。作品刻畫老婦人沒有語言,只有動作,作者通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展現(xiàn)了老婦人美好的心靈,表達了這位南斯拉夫母親對紅軍戰(zhàn)士的愛,讓讀者感知到這位母親偉大的內心世界。
3、揣摩人物心理練筆:
閱讀這段文字,設想下段落中的老婦人會有怎么樣的心理活動,寫下來,一二百字。
“即使在這個當兒,老婦人也沒有說話,她只不過抬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著的人們看了一眼,十分莊嚴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然后,用她的黑色大圍巾拉直了,顫巍巍地走了。沒有再回過頭來。看一下那蠟燭和那些士兵。”
注意引導從老婦人對戰(zhàn)士的崇敬和熱愛,以及對失去戰(zhàn)士的悲痛心情把握。
四、問題研討
1、文中的“蠟燭”有何作用?
2、文中多次提到“德國人的炮火轟響”有何作用?
3、文章結尾兩句話的含義。
五、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題二。
2、聯(lián)系課文內容,描寫一段老婦人的外貌。
3、預習下一課。
《蠟燭》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蠟燭》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體會本文真摯感人的語言。
2、了解通訊這一新聞文體的特點。
3、透過行為領悟人性善良的本質,讓學生體會向往和平的人民共有的深厚的感情。
重點難點
1、復述故事,把握課文內容。
2、分析課文語言,感受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感情。
教學教法
誦讀法結合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探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蠟燭在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時間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們過生日,家里辦喜事時要用蠟燭-----這里蠟燭起著烘托喜慶氣氛、祝福的作用;當發(fā)生意外事故,家人親朋好友不幸逝世時,人們點蠟燭是用來寄托懷念、哀思。此外,我們由“蠟燭”還可以聯(lián)想到人們常常借蠟燭歌頌教師的奉獻精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借燭烘托出久別重逢的情意與溫馨(“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借蠟燭寫離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那么今天,我們也要學習一篇與蠟燭相關的課文,這就是俄國作家西蒙諾夫的一篇新聞通訊《蠟燭》。
二、自主學習,檢查預習
聽寫詞語并注音:地窖拂曉聳立燈芯匍匐瓦礫
舀出灼燒腋窩肅穆鞠躬
三、結合學生預習,老師介紹
1、簡要介紹寫作背景。
二戰(zhàn)末期,1944年9月中,蘇聯(lián)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蘇軍進入南斯拉夫領土達成協(xié)議。隨后又在克拉約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動計劃,10月5日,簽署了關于保加利亞軍隊參加對南斯拉夫領土上的德軍作戰(zhàn)的南保協(xié)定。貝爾格萊德戰(zhàn)役的企圖是:通過蘇、南、保三國軍隊的共同努力,粉碎“塞爾維亞”集團軍集群,解放被占領的塞爾維亞地區(qū)和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前往到駐希臘的“E”集團軍群的交通線,不讓該集團軍群從巴爾干半島南部退卻。這樣就構成了蘇南軍隊統(tǒng)一的作戰(zhàn)正面,并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爾后爭取本國的完全解放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2分鐘)
2、介紹通訊有關知識。
[提問]前面學過《新聞兩則》,那是兩篇消息,今天我們學的《蠟燭》是一篇通訊,和前文相比,通訊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ㄏ⒁话愀爬ㄐ詧蟮朗聦,通訊則是對事實進行完整詳細的報道;消息與通訊在表達方式上一般以敘述為主,描寫議論成分少;消息語言簡潔平實質樸,通訊講究文采,語言形象,鮮明生動。)(5分鐘)
四、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提問]復述課文故事
用戰(zhàn)地上的一件小事,表現(xiàn)出人性善良的力量,表現(xiàn)蘇南兩國人民深厚情誼。老婦人的不顧生死,不顧年老體弱埋葬戰(zhàn)士,為戰(zhàn)士守靈,可概括為“敬愛”與“哀痛”。
2、通過課文語句分析。
[提問]文章對哪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復描寫?
。ㄎ恼虏粩鄬ε诨、老婦人的黑色圍巾、老婦人的動作、燒焦的樹木、閃爍的蠟燭等內容進行了反復交代與描寫。)
3、[提問]整理出文章中共幾次寫到炮火、老婦人的黑色圍巾、老婦人的動作、燒焦的樹木、閃爍的蠟燭。
【炮火11次、蠟燭6次、黑巾4次、老婦人動作6次(三爬三跪)】
4、[提問]從這些重復的描寫中,可以讀出作者要表達的是什么?
。1)對炮火的很多次描寫,為人物活動設置了一個典型環(huán)境,寫出了德軍的殘忍瘋狂,突現(xiàn)了老婦人的不顧生死、臨危不懼。
。2)這樣一個特殊的環(huán)境、特殊的氛圍中,反復描寫蠟燭有著特殊的意義。燭光,象征著紅軍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著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是兩國人民戰(zhàn)斗情誼的見證。
。3)“黑色的大圍巾”表示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寫出了老婦人與犧牲的蘇聯(lián)紅軍戰(zhàn)士之間跨越國界的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4)三次“爬”寫出了老婦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寫出了行動不便老婦人對犧牲戰(zhàn)士的沉痛哀悼。
5、[提問]感人在什么地方?
。}材感人——戰(zhàn)爭中的人民;細節(jié)描寫真切——炮火連天,年老體弱的婦人吃力掩埋戰(zhàn)士、擺正遺體,親吻額頭,像親人一樣、點起珍藏45年的蠟燭,全文突出蠟燭,任讀者沉浸在燭光所營造的意境中。)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西蒙諾夫感人至深的《蠟燭》一文。從中我們了解了通訊這種
教學時間:一課時新問題材的特點(請學生復述);戰(zhàn)爭是人類生存的一種極端狀態(tài),戰(zhàn)爭也是對人類生命的挑戰(zhàn),當人的生命在戰(zhàn)爭中呈現(xiàn)的時候,往往就能看到人性最真實的一面?梢园l(fā)現(xiàn)善良是人性中共通的一點。今天,通過學習,我們體會了課文中細節(jié)描寫里所傳達出的真摯感情,這不是一般的人類感情,是在極端環(huán)境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人性深處的善良,敬愛與哀痛。老婦人的愛,是一種建立在正義基礎上的母親般的愛。戰(zhàn)士犧牲的精神讓她無所畏懼,是人類美好情感的體現(xiàn)。
六、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后第二題。
《蠟燭》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理清記敘的要素,品味語言,感悟文章意蘊。
3、激發(fā)學生愛國的情感,培養(yǎng)理解和想像能力。
【教學重點】
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蠟燭的特殊意義。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查閱資料,了解二戰(zhàn)中蘇聯(lián)紅軍解放南斯拉夫的情況。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內容】
這是一篇戰(zhàn)地通訊,寫的是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婦人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喜燭,點在了一位蘇聯(lián)紅軍戰(zhàn)士的墳頭。文章贊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zhàn)斗的友誼,歌頌了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lián)紅軍的深厚感情。學習這篇文章,要用心感受老婦人對蘇聯(lián)戰(zhàn)士情同母子的深情。
【教學設計】
一、導入
介紹背景。
二、整體感知
復述課文情節(jié),說說課文表現(xiàn)了什么主題(注意記敘的六要素)。
三、研讀賞析
。、教師導學:這篇文章非常感人,給我們留下難忘的印象。那么,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研讀課文,思考問題。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四點:
⑴環(huán)境危險,炮火連天(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對炮火的描寫,并體會其作用)。
對炮火的11次描寫為人物設置了一個典型環(huán)境,寫出了德軍的殘忍瘋狂,突出了老婦人不顧生死、臨危不懼。
⑵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找出老婦人的動作描寫的句子,反復朗讀,體會其表達效果)。
對老婦人動作的反復了解、三次“爬”、三次“跪”寫出了老婦人年老力衰、行動不便和對犧牲戰(zhàn)士的沉痛哀悼。
、抢蠇D人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士(注重細節(jié)描寫,體會感情是不分國界的)。
⑷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意義(找出對蠟燭的六次描寫,理解蠟燭的特殊意義)。
蠟燭的珍貴意義:老婦人珍藏了45年的結婚的喜燭一直舍不得用,現(xiàn)在,把它們拿出來點在烈士的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特殊的環(huán)境里,燭光顯出了特殊的意義。
①紅軍烈士生命之光。
、诩耐兄纤估蛉嗣駥t軍烈士的哀思。
、蹆蓢嗣駪(zhàn)斗情誼的象征。
凡是寫到這四點的,都著力描寫,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2、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老婦人是怎樣的一個人:
老婦人的思想感情概括起來就是:“敬愛”和“哀痛”。
老婦人飽受德國法西斯侵略之苦,她對侵略者滿懷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對蘇聯(lián)紅軍滿懷敬意。年輕的紅軍戰(zhàn)士犧牲在南斯拉夫國土上,她無比沉痛,她向烈士獻出自己的愛戴和敬意。她為紅軍戰(zhàn)士的英雄氣慨所激勵,變得無所畏懼,她不怕艱難,安葬烈士。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她為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心愛的寶物,把結婚的喜燭點在了烈士的墳頭,并徹夜守在墳前,陪伴烈士的英靈,表現(xiàn)出深沉而強烈的母愛。
老婦人渴望解放、和平,對蘇聯(lián)紅軍烈士滿懷敬意,奉獻愛意。表現(xiàn)出深沉、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四、品讀語言
朗讀令你感動的一些片段,體會句子的含義:
。、最后兩句話是什么意思?
結尾兩句話謳歌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lián)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這種感情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課后練習二。
五、拓展延伸
教師導學:文章中的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她豐富的內心世界是通過動作來表現(xiàn)的,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精讀文章倒數(shù)第四、五兩段,展開想像,揣摩一下老婦人有哪些心理,回答問題。
投影思考題:
老婦人為什么不說話,她心里是怎樣想的?
老婦人為什么對他們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學生齊讀或分讀,自由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意蘊,啟發(fā)學生就文句提出一個個問題推想。只要學生的思路打開了,理解就深刻了。
六、教師小結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婦人不顧生死,不顧年老體衰,滿懷愛意地埋葬蘇聯(lián)紅軍烈士的遺體,這種感情,達到了跨越國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都得到升華。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體會這種美好的感情。
七、布置作業(yè)
把你設想的老婦人的心理寫下來,整理到練習本上,并且用上研讀與練習中的字詞,300字左右即可。
《蠟燭》教學設計6
【設計理念】
。薄⒃诠适虑楣(jié)中理解詞句的含義。
。、在具體細節(jié)中體會人物的品質。
。场⒃趯а輨”局辛暤谜Z言的精妙。
【學習目標】
1、能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說出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病⑼ㄟ^朗讀課文,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了解二戰(zhàn)資料
師:中國的漢字最有想像力,看屏幕上的兩個字(投影出示:戰(zhàn)爭)看到這兩個字你的腦海里會想像到什么?生交流。
1、交流收集的二戰(zhàn)資料:
師:這些數(shù)字是那么地觸目驚心。而侵略者的行徑同樣激起了被侵略國家人民的極大仇恨。從老人到孩子,他們都參加了反法西斯的斗爭。
。病,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理解故事內容
師:有人說把書從厚讀到薄,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語文能力,也就是歸納概括的能力,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那么誰能用簡練的語言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嗎?
生交流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深入閱讀,體會人物語言
師:下面讓我們再來大聲讀讀課文,看看為了保護這半截蠟燭,伯諾德夫人一家是怎樣做的?找出相關的句子,劃下來。(生讀課文,交流。)
1、伯諾德夫人的表現(xiàn):
投影出示:
伯諾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盞油燈)太對不起了,先生們,忘了點燈。瞧,這燈亮些,可以把這個昏暗的小蠟燭熄了。
。ù迪讼灎T。)
師:母親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生答)她為什么這么焦急?(生答)
投影出示:
蠟燭點燃了,萬一燒到金屬管,將意味著( ),意味著( ),意味著( )。
師:是啊,蠟燭搖曳著,發(fā)出微弱的光,此時的蠟燭仿佛成了這個屋子中最可怕的東西。盡管母親內心焦急,但當時的語氣又是怎樣的?生答。
師:哪位同學帶著平靜的語氣來讀讀母親的話?指名讀。
師:同學們,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下,伯諾德夫人沒有露出一點蛛絲馬跡,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母親?
板書:
勇敢,機智
師指導學生讀出母親的勇敢與機智。
2、兒子的表現(xiàn):
師:蠟燭被吹熄了,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可輕松的心情并沒有持續(xù)多久,蠟燭又一次被點燃了。面對越來越危急的情況,伯諾德夫人的兒子又有了怎樣的表現(xiàn)呢?自由讀描寫杰克的語句。
。ㄉx課文交流。)
投影出示:
杰克(若無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燭臺)天真冷。先生們,我去柴房抱些柴來生個火吧。
師:以天冷為由也想把這半截蠟燭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可是沒有成功。你覺得杰克的表現(xiàn)怎樣?師板書:
勇敢、鎮(zhèn)定、從容。
師:(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生答。
師:能說說什么是若無其事嗎?生答。
師:在敵人的面前裝著不在意的樣子有多難呀,可是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子漢,杰克在危險到來的時候如此從容、冷靜。他的表現(xiàn)讓我想起了巴頓將軍的一句話:誰都害怕戰(zhàn)爭,但只有懦夫才會讓自己的恐懼戰(zhàn)勝責任感。你能帶著對他的敬佩之情讀讀杰克的話嗎?生讀。師評價。
師:那請同學們再設想一下:杰克去柴房后還會不會再回來?
《蠟燭》教學設計7
一、學習目標
1.情感朗讀,感悟本文真摯感人的人性美,感受反法西斯陣營軍民用鮮血凝成的情誼。
2.抓住細節(jié)描寫,感受南斯拉夫母親崇高的精神品質
3.理解“蠟燭”的特殊含義。
二、學習的重難點
1.重點:分析人物細節(jié),體味人物豐富的內心和品質。
2.難點:“蠟燭”的特殊含義
三、學習準備:
1.掌握本文的生字詞讀音和意思。
2.查閱資料(二戰(zhàn)有關資料)
四、教學設計:
。ㄒ唬﹦(chuàng)設情景,啟發(fā)導入。
。ǘ┏踝x課文,解讀人物。
1.用“我被 所感動,原因是 ”的句式說話。以引導他們從內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并請學生進行配樂朗讀相關語段。
2.探究老婦人的形象。
、駝幼髅鑼憿俳處煶鍪净脽羝,引導學生分析。②學生自己找一句或兩句進行賞析③
Ⅱ心理揣摩①幻燈片出示相關語句讓學生揣摩②全班交流。
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豐富的內心世界都是通過她的動作來表現(xiàn),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請展開想像,揣摩一下老婦人的內心世界。
a老婦人為什么不說話?她心里是怎樣想的?
b老婦人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蟓h(huán)境描寫①找到相應的.環(huán)境描寫,理解體會作用。②播放相關影片
。ㄈ┥钊胙芯,理解主題。
1.思考:課題可以改成“老婦人”嗎?為什么?
2.出示文章最后一段,理解“蠟燭”的特殊含義。
3.升華主題:呼喚和平,珍惜和平。
(四)自主質疑
1.學習了本文,你還有哪些疑問?
2.互動釋疑
。ㄎ澹┩扑]茹志娟的《百合花》
。┎贾米鳂I(yè)
完成一篇讀后感
《蠟燭》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體會戰(zhàn)爭的殘酷和追求和平的人們之間的深厚感情。
2、透過行為體悟人性的本質。
。场㈩I會細節(jié)描寫的藝術效果。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
上學期我們曾做過一篇課外閱讀:講的是一對德國兵到一戶被占領的農家去,那家的女主人正巧是一個地下黨。于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激烈戰(zhàn)爭呈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哪位同學能向我們概述一下這段故事?
學生講故事。
今天我們學習的蠟燭的故事發(fā)生在二戰(zhàn)結束前一年,當時的德國法西斯已經處于兵敗如山倒之際,但是有戰(zhàn)斗就有犧牲,我們一起看看這里的蠟燭發(fā)揮什么作用。
二、整體感知
。薄⒆髡撸何髅芍Z夫,蘇聯(lián)作家,生于軍官家庭。
。病⒎g者:茅盾,我國著名文學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鋪子》等。
。、檢查預習,掃清字詞障礙。
4、閱讀課文,找出并朗讀最令你感動的一個片段。結合這些片段,說說對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
5、再讀課文,體會細節(jié)描寫所體現(xiàn)的深層含義。啟發(fā)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在假設,比較中品味。
、艦槭裁匆獙ο灎T的來歷做補充說明?
、贫啻翁岬嚼蠇D人的圍巾,這條黑色的圍巾有什么特殊意味?
、恰霸诜綀錾希蠇D人的蠟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契柯拉耶夫的墳頭”,同原句比較,品位原句好在那里?
6、品讀文中意味深長的句子和場景的意蘊:
、湃绻闶菍ふ移蹩吕蚴淼氖勘,看到老婦人在戰(zhàn)友墳前續(xù)上新蠟燭,你會有哪些心理活動?
、啤斑@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著,正象一個母親的眼淚,正象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遠不朽!边@兩句話意味深長,結合對課文的理解,說說它們的含義。
、俏恼轮欣蠇D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豐富的內心活動都是通過她的動作表現(xiàn)出來的。揣摩文章倒數(shù)第四段,設想一下老婦人的心理活動,用一兩百字寫下來。
。、課時小結。
。、布置作業(yè):
⑴找出你認為最感人的細節(jié)描寫;學習這種極力渲染的描寫方法,
、铺接懴灎T在文中的作用和象征意義。
《蠟燭》教學設計9
【學習目的】
。、情感朗讀,感受反法西斯陣營軍民用鮮血凝成的情誼。
。、行動探究,體會南斯拉夫母親的內心活動。
。场⒄Z言品味,感悟本文真摯感人的人性美。
【學習重點】
朗讀、探究、體味南斯拉夫母親豐富的內心世界。
【學習準備】
解決字詞;查閱資料(二戰(zhàn)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燭光引讀
教師呈現(xiàn)《燭光里的媽媽》圖片。
同學們,我們面對著搖曳的燭光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是啊,面對這樣的燭光,我們感受到了老師那份情同母子的愛?赏瑯拥南灎T,在南斯拉夫老婦人的手里,卻有著不同的意蘊,下面就讓我們來學習西蒙諾夫的《蠟燭》,它會使我們感受到怎樣的一種超越國界的情感呢?
板書課題及作者。
作者簡介:西蒙諾夫,蘇聯(lián)作家。生于軍官家庭。1934年開始寫作。1939年任軍事記者,以后一直從事戰(zhàn)爭題材的創(chuàng)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羅斯人》《日日夜夜》《俄羅斯問題》《友與敵》均獲斯大林獎金,《生者與死者》獲列寧獎金。
二、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薄W生快速自讀課文,概述課文內容。
。病⑦@是一篇戰(zhàn)地通訊,它主要是記敘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嗎?
3、讀了課文后,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這是一首贊美詩,一曲頌歌,贊美反法西斯同盟國各國戰(zhàn)斗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lián)紅軍的深厚感情。
三、合作探究,微觀體察
。、設置問題情景一:課文以蠟燭為題,這里的燭光,你認為有什麼特殊的象征意義呢?
討論明確:紅軍烈士生命之光;寄托著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是兩國人民戰(zhàn)斗情誼的象征。
。病⒃O置問題情景二:課文中的老婦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嗎?
討論明確:
、 老婦人飽受德法西斯強盜侵略之苦,她對侵略者滿懷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對蘇聯(lián)紅軍滿懷敬意。
、 年輕的紅軍戰(zhàn)士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國土上,他無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獻自己的愛戴和敬意。
、 他為紅軍戰(zhàn)士的英雄氣概所激勵變得無所畏懼,她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艱難,安葬烈士。
、 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她為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心愛的寶物,把結婚的喜燭點在烈士的墳頭,并徹夜守在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表現(xiàn)出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設置問題情景三:
你發(fā)現(xiàn)文章對哪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復描寫?
。ūM量讓學生自己找一找,劃一劃,然后歸類。)
文章不斷對炮火(11)、老婦人的黑色圍巾(4)、老婦人的動作“跪”、“爬”(各3)、燒焦的樹木、閃爍的蠟燭(6)等內容進行了反復交代和描寫。
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反復加以描寫?
、 對“炮火”的多次描寫,突出了當時環(huán)境的危險,更突出了老婦人不顧生死、臨危不懼的高尚品格,同時也使我們?yōu)槔蠇D人的行為而感動。
、 對“蠟燭”的多次描寫,說明蠟燭有著特殊的意義。燭光,象征著紅軍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著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的哀思, 是兩國人民戰(zhàn)斗情誼的見證。
、 對“黑圍巾”的多次描寫,表現(xiàn)了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渲染了肅穆氣氛,突出了老婦人與犧牲的蘇聯(lián)紅軍戰(zhàn)士之間跨越國界的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⑷ 三次“爬”寫出了老婦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寫出了行動不便的老婦人對犧牲戰(zhàn)士的沉痛哀悼。
四、語段品讀,體會精神
學生品讀課文語段,暢談感受。
例:課文倒數(shù)第二小節(jié)。
感受:勾畫了戰(zhàn)后的環(huán)境、燭光的背景,控訴著法西斯強盜對人類文明的肆意踐踏,再次點出燭光非同尋常的意義,足以表現(xiàn)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至高無上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勝母子,它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戰(zhàn)爭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五、內心體驗,互動釋疑
1、內心體驗:
、 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豐富的內心世界都是通過她的動作來表現(xiàn),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請展開想像,揣摩一下老婦人的內心世界。
、 老婦人為什么不說話?她心里是怎樣想的?
、 老婦人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 你還能舉出像老婦人這樣的例子嗎?
。、互動釋疑:
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與小組、班級同學共同探究解疑。
六、總結存儲,課外延伸
。、總結存儲:請各小組學生針對本文的學習,以“我學到了……”進行小結。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點撥,引導學生不僅從知識上考慮,還要從方法、思想情感上考慮。
學生可能這樣說: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婦人不顧生死,不顧年老體衰,滿懷愛意地埋葬蘇聯(lián)紅軍烈士的遺體,這種感情,達到了跨越國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都得到升華。
。病⒄n外延伸:
、 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
、 把你想像的老婦人的心理活動寫下來,整理到練習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蠟燭》教學設計10
【教學目的】
1、整體閱讀課文,能夠感知課文內容,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病⑼ㄟ^閱讀文本,能夠了解課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過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揣摩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領會作品中語言的深刻含義,培養(yǎng)學生的確良語言感受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文本,能夠了解課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過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領會作品中語言的深刻含義,培養(yǎng)學生的確良語言感受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文本,能夠了解課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過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揣摩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領會作品中語言的深刻含義,培養(yǎng)學生的確良語言感受能力。
【教學安排】
本文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薄⒁龑W生根據文本內容,推測課文所寫作的時代背景,猜測作者的身份。
。病⒄w閱讀課文,能夠感知課文內容,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閱讀文本,能夠了解課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過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
。薄⒄w閱讀課文,能夠感知課文內容,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2、通過閱讀文本,能夠了解課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過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文本,能夠了解課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過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主要教學內容與步驟〗
。、速讀課文,然后說說課文是以何場戰(zhàn)爭為背景來加以描寫的?請找出文章中能夠反映時代背景的語句。 (這是一篇戰(zhàn)地通訊。1944年,蘇聯(lián)紅軍進行戰(zhàn)略反攻,分別從南北兩側驅逐法西斯德軍。西蒙諾夫作為隨軍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收集到了這則感人肺腑的故事。這則故事選自散文特寫集《從黑海到巴倫支!。要求學生找出相應的語句加以詮釋 。)
。、根據課文內容,猜測作者是何種身份的人?說出相應的理由。
引導學生介紹課文作者:
西蒙諾夫,蘇聯(lián)俄羅斯作家。生于軍官家庭。1934年開始寫作。1938年畢業(yè)于高爾基文學院。曾任《文學報》主編、《新世界》雜志編委、《文學俄羅斯》報編委等職。1939年任軍事記者,以后一直從事戰(zhàn)爭題材的創(chuàng)作。劇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達了蘇聯(lián)人民對即將來臨的戰(zhàn)爭的必勝信心,長篇小說《日日夜夜》(1943~1944),描寫了蘇紅軍在保衛(wèi)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中的英勇事跡。戰(zhàn)爭后期,曾隨軍經過東歐各國,直至柏林,寫有特寫和短篇故事集《從黑海到巴倫支!(4卷)。戰(zhàn)后曾到過美國,寫有劇本《俄羅斯問題》(1946),該劇本揭露了美國統(tǒng)治集團發(fā)動新戰(zhàn)爭的企圖。還發(fā)表有詩集《友與敵》。《我城一少年》《俄羅斯人》《日日夜夜》《俄羅斯問題》《友與敵》均獲得斯大林獎金。
西蒙諾夫曾于1949年10月訪問我國。1950年出版《戰(zhàn)斗的中國》一書,描寫了中國人民進行的解放戰(zhàn)爭。1957年至1971年發(fā)表《生者與死者》三部曲獲1974年列寧獎金。
3、速讀課文,復述課文,然后再用一句話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引導學生復述課文內容,然后交流并討論。
。础⒏鶕n文內容,然后結合具體的內容,分析作品中的老婦人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老婦人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蠟燭出來說明了什么。并說說這個人物形象身上寄托著作者怎樣的感情。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明確老婦人的性格特征與刻畫此人物形象的意義。
。怠⑿〗Y本課時教學:
布置思考題:作品中如何刻畫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薄㈤喿x文本,在了解課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礎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學習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病⒋ξ闹袃(yōu)美的語句,領會作品中語言的深刻含義,培養(yǎng)學生的確良語言感受能力。
〖教學重點〗
1、閱讀文本,在了解課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礎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學習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揣摩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領會作品中語言的深刻含義,培養(yǎng)學生的確良語言感受能力。
〖教學難點〗
。薄㈤喿x文本,在了解課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礎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學習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領會作品中語言的深刻含義,培養(yǎng)學生的確良語言感受能力。
〖主要教學內容與步驟〗
。、復習導入。
。病⒃僮x課文,找出課文中刻畫老婦人的細節(jié)描寫之處,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找出相應的內容,然后交流這樣寫的好處。
。、再找出刻畫老婦人所用的描寫方法:
引導學生進行心理活動、語言等方面的描寫,交流評價,看誰寫的最為妥貼。
。、引導討論:
作品中反復描寫戰(zhàn)爭的場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文章中的蠟燭除了實指“蠟燭”外,還有沒有其他深刻的含義?
這篇戰(zhàn)地通訊非常感人,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這樣的藝術效果是怎樣產生的?
討論后引導學生進行交流。
。怠⑿〗Y課文教學,布置作業(yè):
課后閱讀《生死攸關的燭光》(見自讀課本)。
《蠟燭》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重點理解“絕密”“絕妙”“厄運”等詞。
3、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說清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4、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認真朗讀,通過對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zhèn)靜的動作、神情、語言、心理描寫去體會一家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準備]
1、cai課件。
2、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相關圖片、音像資料。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句子,了解課文大意,把握課文內容。
2、教學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的使命,并理解伯諾德夫人藏絕密情報的絕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2、通過朗讀感悟,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yōu)樽鎳、為和平而舍生忘死的精神?/p>
3、通過品味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走進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學習刻畫人物心理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朗讀感悟伯諾德夫人一家人的動作、神情、語言及心理活動的有關語句,體會他們的機智勇敢。
[課前交流]
一、了解戰(zhàn)爭。
1、交流:同學們,戰(zhàn)爭伴隨著人類的文明史。你能說說你對戰(zhàn)爭的看法嗎?
3、小結:戰(zhàn)爭是殘酷的。因為戰(zhàn)爭,許多人流離失所、背井離鄉(xiāng),甚至家破人亡;因為戰(zhàn)爭,才有了一幕幕的尸橫遍野……
二、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1、交流: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嗎?
3、小結:這是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宏大、破壞性最強、傷亡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武裝戰(zhàn)爭。1940年5月,納粹只用短短的三個星期就閃電般地占領了法國。今天,就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法國這塊國土上。
三、了解法國人民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
1、面對著“國破山河碎”,面對著兇殘的法西斯劊子手,法國人民把艱苦卓絕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轉入地下。不管環(huán)境多么恐怖,道路多么遙遠,斗爭多么艱難,他們,都不曾放棄!在淪陷區(qū),他們秘密傳遞情報,出其不意地打擊強盜。不斷遭受游擊隊打擊的德國強盜,變本加厲地展開了血腥的鎮(zhèn)壓與殺戮,他們采用地毯式搜捕
2、嚴密排查情報人員;他們高喊著“寧可錯殺一萬也不漏過一個”的強盜論調,絕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鮮血,染紅了法國的大地;槍聲,遮掩了法國的天空……法國,籠罩著死一般的沉寂。但是,在這死寂的背后,不屈的暗流涌動著,就連一向柔弱的婦女和孩子,也帶著滿腔的仇恨投入了敵后的情報傳遞。他們,在自己的國土上,用熱血譜寫了一曲曲震撼人心、大智大勇的壯歌!
《蠟燭》教學設計12
【課文說明】
《蠟燭》是前蘇聯(lián)作家酉蒙諾夫的作品。故事發(fā)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一位蘇聯(lián)紅軍戰(zhàn)士在寓斯拉夫國土上犧牲了,南斯拉麥母親不顧槍林彈雨,以驚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惟一珍愛的結婚的花燭點在烈士墳頭,“這一點火焰”“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永垂不朽”!岸(zhàn)”分為兩大陣營,法西斯陣營和反法西斯陣營,法西斯陣營把人類拖入深重的苦難,反法西斯陣營的各國軍民在埋葬法西斯強盜的戰(zhàn)斗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這位南斯拉夫母親在法西斯強盜的鐵蹄下飽受苦難,她視蘇聯(lián)紅軍為親人,她的恨與愛是那樣深沉。作品刻畫這位母親沒有語言描寫,只有動作描寫,顯得深沉含蓄。透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可以感受人物的心靈,感受這位南斯拉夫母親對紅軍烈士的至情至愛。作品突出“蠟燭”這個細節(jié),賦予作品一種亮色。抒情詩般的結尾,深情贊美了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lián)紅軍的深厚感情。根據課文特點,要著力探究這位南斯拉夫母親的心理活動,根據她的一舉一動感知她的內心世界。
【教學設計舉例】
一、整體感知課文,了解情節(jié)
二、生成探究性學習
。、找出課文中對哪些內容反復進行不厭其煩的描寫?
交流:文章不斷對炮火、老婦人的黑色圍巾、老婦人的動作、燒焦的樹木、閃爍的蠟燭等內容進行了反復的交代與描寫。
。、分別找出并品讀對這些反復描寫交代的句子。
⑴對炮火的11次描寫。
、茖ο灎T的6次描寫。
、菍蠇D人圍巾的4次交代。
、葘蠇D人“爬”、“跪”動作的3次具體描寫。
。、合作品析:
、艑ε诨鸲噙_11次的描寫,為人物活動設置了一個典型的環(huán)境,寫出了德軍的殘忍瘋狂,突出了老婦人的不顧生死、臨危不懼。
、圃谶@樣一個特殊環(huán)境、特殊氛圍里,反復描寫蠟燭有著特殊的意義(見燭光象征意義)。
⑶“黑色的大圍巾”表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寫出了老婦人與犧牲的蘇聯(lián)紅軍戰(zhàn)士之間跨越國界的深沉和愛。
、热螌憽芭馈本唧w寫出了老婦人的年老體衰,三次寫“跪”寫出了行動不便的老婦人對犧牲戰(zhàn)士的沉痛哀悼,又更生動地表達了這種愛的深沉。
三、朗讀體會
清晰響亮地、富有激情地把文章念出來,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產生共鳴。請你有表情地朗讀全文,然后談談你最欣賞的地方。(有條件的話,提倡在理解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配音朗讀。)
《蠟燭》教學設計13
知識認讀5個字。
能力講一講或演一演《半截蠟燭》這個故事。
思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法國人民勇敢頑強、不屈不撓,用聰明和智慧戰(zhàn)勝了入侵的敵人。
教學重點能夠依據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講述《半截蠟燭》這個故事。
教學難點了解伯諾的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周旋的事跡,體會他們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優(yōu)秀品質。
查閱資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德法戰(zhàn)爭的背景資料。
一、感知全文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11課《半截蠟燭》(板書課題)。同學們已經初讀了課文,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檢查預習
1、認讀生字:蠟(注意與“臘”的區(qū)別)尉(蔚)厄奎(書寫)
2、詞語:絕密——極其機密的。
絕妙——極美好,極巧妙。
厄運——不幸的遭遇。
鎮(zhèn)定——遇到緊急的情況不慌不亂。
3、同桌互讀課文,看誰讀的正確流利。
三、細讀課文
1、伯諾德夫人及其兩個孩子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進行周旋的?請同學們用心讀課文,畫一畫。
2、自己簡單說說,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3、伯諾德一家為保護情報先后用了哪些方法?指名回答。
。ūW∏閳蟮倪^程險象環(huán)生。首先是德國中尉順手將半截蠟燭點燃,伯諾德一家三口立即感到事態(tài)危急。伯諾德夫人知道,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就會自動熄滅。一切就會暴露無遺。兩個孩子則“臉色蒼白”。伯諾德夫人急中生智,用一盞油燈代替了蠟燭。沒想到時過不久,蠟燭被德國中尉重新點燃。緊接著是大兒子想借取木柴之機拿走蠟燭,遭到德國中尉的粗暴阻攔,蠟燭在繼續(xù)燃燒。大兒子雖然知道厄運即將來臨,卻仍然鎮(zhèn)定自若。最后,小女兒以上樓睡覺為借口,從容地拿走了所剩無幾的蠟燭。就在她邁上最后一級臺階時,蠟燭熄滅了,終于化險為夷。)
4、理解語言
伯諾德一家人默契配合,與敵人周旋表現(xiàn)在哪里?生答后總結。
。1)內心焦急萬分,表面不動聲色。
(2)沉著冷靜,謹慎行事。
你從哪兒看出來的?讀一讀,說一說。
5、師小結:在情況萬分危急的情況下,伯諾德一家一次又一次地與三個德國軍官周旋,最終保住了那裝有絕密情報的半截蠟燭。
四、講演故事
1、正當小女兒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下面的故事會怎樣發(fā)展呢?
2、生生交流,師巡視、傾聽、點撥。
3、講一講、演一演這個故事。
4、小結:本文僅僅是法國人民抗擊德國強盜的一個縮影,其實當時的整個法國天天都在發(fā)生著像伯諾德夫人一家人所進行的斗爭,法國人民最終將德國強盜趕出了法國的土地。
五、作業(yè):
1、將續(xù)編的故事寫下來。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3、寫一篇讀后感。
《蠟燭》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從蠟燭熔化和燃燒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兩種變化的主要特點;
2、會用實驗的方法收集物質變化的證據,并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
3、、物質的變化有兩類:
。1)僅僅是形態(tài)的變化,沒有新的物質產生,
。2)會產生新的物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從蠟燭一些變化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兩種變化的主要特點;
難點:尋找證據判斷物質變化,知道物質的變化有兩類。
教學準備:
蠟燭(小塊),酒精燈,燒杯,三腳架,濕抹布,玻璃片,堿,白醋,蛋殼,石灰水,火材,吸管,培養(yǎng)皿。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受蠟燭的變化
師:(出示一盒子)在老師手中有一盒子,猜猜里面是什么?
嫩似藕,白似蔥,櫻桃小口一點紅。陪伴郎君過一夜,淚水汪汪到天明。(幻燈出示)
師:(答案:蠟燭)它師我們比較熟悉的物件。你研究過它嗎?其實它里面包含了許多科學道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蠟燭的變化。(板書課題:蠟燭的變化)
師:如果要使這支蠟燭發(fā)生變化你有什么辦法?
生:(點燃、折斷、刀切,加熱)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演示折斷,刀切。它們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生:(變小了變碎了)
師:有沒有產生新的物質呢
二、研究蠟燭加熱的變化
師:如果給這塊蠟燭加熱,你猜它會有什么變化呢?(熔化)冷卻后又會有什么變化呢?
教師演示實驗并講解實驗過程:
1)、放上三腳架,石棉網和小燒杯(蠟快)
2)、點燃酒精燈;(火材梗放在實驗盤中的培養(yǎng)皿里)
3)、調節(jié)火焰,用外焰加熱(可將火材盒墊在酒精燈下面)
4)、實驗結束先移開酒精燈,并將其熄滅
師:剛才你看到蠟塊是怎樣變化的?(板書:蠟燭蠟液)
師:蠟燭加熱后會變成液體,冷卻后會變成固體的蠟,這是蠟燭的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
三、研究蠟燭點燃后產生的物質
師:點燃蠟燭會有什么變化?
生:發(fā)光、發(fā)熱、會化
師:下面請同學們點燃蠟燭,觀察有什么變化?
。▽W生點燃蠟燭,觀察其變化)
學生匯報。
師:如果在蠟燭的上方罩一只燒杯,你覺得會有什么變化呢?(出示幻燈)
學生實驗,教師指導。
生匯報:燒杯壁上出現(xiàn)白色的東西,蠟燭熄滅了。
師:其他組有沒有觀察到這樣的現(xiàn)象?這白色的東西是什么呢?(小水珠)(板書小水珠)
師:蠟燭為什么會熄滅?有沒有產生其它物質呢?(可能二氧化碳)
如果是二氧化碳,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檢驗呢?
生:清石灰水它能使二氧化碳變混濁。
師:非常好。的確可用清石灰水來檢驗。老師為每小組準備了一小杯清石灰水,一根鐵絲圈。將蠟燭套在鐵絲上(教師演示)。點燃后,放入燒杯中,用玻璃片將燒杯口蓋住。當蠟燭熄滅后,將玻璃片移一小縫,拿出蠟燭。再將清石灰水從小縫中倒入燒杯中(倒一半)。蓋好玻璃片,將燒杯輕輕搖晃。觀察其現(xiàn)象。(發(fā)鐵絲圈)
。▽W生實驗,教師指導,學生匯報)
生:清石灰水變白了?梢宰C明蠟燭燃燒產生了二氧化碳。(板書:二氧化碳)
師:下面請同學們看好老師這:(教師演示:將鐵片放在蠟燭的火焰上燒,出現(xiàn)黑色的物質)。這里面黑色的物質是什么呢?是不是鐵片燒焦了。(用手擦一下,黑色東西在手上,鐵片無變化),這是不是蠟燭燃燒產生的呢?(是)(板書:黑灰)
師:通過剛才的幾個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點燃蠟燭后產生了水、二氧化碳、黑煙。這些都是燃燒后產生的新的物質。同學們可以變回蠟燭嗎?因為它們是新的物質。(板書:變不回)
四、比較蠟燭加熱和點燃出現(xiàn)的不同現(xiàn)象
師:剛才我們研究了蠟燭加熱和燃燒產生的變化,加熱是蠟燭怎樣變化,(學生可根據板書回答)她們之間可以互相轉換,說明它們之間只是什么發(fā)生變化了?(板書:形態(tài))
師:點燃蠟燭呢?它們之間還能互相轉化嗎?(不能)而且產生了小水珠、二氧化碳、黑灰,這些都是新產生的物質。(板書:新物質)
師:現(xiàn)在我們發(fā)現(xiàn)蠟燭的加熱和燃燒是兩種不同的變化,一種是形態(tài)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另一種是產生了新物質。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物質的變化是否也是這樣呢?下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教師出示幻燈)
五、加深物質變化的分類
師:選擇下面的活動做一做,說說它屬于哪一類?為什么?每組桌上都有半杯清石灰水,討論一下,你們小組還準備研究什么?討論好了上來領材料。
(教師分發(fā)材料,材料分兩處前、后)
學生實驗,教師指導,督促學生做好記錄。(記錄本組完成的實驗)。
師:通過剛才同學門的匯報,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物質也有這樣的變化。在我們生產生活中正有很多很多這樣的變化。如果給這些物質的變化分類,你們覺得可以怎樣分類?(兩類)
。ɑ脽舫鍪,物質的分類)(學生齊讀)
師:(幻燈出示)下面這些現(xiàn)象屬于哪一類變化?你的根據是什么?
學生根據大屏幕回答。
六、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蠟燭》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能聯(lián)系課文具體內容進行解釋,并能結合表演深入體會“輕輕地”“從容地”“鎮(zhèn)定地”等詞語的內涵。
2.能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有條理地復述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3.對人物有自己的評價,并能從中感受到課文中人物在危險面前所表現(xiàn)出來的機智與勇氣。教學過程
一、學習字詞
1.教師板書課題,邊板書邊重點提示“截”的部首“戈”和“蠟燭”的偏旁分別為“蟲”“火”。啟發(fā)學生用“燭”組詞:燭臺、燭芯、燭光、燭焰搖曳……
2.教師繼續(xù)板書:伯諾德夫人、雅克、杰奎琳。引導學生朗讀,提問:誰發(fā)現(xiàn)了這3個人的關系?以此了解:他們是親密的一家人,為了把德國強盜趕出自己的祖國——法國,都參加了秘密情報的傳遞工作。
3.教師出示課文中的詞語:秘密、絕密、絕妙;危機、厄運;從容、鎮(zhèn)定。教師組織學生朗讀,并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具體內容解釋“絕妙”“危機”“厄運”的意思。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提示: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課文中詞語的意思,把課文讀懂。
5.組織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解釋:
(1)絕妙:伯諾德夫人把裝著絕密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插在一個燭臺上,擺在顯眼的桌子上,騙過了敵人。妙在情報藏得隱蔽,令敵人意想不到。教師點撥:你從“終于”這個詞語中體會到些什么?(這個絕妙的主意凝聚了伯瑙德夫人的智慧)
(2)危機:德國軍官點燃了蠟燭,萬一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他們一家三口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教師點撥:“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這里“似乎”說明了什么?(實際上危機并沒有真正過去)
(3)厄運:那就是蠟燭會很快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暴露了,他們一家三口的生命也許就要結束了。
教師點撥:在危機和厄運面前,一般人會有什么反應?而伯諾德夫人一家是怎樣對待的?他們又是怎樣化險為夷的?請同學們再讀課文。
二、復述故事
1.請學生自己練習復述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機面前從容應對、化險為夷的經過。然后組織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可以提供句式幫助學生復述得更加有條理:當?shù)臅r候,他(她)
(怎么做的)。
2.教師根據學生的復述進行扼要的板書:點燃——吹熄;端走——奪回;重新點燃——端上樓。引導學生根據板書,練習有條理地復述故事,要求用上恰當?shù)、準確的詞語,如:輕輕地、從容地、鎮(zhèn)定地……教師對學生在復述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解決,對于出現(xiàn)的精彩之處及時給予肯定,以便讓學生講述得更加流暢、準確。
三、學做導演
1.假如將這個扣人心弦的故事編成劇本來演出的話,你認為可以安排幾個場景?引導學生討論,并申述自己的理由。教師可以建議學生重點設計三個場景:伯瑙德夫人與敵人周旋、雅克與敵人周旋、杰奎琳與敵人周旋。
2.假如請你來做導演,每一場戲該怎么演?認真閱讀課文,注意中心人物的動作、表情、語言、心理活動,然后設計表演的要領?梢砸龑W生先閱讀第三自然段,圈畫出伯瑙德夫人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
3.組織學生交流伯諾德夫人與敵人周旋的表演,重點關注“輕輕地”,討論:為什么要輕輕地吹滅蠟燭?以此體會伯諾德夫人的機智和鎮(zhèn)定?梢宰寣W生表演一下,組織“導演們”進行評論。然后組織學生交流后兩場戲,分別關注“從容”、“默默地”、“嬌聲”、“鎮(zhèn)定”。教師可以結合課文提問:“此時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東西!睘槭裁磿羞@樣的感受?“她似乎感到德軍那幾雙惡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來越短的蠟燭上!边@里的“似乎”表明什么?
4.在學生“導演”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表演,并引導學生根據課文的描述,特別是重點的詞句,進行更深入的體會,真切地感受到危險、緊張以及人們的機智與勇氣。
四、人物評價
1.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結合課文,具體談一談自己的切身感受。
2.教師總結、點撥。
【《蠟燭》教學設計15篇】相關文章:
《蠟燭》教學設計(15篇)03-02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氓教學設計04-04
牧童教學設計04-02
《乘法》教學設計04-01
必備教學設計02-25
小班教學設計02-22
夏教學設計01-01
數(shù)學教學設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