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_亚洲大色堂人在线无码_国产三级aⅴ在线播放_在线无码aⅴ精品动漫_国产精品精品国产专区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時間:2022-07-15 16:03:2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納稅。課本第98頁的內容和第99頁的例5

  教學目標:

  1,理解稅收的專有名詞,會計算應納稅額。

  2.建立正確的納稅觀,懂得納稅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理解納稅的專有名詞,會計算應納稅額。

  教學用具: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學前導入:

  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聽說過有關稅收的知識嗎?板書:納稅。

  二、展示學習目標:

  理解納稅含義,懂得應納稅額。

  三、討論發(fā)現:

  1.什么人需要納稅?

  2.為什么要納稅?

  3.你認為你身邊的哪些事物是國家用稅收款投資完成的?明確:www.daodoc.com1.無論是集體還是個人,都應該依法納稅。

  2.納稅是根據國家稅法的有關規(guī)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

  3.稅收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國家用收來的稅款發(fā)展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和國防等事業(yè)。

  稅收主要分為消費稅、增值稅、營業(yè)稅和個人所得稅等幾類。繳納的稅款叫作應納稅額,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銷售額、營業(yè)額……)的比率叫做稅率。

  四、鞏固練習:

  出示例5:一家飯店十月份的營業(yè)額約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約多少萬元?(多名學生板書演示)

  求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多少萬元,就是求30萬元的5﹪是多少。即:30×5﹪=1.5(萬元)

  答:十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約1.5萬元。

  五、作業(yè)安排:

  課本練習二十三第102頁第

  4、5題。教學內容:利率。課本第99、100頁的內容。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2

  一、指導思想

  嚴格遵循黨的教育方針,愛崗敬業(yè),正確傳授學生知識,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思想教育,培養(yǎng)其成為新時期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認真培養(yǎng)其數感,提高其計算能力,培養(yǎng)其空間觀念,并能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二、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

  1、雙基情況

  大部分學生本冊應掌握的知識基本掌握較好,尤其是分數計算方面準確率較高,但在實際應用類,如應用題,還有個別學生對題目難以理解,解題困難。

  2、學習能力

  大部分學生學習較主動,能自覺進行課后復習、課前預習,課堂上發(fā)言較積極,但有個別學生依賴性較強,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較差,聽課時較易分神,學習成績較不理想。

  3、學習習慣

  學生學習習慣大多較好,課堂聽課認真,作業(yè)基本上都能按時完成。只有少數差生學習上仍有惰性,完成作業(yè)較應付。

  三、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負數、圓柱與圓錐、比例、統計、數學廣角、整理和復習等。圓柱與圓錐、比例和整理和復習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2、教學目標

 、倭私庳摂档囊饬x,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诶斫獗壤囊饬x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會用比例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并能根據其中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

  ③會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

 、苷J識圓柱、圓錐的特征,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菽軓慕y計圖表準確提取統計信息,正確解釋統計結果,并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的預測;初步體會數據可能產生誤導。

  ⑥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呓洑v對“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fā)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嗤ㄟ^系統的整理和復習,加深對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fā)展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狍w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⑩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3、教學重點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的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谡J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基本特征。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

 、厶剿鞑⒄莆請A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芾斫獗壤囊饬x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實例,能運用比例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⑤認識正比例關系的圖像,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出圖像,會根據其中一個量在圖像中找出或估計出另一個量的值。

 、蘖私獗壤,會求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邥C合應用學過的統計知識,能從統計圖中準確提取統計信息,能夠正確解釋統計結果。

 、嘟洑v“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釋πW階段所學知識進行系統的復習。

  4、教學難點

 、僬莆請A柱和圓錐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诶斫獗壤囊饬x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實例,能運用比例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壅J識正比例關系的圖像,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出圖像,會根據其中一個量在圖像中找出或估計出另一個量的值。

 、軙笃矫鎴D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⑤會綜合應用學過的統計知識,能從統計圖中準確提取統計信息,能夠正確解釋統計結果。

 、藿洑v“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⑦通過對小學階段所學數學知識進行系統的復習,熟練掌握和運用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

  5、教具和學具

  三角板 直尺 圓柱、圓錐的實物及模型方格作圖紙

  四、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和網絡等現代化教育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基礎。

  2、積極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和經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使他們學的輕松快樂,使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和學習的效率。

  3、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認真?zhèn)浜谜n、上好課,批改好作業(yè),以積極認真的態(tài)度來影響學生,提高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使學生愿學、樂學。

  4、抓好單元檢測,把好單元教學關。

  5、加大培優(yōu)輔差的力度,以激勵表揚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展開競爭,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對后進生給予更多的關心,做到課堂上多提問,課下多關心,作業(yè)做到面批面改。使他們進一步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全班教學

  質量的提高。

  6、繼續(xù)寫數學學習周記,以培養(yǎng)學生總結概況的能力,以激勵性的評語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學習興趣。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3

  設計說明

  1、重視對相關概念、性質以及一些相互關聯的知識的復習。

  教學過程中,把比的意義、性質,比與分數和除法的關系等知識作為重點復習內容之一,結合教材習題進行系統的復習,使學生對比的知識有進一步的認識。

  2、重視學習方法的積累。

  在復習求比值和化簡比的過程中,不但回顧了求比值和化簡比的方法,而且將兩者之間的區(qū)別進一步細化,加強了學生對比的認識和理解。在復習按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問題的過程中,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3、重視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中,把用分數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作為重點復習內容之一,結合教材習題,重點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使學生通過對比練習,更好地掌握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的思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歸納整理,構建知識網絡

  1、歸納整理。

  師:本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關于分數混合運算和比的知識?請同學們先自行整理,再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學生借鑒教材“獨立思考”板塊進行回憶整理,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

  2、學生匯報,構建知識網絡。

  師:怎樣展示相關的知識才能叫人一目了然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完成知識網絡的構建吧!

  引導學生有序地回顧,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示范建立知識網絡的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回顧、整理,學生對所學的分數混合運算的知識會有一個比較系統的了解,從而學會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的方法。

  ⊙分類復習

  1、復習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說一說: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2)鞏固練習。

  比一比,算一算。

  +÷× ÷×÷×

  2、復習運用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進行簡便計算。

  (1)復習各種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

  在小組內舉例交流各種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然后全班匯報。

  (2)鞏固練習。

  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25××32×20÷+

  3、復習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1)解決典型習題。

 、僖环N服裝原價120元,現在降價,F在的售價是多少元?

 、谝环N服裝降價后的價格是96元。這種服裝的原價是多少元?

  (2)對比兩道題的異同。

  相同點:題中的數量關系相同,解題思路相同。

  不同點:

 、兕}單位“1”已知,用乘法解答。

 、陬}單位“1”未知,用列方程法或除法解答。

  (3)交流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的注意事項。

  學生相互交流,全班互相補充。

  4、復習比的意義。

  (課件出示教材102頁3題)

  (1)引導學生找出隱含條件,寫出比并求出比值。

  (2)結合習題復習比的意義及比的各部分名稱。

  兩個數相除,又叫作兩個數的比。“∶”叫作比號,比號前面的數叫作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作比的后項。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4

  設計說明

  圓的認識是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擴展。由直線發(fā)展到曲線,是知識的一個升華,一個質的飛躍,對新接觸圓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本教學設計遵循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具體突出以下兩點:

  1.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

  實踐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加深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操作機會,學生通過摸一摸、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等活動,獲取圓的有關知識,掌握圓的基本特征,實現自主學習。

  2.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學生積累的知識、經驗及個性差異會導致對知識理解的側重點不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互相交流,能夠使學生實現優(yōu)勢互補,從而實現知識的建構。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重視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發(fā)現圓的基本特征,以及同一個圓中直徑與半徑之間的關系。在不斷地交流、討論、探究中明確圓心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這樣的設計能讓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各種平面圖形卡片 圓規(guī)

  學生準備 圓形實物 平面圖形卡片 圓規(guī) 直尺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圓)關于圓,同學們一定不會感到陌生,請你們想一想,生活中你們在哪里見到過圓?(生自由回答)

  師:圓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課件出示教材57頁主題圖)

  師:圓把我們的世界點綴得如此美麗、神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去探尋其中的奧秘,好嗎?(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到身邊各種圓形圖案帶來了美的享受,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自然而然地引出課題,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圓的欲望。

  ⊙探究感悟,掌握特征

  1.直觀感受圓的曲線特征。

  師:老師給每個小組都發(fā)了一個布袋,里面放了一些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卡片,閉上眼睛,你能很快摸出圓嗎?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內的成員說一說。

  活動后匯報:你為什么一下就能說出摸到的是不是圓?圓和我們學過的其他的平面圖形有什么區(qū)別?

  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圓是由一條曲線圍成的封閉圖形。

  師:請同學們再次閉上眼睛摸一摸圓的邊,想象一下圓的形狀。

  設計意圖:通過摸圓的活動讓學生認識圓,通過想象、驗證、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圓是由一條曲線圍成的封閉圖形,初步感知圓的基本特征。

  2.交流反饋,形成概念。

  (1)自學畫圓。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認識了圓,那么,想不想把它畫出來呢?

  老師引導學生每四人一組嘗試畫圓,看誰的方法多。

  (學生用手畫,借助圓形物體畫,用圓規(guī)畫……)

  (2)嘗試用圓規(guī)畫圓。

  學生操作,每個學生用圓規(guī)在白紙上畫一個圓。

  學生完成后,教師讓學生每四人一組,把四個人畫的圓放在一起,相互欣賞。

  師:欣賞完剛才四個同學畫的圓以后,你們發(fā)現四個人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樣嗎?

  (四個圓的大小不一樣,畫在紙上的位置也不一樣)

  師小結:畫圓時,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不能改變,有針尖的一腳不能移動,旋轉時要把重心放在有針尖的一腳上。

  (學生練習用圓規(guī)畫圓)

  3.探索圓心。

  (1)明確圓心:老師示范畫一個完整的圓,然后對照圓講解:用圓規(guī)畫圓時,針尖所在的點叫做圓心。

  (2)開展活動: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圓形學具,上下對折、打開,出現一條折痕;左右對折、打開,又出現一條折痕;換個方向再對折、打開,如此做幾次,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這幾條折痕相交于一點)

  師:這幾條折痕相交的這一點在圓的中心,圓中心的這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引導學生在學具圓上標注圓心。

  (3)明確作用:同學們剛才畫的圓的位置不一樣,你們認為這是由什么決定的?

  同桌之間討論后匯報。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

  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使學生理解掌握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2.認識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稱。

 。ǘ┠芰τ柧汓c

  1.使學生學會應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組成比例。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

 。ㄈ┑掠凉B透點

  對學生進一步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

  應用比例的意義或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地組成比例。

  教具學具準備:

  小黑板、投影片、投影儀。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教師出示復習題,回憶有關比的知識。

  1.什么叫做比?

  2.什么叫做比值?

  3.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4.上面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學生回答后,師說:4.5∶2.7和10∶6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說這兩個比是相等的,因此它們可以用等號連接。(板書:4.5∶2.7=10∶6)

  二、探究新知

  1.比例的意義。

  出示例1:一輛汽車第一次2小時行駛80千米,第二次5小時行駛200千米。列表如下:

  從上表中可以看到,這輛汽車,

  第一次所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是______;

  第二次所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是______。

  這兩個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們有什么關系?

 。1)教師引導學生對上面的問題一一解答。使學生清楚地看到這兩個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這兩個比相等。因此就可以寫成這樣的等式

 。2)由教師告訴學生:象4.5∶2.7=10∶6、80∶2=200∶5這樣的等式,都是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我們把它叫做比例。(板書課題:比例的意義)

  師問:什么叫做比例:組成比例的關鍵是什么?

  生答: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書)

  引導學生議論、交流后板書: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在“兩個比相等”下邊劃“”。)

  (3)做一做

  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6∶10和9∶15

  ②20∶5和1∶4

  第①題由教師引導學生完成,思路如下:

  所以:6∶10=9∶15

  其余各題分組討論后由學生獨立完成。

 。4)填空

  ①如果兩個比的比值相等,那么這兩個比就()比例。

 、谝粋比例,等號左邊的比和等號右邊的比一定是()的。

  2.比例的基本性質。

 。1)師以80∶2=200∶5為例說明: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邊敘述邊板書如下)

 。2)讓學生看下面這些比例,說出它的外項和內項是多少?

  4.5∶2.7=10∶6

  6∶10=9∶15

 。3)讓學生計算上面每一個比例中的外項積和內項積,并討論它們存在什么關系?

  以80∶2=200∶5為例,指名來說明。(師邊板書如下)

  外項積是:80×5=400

  內項積是:2×200=400

  80×5=2×200

 。4)由學生自己任選兩三個比例,計算出它的外項積和內項積。從兩個乘積的關系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在每個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都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5)由教師明確: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板書)

 。ò鍟n題:加上“和基本性質”,使課題完整。)

  (6)想一想: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等號兩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相乘的積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指名回答后,師板書:

 。7)做一做

  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哪一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3.閱讀課本第9、10頁的內容并填空。

  三、鞏固發(fā)展

  1.說一說比和比例有什么區(qū)別。

  討論后指名說明:

  比是表示兩個數相除的關系,有兩項;比例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的關系,有四個項。

  2.在6∶5=30∶25這個比例中,外項是()和(),內項是()和()。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寫成()×()=()×()。

  3.先應用比例的意義,再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1)6∶9和9∶12

  (2)1.4∶2和7∶10

  4.下面的四個數可以組成比例嗎?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能組幾個就組幾個)

  2、3、4和6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并學會了應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組比例。

  五、布置作業(yè)練習一第3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6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圓及圓環(huán)的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教學圓的外切正方形和內接正方形與圓之間部分面積的計算方法,由于圓的半徑與它的外切正方形及內接正方形的邊長的特殊關系,所以在教學設計時注意以下兩點:

  1.注重畫圖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感知圓與正方形之間的關系。

  畫圖策略是眾多的解題策略中的基本策略。它是通過各種圖形幫助學生將抽象問題具體化、直觀化,使學生能從圖中理解題意和分析數量關系,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從而形成解題的思路。

  2.提倡算法多樣化。

  “算法多樣化”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之一,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本設計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引導嘗試運用多種方法來算出兩種圖形之間的面積差,使學生在不同的計算過程中感受到兩種圖形面積之間的變量關系。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學情檢測卡

  學生準備紙卡圓規(guī)彩筆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圖形世界是美麗的、奇妙的,世界因為有了五彩的圖案而更加美麗。誰來說一說你知道哪些美麗的圖案?它們是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

  課件出示教材69頁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然后提問:

  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外方內圓和外圓內方的物體嗎?外方內圓的圖形我們稱它為圓外切正方形,外圓內方的圖形我們稱它為圓內接正方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怎樣求這兩種圖形的面積。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7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圓,學習了圓的'周長及多邊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教學設計上有以下特點:

  1.注重聯系生活實際,開展探究性的數學活動。

  學生從認識直線圖形發(fā)展到認識曲線圖形是一次質的飛躍,他們已經能從形象思維發(fā)展到抽象思維,對事物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立體思維空間,所以在教學中注重聯系生活實際,利用學具開展探究性的數學活動,使學生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數學的價值,從而更加熱愛學習數學,熱愛生活。

  2.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完成新知構建。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數學知識雖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以數學知識為載體所體現出來的數學思想方法。圓是一個由曲線圍成的圖形,圓的面積計算,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讓學生猜測和運用小正方形來測量的基礎上,利用學具動手操作,讓學生自主發(fā)現圓的面積和拼成的長方形面積之間的關系,從而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同時將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融入到教學活動中,有效地完成了知識的構建。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圓的面積演示教具 大小不同的兩張圓形紙片

  學生準備 剪刀 小正方形透明塑料片 圓形學具

  教學過程

  ⊙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1.回憶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1)已知直徑怎樣求圓的周長?

  (2)已知半徑怎樣求半圓的周長?

  2.建立圓的面積的概念。

  (1)感知圓的面積的大小。

  師拿出準備好的大小不同的兩張圓形紙片,問:大家看這兩張圓形紙片,它們的面積一樣大嗎?

  師明確:圓的面積有大有小。

  師:誰能說一說什么叫做圓的面積呢?

  師指出:圓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圓的面積。

  (2)區(qū)別圓的面積和周長。

  指導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圓形學具,同桌之間用手摸一摸,指一指:哪兒是圓的周長?哪兒是圓的面積?

  學生操作后,師生共同明確:圓的周長是指圍成圓一周的封閉曲線的長;圓的面積是指圓所占平面的大小。

  設計意圖: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很容易混淆圓的周長和面積,因此,設計了摸一摸、指一指這個活動,讓學生在初步感知圓的面積和周長的區(qū)別的同時,充分感知面積的意義。著重對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對比和強化,盡可能地讓學生減少差錯。

  ⊙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通過度量,猜想圓的面積的大小。

  用邊長等于半徑的小正方形透明塑料片,直接度量圓的面積,(課件演示度量過程)觀察后得出圓的面積比4個小正方形小,又比3個小正方形大。初步猜想:圓的面積相當于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

  師:由此看出,要求圓的精確面積是無法通過度量得出的。

  2.回憶多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想一想,我們是用什么方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的?

  (課件演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推導過程)

  過渡:我們在學習推導幾何圖形的面積公式時,總是把新的圖形通過分割、拼合等辦法,將它們轉化成我們熟悉的圖形。今天我們能不能也用這樣的方法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呢?

  3.動手操作。

  (1)組織學生分別把圓平均分成16份、32份,然后剪開,拼成兩個近似的長方形。

  課件演示剪拼的過程:

  (2)討論:

 、倨闯傻膱D形是長方形嗎?(是近似的長方形,因為它的上下兩條邊不是線段)

 、趫A和近似的長方形有什么關系?(形狀變了,但面積相等)

  ③把圓平均分成16份和32份后,拼成的圖形有什么區(qū)別?(把圓平均分成32份后拼成的圖形更接近于長方形)

 、苋绻岩粋圓平均分成64份、128份……拼成的圖形會怎樣呢?

  (課件演示,得出結論:圓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于長方形)

  (3)觀察、匯報拼成的長方形與圓的關系。

 、倨闯傻拈L方形的長和寬與圓的周長和半徑有什么關系?(結合學生匯報,課件演示)

  圓的半徑=長方形的寬

  圓的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長

 、谄闯傻拈L方形的面積與圓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理解:形狀不同,面積相等)

  (4)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引導學生結合圖形理解)

  因為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相當于原來圓的面積,拼成的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原來圓的周長的一半,寬相當于原來圓的半徑,且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圓的面積=圓的周長的一半×圓的半徑,即S圓=×r

  因為C=2πr,所以S圓=πr×r,S圓=πr2。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8

  學習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下冊第67頁。

  學習目標:

  1.運用所學的圓、比例等知識解決問題。

  2.了解普通自行車和變速自行車的速度與其內在結構的關系,知道變速自行車能變化出多少種速度。

  3.通過解決生活中常見的有關自行車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經歷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學習重點:運用所學的比例或與其相關的知識解決自行車中的數學問題。

  學習難點:運用所學的比例或與其相關的知識解決自行車中的數學問題。

  學習準備:課件等。

  學習過程:

  環(huán)節(jié)預設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境導入 “你知道哪些自行車的種類?”

  出示各種自行車的圖片 學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先給出學生一個熟悉的生活場景,便于學生理解。

  二、新知講授 (一)揭示課題

  1.說一說你了解到的有關這兩種自行車(普通自行車和變速自行車)的知識。

  2.自行車里會有數學問題嗎?想一想。

 。ǘ┭芯科胀ㄗ孕熊嚨乃俣扰c內在結構的關系

  1.提出問題:兩種自行車,各蹬一圈。能走多遠?引出學生對自行車里的數學的研究。

  2.分析問題

 。1)學生討論如何解決問題。

  方案一:直接測量,但是誤差較大。

  方案二:根據車輪的周長乘以后車輪轉的圈數,來計算蹬一圈車子走的距離。

 。2)討論:前齒輪轉一圈,后齒輪轉幾圈?

  前齒輪轉的圈數×前齒輪的齒數=后齒輪轉的圈數×后齒輪的齒數

  3.建立數學模型,收集數據并求解。

 。1)蹬一圈車子走的距離=車輪的周長×(前齒輪的齒數:后齒輪的齒數)

 。2)分組收集所需要的數據,帶入上述模式,求出答案。

  4.匯報結果。各小組展示并解釋本組的研究過程和結果,在比較結果。

 。ㄈ┭芯孔兯僮孕熊嚹芙M合出多少種速度

  1.提出問題:變速自行車能組合出多少種速度?

 。1)了解變速自行車的結構。(有2個前齒輪,6個后齒輪。)

 。2)根據這個結構,可以組合出多少種速度?

  2.分析問題,求解,匯報。

  3.蹬同樣的圈數,哪種組合使自行車走得最遠? 學生討論交流并回答問題。

  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合作、解決問題等一系列學習過程,逐步培養(yǎng)自己的合作探索精神,更加善于在生活中進行學習。

  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會逐漸融入到知識形成的整個過程當中去,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三、鞏固應用 1、已知:前齒輪齒數為:26,后齒輪齒數為:16,車輪直徑為:66cm。問:①你能算出蹬一圈,它能走多遠?②小紅家距離學校大約500米,從家到學校至少要蹬多少圈?

  共兩題 學生進行思考、解答。 通過習題的演練,讓學生將知識點進一步應用到實際解決問題當中。

  四、課堂小結

  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思考并回答 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9

  設計說明

  本課時教學的是“求比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的應用題。基于教材的內容及《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上有如下特點:

  1、注重知識間的聯系。

  在教學中,注重知識間的前后聯系能有效地發(fā)揮類比遷移的作用,學生能夠借助原有的認知主動建構新知,從而實現知識的同化。由于本節(jié)課教學的這類應用題實際上與相應的分數乘法應用題非常類似,只是給出的條件是百分數的形式。所以教學時注意以分數乘法應用題為基礎,借助知識間的聯系,采用對比的方式使學生理解新知。

  2、注重引導思考。

  學會思考比學會知識更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注重通過提出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逐步思考。學生在思考、分析、交流中,通過比較不同的解題思路,能更好地掌握這類應用題,逐漸提高綜合利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注重解法的多樣化。

  解法多樣化的訓練實際上就是訓練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發(fā)散性思維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所以在引導學生掌握此類應用題結構特征及解決方法的基礎上,注重拓寬學生的思路,實現解法的多樣化,從而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學情檢測卡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課件出示復習題:一堆沙子用去200t,剩下的比用去的多,剩下多少噸?

  2、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找出表示單位“1”的量并列式計算。

  [引導學生明確:把用去的沙子噸數看作單位“1”,求剩下多少噸,就是求比單位“1”多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即200×=250(t)]

  3、思考:如果把題中的“”改寫成“25%”,解題思路是否會發(fā)生變化呢?

 。ㄒ龑W生明確:“求比一個數多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和“求比一個數多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相同)

  4、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求比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的應用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舊知及改寫已知條件的形式,使學生在體驗知識遷移的同時,進一步理解“求比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和“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相同,為學習新知做好準備。

  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1)復述信息。

  教師口述信息:學校圖書室原有圖書1400冊,今年圖書冊數增加了12%。

 。ㄕ覍W生復述教師剛才說的信息)

 。2)提出問題,引入例題。

  師:根據老師口述的信息,你們能提出哪些有關百分數的問題?

  預設

  生1:增加了多少冊圖書?

  生2:今年的圖書冊數是原來的百分之幾?

  生3:今年有多少冊圖書?

  設計意圖:讓學生提出問題是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去思考,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還可以充分提高學生對課堂的關注度,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2、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引導學生獨立解決前兩個問題。

  學生解答后匯報。

 。2)學習教材90頁例4。

  師:用剛才的信息加上同學們提出的第三個問題,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課件出示教材90頁例4)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0

  一、情境導入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做游戲,好嗎?我們還設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3個小組中,哪個小組得星最多,合作得最默契。先來玩第一個游戲,猜猜禮袋里裝著什么?

  學生有的猜。。,有的猜。。。。。

  提問:一定是嗎?(不一定)

  小結:也就是說,現在你們只能是猜測,可能會是。。。,也可能會是。。。。,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

  二、摸球游戲

  1.用一定來描述摸球的結果,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

  談話:那么袋子里究竟是什么呢?

  指名學生上臺并指導摸球:先攪幾下,摸一個,拿出來。放進去。攪一攪,再摸一個,拿出來

  引導:怎么他每次摸到的都是紅球呢?(生猜測:里面都是紅球)同意他的猜測嗎?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吧。ㄕ圶XX把里袋拎出來)

  小結:對了,你們真聰明,一下就猜到了。袋子里裝的都是紅球,那我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會是?(紅)一定嗎?(板書:一定)

  2。 談話:你們也想來玩摸球游戲嗎?好,請組長拿出袋子。不過,在摸球之前先講清楚摸球規(guī)則:由組長先摸,摸前手在口袋里攪幾下,然后任意摸出一個,并告訴你們小組的同學摸到的是什么球,再把球放入袋中并做好記錄,依次傳給其他組員摸,明白了嗎?就讓我們比一比哪組合作得最好?開始吧!

 。ㄗ寣W生分組摸球,教師巡視指導)

  匯報摸球情況:每組派代表說一說,你們一組摸到了什么球呢?(黃球和綠球)

  猜一猜,袋子里是什么顏色的球?(黃球和綠球)

  組長倒球驗證,(師作出摸球的動作)輪到我摸了,我從這個袋里任意摸一個,結果會是?(黃,綠)一定嗎?(不一定)那要怎么說?(可能是黃,也可能是綠)(板書:可能)

  提問:那能在這個袋子里摸到紅球嗎?為什么?(板書:不可能)

  3。小結:通過摸球游戲,我們發(fā)現如果袋子里都是紅球,任意摸一個,一定是紅球。

  如果袋子里有黃球和綠球,任意摸一個,可能是黃球,也可能是綠球。但不可能是紅球。

  三、實踐拓展

  1.練一練。

 。1)(出示裝有2個紅球和3個黃球的袋子)瞧,在這個口袋里,任意摸一個球,一定黃球嗎?那會怎樣呢?

 。2)(出示有2個綠球和3個紅球的袋子)那從這個袋子里一定能摸出黃球嗎?為什么?

 。3)(出示裝有5個黃球的袋子)這個袋子呢?為什么?

  小結:讓我們來看看現在各小組的得星情況,問:猜一猜哪組有可能奪得今天的最佳合作獎?那這一組一定會是今天的冠軍嗎?對!在比賽還沒有結束前,我們每個小組都有可能獲勝,大家可要繼續(xù)努力啊 ! 2.裝球游戲。

  談話:前面我們玩了摸球游戲,接下來我們要來裝球,根據老師出示的要求,請先在小組內討論,應該放什么球,不應該放什么球。討論好了請組長把小籃里的球裝在透明袋里,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又好又快!

  安排3次裝球活動,依次出示要求:

 。1)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綠球。該怎么放呢?(學生討論,放球,師巡視)

  說說你是怎么放的?放3個5個都可以嗎?

  師表揚,說的好,只要全部是綠球,那摸到的一定是綠球。

  (2)任意摸一個球,不可能是綠球。該怎么放呢?(學生討論,放球,師巡視)

  誰愿意來說一說?這么多放法都對嗎?只要怎樣?(不放綠球)

  交流: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綠球,應該怎樣裝?裝球時是怎樣想的?

  小結: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紅球。有很多種裝法,可以裝一種、兩種、三種甚至更多種顏色的球,但是不能裝綠色的球。

 。3)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是綠球。

 。看窝b球后,請組長把透明袋舉起,展示本組裝球情況,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裝球,老師相機引導、鼓勵)

  3。轉盤搖獎活動

  1、猜測:(師出示紅黃藍三色轉盤)觀察轉盤,有幾種顏色?想一想,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會指在哪里?能肯定嗎?那應該怎么說?(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可能會指著紅色,可能會指著黃色,還可能會指著藍色。)

  2、體驗:是不是真的會出現這些情況呢?剛才裝球最快的那一小組的小朋友上來,請你們輪流拔動轉盤試試看,

  4.聯系生活。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通過玩一玩、猜一猜、說一說,學會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表述游戲中的各種情況,那在我們的生活中,同樣有些事情是一定會發(fā)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也有些事情可能會發(fā)生。下面請小朋友們舉例說說!

  小結:我們來看看今天的冠軍是哪一組?那下次他們也一定是冠軍嗎?可能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四、總結談話

  1、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可能性的問題,你學得開心嗎?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2、回家后把學到的新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再調查一下,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可能發(fā)生,哪些事情不可能發(fā)生或一定會發(fā)生,一星期后舉行一個交流會,比比誰講得多講得好!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1

  設計說明

  扇形統計圖是小學階段所學的統計圖中較難的一種,它能恰到好處地表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系,為了讓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我在設計時打破了傳統統計圖的教學模式,以學生觀察、操作、討論為主要活動形式來教學新課。本節(jié)課的教學在設計上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1.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層次性、實用性。

  設計時,化繁為簡,注重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教學時以“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為學習材料引入,有利于學生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滲透了健康飲食的教育。在觀察扇形統計圖獲取信息階段,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觀察,不但使課堂教學具有“由淺入深”的層次性,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2.運用PPT課件輔助教學,直觀生動,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習效率。

  設計時,教師充分利用課件的便利性和直觀性。在探索部分,巧妙利用表格引導學生尋找規(guī)律。在分析部分,充分利用課件的直觀特征引導學生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征和各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系,體現

  PPT課件對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課堂活動卡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1.談話引入。

  師:我們每天都要吃飯,但我們的膳食是否平衡呢?老師這里有一幅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課件出示)

  師:它是結合中國居民的膳食結構特點設計的,并用直觀的寶塔圖形式表現出來。同學們能不能從這個寶塔圖中知道我們需要的哪種食物最多?其次呢?接著呢?

  設計意圖:以“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引入,有利于學生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滲透了健康飲食的教育。

  2.對比歸納,分析特點。

  課件出示笑笑家一天各類食物的攝入量統計表。

  (去掉最后一列百分比的數據)

  師:我們應該選用什么樣的統計圖來表示圖中的數據呢?

  (條形統計圖)

  師:(課件出示條形統計圖)從條形統計圖中同學們能獲得哪些信息?

  (從條形統計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

  師:大家再來看一下這張統計表,我們增加一個欄目“約占總攝入量的百分比”,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

  (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約占總攝入量的百分比)

  3.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從條形統計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能不能看出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約占總攝入量的百分比呢?(不能)有沒有哪種統計圖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小組討論)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認識一種新的統計圖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圓周長的概念和圓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實驗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自學自知圓周率,從而總結探究出求圓的周長的公式。另一方面提高學生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圓周率的探索過程,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長的公式,能運用圓周長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理解圓周率的含義,熟記圓周率的近似值,結合圓周率的教學,感受數學文化,激發(fā)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數學活動推導圓的周長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教學難點:

  圓的周長與直徑關系的探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線、尺、塑膠板上剪下的直徑大小不一的圓、實驗報告單、計算器等。

  教學過程:

  一、把準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習愿望。

  1.談話:同學們,知道大家都喜歡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動畫片,今天,老師把它倆帶到了我們的課堂。聽:(課件播放故事: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里,喜羊羊和灰太狼舉行跑步比賽,喜羊羊沿正方形路線跑,灰太狼沿圓形路線跑,一圈過后,它們又同時回到了起點。此時,它倆正為誰走的路程長而爭論不休。同學們,你們認為呢?)(學生進行猜測)

  2.要想確定它倆究竟誰跑的路程長,可怎么做?(生:先求出正方形和圓形的周長,再進行比較。)

  3.指名一生說說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生:邊長4=周長)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圓的周長。(揭示課題:圓的周長)

  二、經歷探究全程,驗證猜想發(fā)現。

 。ㄒ唬┱J識圓周長的含義并初步感知圓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系。

  1.談話:那什么是圓的周長呢?(課件出示3個車輪)

  2.師:上面的3個數據是表示什么的?(生:圓的直徑)英寸是什么意思?(學生看書回答)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3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經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范圍抽象為點、線、區(qū)域的過程,這一內容的學習,既能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又能讓學生用它來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1.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

  動手實踐是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一種手段,它能促進學生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中,通過讓學生動手畫一畫,使學生感知觀察的范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變化。

  2.重視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通過汽車由遠及近行駛時司機所看到的建筑物的變化、路燈下的影子、小老鼠的安全活動范圍等引發(fā)學生討論。學生通過驗證,明確了“觀察的范圍”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懂得了用數學知識可以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也體現了數學的地位和應用價值。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問題

  師:說一說,你在不同樓層的窗口看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預設生:樓層越高,看到的景物越多。

  師:誰知道這是什么情況?

  預設生:樓層高,看到的范圍變大了。

  師:也就是觀察的范圍變大了。我們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范圍是怎樣變化的呢?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觀察的范圍。(板書課題)

  課件出示:桃樹下落了一地桃子,一只小猴在墻外的樹上向墻內張望。

  師:看,小猴爬到了這個位置(A處),它能看到地上全部的桃子嗎?猜一猜小猴能看到多少個桃子?[課件出示情境圖(如下圖)]

  學生猜測各異。

  師:看來,光靠眼睛看是不準確的,你們能不能想出辦法,準確找到小猴看到多少個桃子呢?說說你的想法。

  設計意圖:在熟悉的環(huán)境作用下,學生更容易將自己的情感投入進去,所以情境引入教學就是為了能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情感的紐帶作用和驅動作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習數學成為他們自愿進行的、快樂的事情。

  探究新知,建構模型

  1.獨立思考。

  師:光靠眼睛看是不準確的,同學們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畫一畫。

  2.合作交流。

  (1)小組交流: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好方法。

  (2)全班交流:哪位同學能把你們小組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學生匯報:

 、僭A點時,我們把小猴的眼睛看作“觀察點”。(板書:觀察點)

  ②阻礙小猴觀察視線的是墻,我們把阻礙視線的這個墻的頂點叫“阻礙點”。

  (板書:阻礙點)

 、蹖ⅰ坝^察點”和“阻礙點”進行連線,這條線和地面的交點,就是小猴能看到的離墻最近的點。這條線實際就是小猴的視線。

  A′點右面的部分是小猴在A處時能看到的范圍,A′點和墻之間的部分是小猴在A處時看不到的范圍,也就是觀察的盲區(qū)(如上圖)。

  (3)師提問:小猴想看到更多桃子,該怎么辦?

  生:根據我們在不同樓層看到的景物,我覺得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范圍越大,看到的桃子就越多。

  (4)師追問:如果小猴繼續(xù)往上爬,爬到B點、C點,你能找到墻內離墻最近的點嗎?(課件呈現)

  學生獨立思考,畫一畫。

  (5)反饋:結合學生的想法,觀察課件動畫,幫助理解。

  3.建立模型。

  (1)師生小結:先看觀察點,再找阻礙點,連接這兩點,延長到地面的交點,確定觀察的范圍。

  師:我們把三次觀察的結果放在一起,你發(fā)現了什么?

  預設生: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說明小猴觀察到的范圍就越大。

  師:可見,觀察點的位置越高,觀察到的范圍越大。(板書:觀察點的位置越高,觀察到的范圍越大)

  (2)聯系古詩:你能從數學的角度來探究“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道理嗎?(說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

  北師大,小學數學,教學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4

  設計說明

  1.教學中注重用遷移法學習新知。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這樣才能夠充分發(fā)揮知識遷移的作用,實現知識的有效重組。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圓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設計從扇形和圓的關系入手,借助知識的遷移來了解扇形的特征,有利于學生對新知的理解,便于學生記憶。

  2.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這種有效的教學手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在教學弧、扇形、圓心角的過程中,利用PPT課件的動畫演示講解更為直觀、生動、形象,使學生對新知的理解一目了然,也便于學生對扇形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將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有機地進行結合,注重課件的有效性,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充分發(fā)揮課件的效果,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學情檢測卡

  學生準備:大小不同的圓、圓規(guī)、直尺、彩筆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生活中常見的扇形物體。

  師:這些物體分別叫什么?

  (學生依次回答:扇貝、扇形藻、折扇)

  師:這些物體的名稱有什么共同點?

  學生回答后,師引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扇子形狀的平面圖形。在數學上,我們把這類圖形稱為“扇形”。(板書課題:扇形)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導入,直觀形象,學生能很快建立扇形的表象,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產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教學新課

  1.認識弧。

  課件出示扇形圖。

  (1)用課件先畫出一個虛線的圓,在圓上取A、B兩點,再用彩色的線畫出這兩點間的圓的部分。

  (2)學習弧的概念。

  師指圖:這段彩色的線叫做“弧”。因為這條弧的兩個端點分別是AB,所以稱這條弧為“弧AB”,弧是圓上的一部分。

  課件出示概念:圓上AB兩點之間的部分叫做弧,讀作:“弧AB”。

  (3)嘗試畫弧。

  學生試著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畫弧。

  教師課件顯示出“弧AB”的反弧,讓學生知道這也是一條弧。

  2.認識扇形。

  (1)課件演示:先出現彩色的OA、OB兩條半徑,同時在弧AB與半徑OA、OB所圍成的圖形中涂上顏色。

  (2)扇形的概念。

  師指圖:這個涂有顏色的圖形就是扇形。

  師:根據剛才的演示和講解,大家能說說什么是扇形嗎?

  (生回答后,師小結)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兩端的兩條半徑所圍成的圖形叫做“扇形”。

  (3)指導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出扇形。

  (學生在練習本上嘗試畫出扇形)

  (4)教師指著屏幕上圓中扇形的另一邊空白部分問學生,這個圖形叫什么?

  (學生猜測,答案不唯一)

  師明確:這個圖形也是由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的兩端的兩條半徑圍成的圖形,所以也是一個扇形。

  3.認識圓心角。

  (1)課件顯示:OA、OB兩條半徑閃動,然后問:“兩條半徑所夾的角∠AOB,它的頂點在哪兒?”

  師明確:像這樣,頂點在圓心的角叫做圓心角。

  (2)讓學生在自己畫的扇形中找圓心角,并標上∠1的標志。

  問:說一說自己畫的∠1為什么也是圓心角。

  師生共同總結:圓心角應該滿足兩個條件:

  一是角的頂點在圓心;

  二是角的兩條邊是圓的半徑。

  (3)課件出示三個大小、方向不同的扇形圖,讓學生判斷這些圖形是不是扇形。

  師小結:這三個圖形都可以稱為扇形,因為它們都是由“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兩端的兩條半徑”所圍成的圖形。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鞏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的面積公式及推導過程。 2、弄清各圖形面積之間的聯系,熟練掌握面積公式。 3、靈活運用割補法、拼全法解決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問題。 4、在知識的運用與遷移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樂趣。 教學方法:

  探究式學習、闖關式練習

  教學準備:

  各種平面圖形和組合圖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師生互問候并提出本課時教學期望及要求——智勇闖三關。

  二、熱身活動

  1、出示各種平面圖形,請同學說說用字母表示的面積公式。

  2、說說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推導過程。

 。B透各圖形的面積計算過程中切割法和移補法運用的數學思想)

  三、第一關

  1、出示圖形

  A B

  2、解析題目

  A圖:割補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圓。(長方形面積加上圓的面積)

  B圖;切割成一個正方形和半個圓。(正方形的面積加上半個圓的面積) 3、出示數據,學生任選一題進行計算。 4、做好的自行上臺演板,再全班交流、評析。

  5、小結闖關情況,體驗闖關成功的喜悅,激發(fā)闖關斗志。

  四、第二關

  1、出示圖形(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A B

  2、解析題目

  A圖:割補成一個梯形和一個三角形(梯形面積減去三角形面積) B圖:移補成一個長方形。(長和寬都要減去空白處的寬度)

  3、出示數據(A圖梯形上底20㎝,下底40㎝),學生任選一題進行計算。

  4、做好的自行上臺演板,再全班交流、評析。

  5、小結闖關情況及闖關成功訣竅,體驗闖關成功的喜悅同時充分準備應對下一關的挑戰(zhàn)。

  五、第三關

  1、出示圖形,引導學生展開空間想象,剛才兩關都是利用割補法把組合圖形切割、移補成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再進行面積計算,那這兩顆星形圖又是從怎樣的圖形中割取下來的呢? A B

  2、解析題目,并出示下圖。

  A圖用三角形的面積減去半個圓的面積。 B圖用正方形的面積減去一個圓的面積。

  3、出示數據(A圖三角形的底是20㎝,高是17㎝;B圖正方形的邊長是40dm),學生任選一題進行計算。

  4、指名叫剛才想象出的同學上臺演板,再全班交流、評析。

  5、小結闖關情況,體驗闖關成功的喜悅,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

  六、全課總結

  全班歸納闖關心得,并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熱情及優(yōu)化學生的數學思想。

  反思:

  因為我運用了學生喜聞樂見的闖關形式開展本節(jié)練習課,故而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高。為了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其中且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之情,我設計了由易到難的三關,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經歷一個推進、鞏固、深化的過程。而且都是全班先交流解題思路,再任選一題進行計算,如此時間上也易掌控,又照顧到了那些學困生。整堂課下來,統計后發(fā)現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同學闖過了三關。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的數學教學設計04-21

小學數學《輕重》教學設計02-27

小學數學比長短的教學設計03-25

小學數學《比的化簡》教學設計04-19

小學數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04-20

小學數學《左右》的教學設計04-21

小學數學除法的教學設計03-17

數學廣角小學教學設計03-15

小學數學《蠶絲》教學設計03-17

小學數學除法教學設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