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跡》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月跡》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跡》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把握尋月過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發(fā)展變化的過程。
2.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誦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點語句。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懷。
【教學重難點】
1.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月亮屬于我們每個人”的含義。
2.培養(yǎng)學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懷。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指導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月跡”
1.播放歌曲《童年》(多媒體播放),鼓勵同學跟唱。
2.童年是一首動聽的歌,唱出了我們內心的歡悅;童年是一幅美麗的畫,展示著我們人生的斑斕!我們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童年樂園,她記載了我們的喜怒哀樂,見證了我們的成長歷程,閃爍著童心孕育的夢幻之光。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睜大聰慧的雙眼,展開想象的翅膀,走進當代著名文學家賈平凹的童年樂園,和他一起回到童年里的那個中秋節(jié)的晚上,去觸摸他那顆純潔的童心,去追尋月亮的足跡,欣賞月光下的美景吧!
二、走近文本,感知“月跡”
1.師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其他同學仔細聽,完成三個任務:
⑴文中的孩子們在哪里尋到了月亮的蹤跡?請勾畫出來。
、频胤讲煌,月亮的特點不同,作者的心情又分別有什么變化?
、钦堅谧约河幸蓡柕牡胤,標上“?”。
2.師生交流。明確:
、藕⒆觽冊凇扮R中院中杯中葡萄葉兒上,瓷花盆兒上,爺爺的锨刃兒上河中眼瞳中”尋到了月亮。
邊交流,教師邊隨機引導學生勾畫課本每頁右側的賞析文字,明確寫作思路:鏡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飲月河中尋月眼中見月河灘議月;或概括為:盼月看月尋月議月。(只要扣住了內容,其他的概括方式亦可。)
⑵教師引導學生邊讀邊梳理出在尋月過程中孩子的心理及其發(fā)展變化的過程。
心理及其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期待失望羨慕小心驚喜甜蜜。(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自圓其說即可。)
三、與文對話,品味“月跡”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你最喜歡的表現(xiàn)童真童趣的句子,并說說你的理由。
。ㄌ崾荆簽槭钩晒涣鲿r不走亂步子,教師可提示學生按一定的思路賞析,如可以注重于品“月跡”,遵循“鏡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飲月河中尋月眼中見月河灘議月”的次序,找一找能表現(xiàn)童真童趣的句子,并賞析;或者注重于品孩子們因月亮而變化的“心跡”,尋找孩子們“期待失望羨慕小心驚喜甜蜜”等心情變化的過程,找一找能表現(xiàn)童真童趣的句子,并賞析。)
2.學生分組合作探究。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自主學習:教師指導學生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展開探究,①找和問題相關的語句;②分聯(lián)系上下文及生活體驗,分析、綜合;③結歸納認識,得出結論;④問提出疑難。
合作學習:各小組內部交流成果,知識共享,合作探究。主要完成以下工作,①緊緊圍繞要求討論交流;②認真聽取每個同伴的探究成果;③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對同伴的探究成果作修正或補充;④共同幫助學有所難的同伴;⑤提出小組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準備向其他小組或老師咨詢。教師仔細傾聽學生的討論發(fā)言,相機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同時,教師既對探索過程進行及時調控,還適時點撥,推波助瀾,不斷激發(fā)學生思維活力,使探究過程更加熱烈、豐富、深入。
3.交流成果。
預設以下幾處:
①我們看時,那竹窗簾兒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沒聲地溜進來,出現(xiàn)在窗前的穿衣鏡上了:原來月亮是長了腿的,爬著那竹簾格兒,先是一個白道兒,再是半圓,漸漸地爬得高了,穿衣鏡上的圓便滿盈了。
月亮“款款地,悄沒聲地溜進來”,這句話讓我覺得月亮像一個淘氣的孩子,明明知道我們在盼著它,卻偏偏不讓我們看見似的,躡手躡腳地走了進來;又讓人覺得月亮像一位美麗絕倫的少女邁著輕盈的步子緩緩走來,十分優(yōu)雅!芭馈北砻髟铝烈稽c點升起,越過一個個橫格,就像是長了腿會爬一樣,作者用一個“爬”字,寫出了在孩子眼里月亮是十分有趣的,表現(xiàn)了兒童奇妙的想象力。
、谖覀兙投寂艹鲩T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個滿滿的圓了,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銀銀的,燈光也沒有這般兒亮的。院子的中央處,是那棵粗粗的桂樹,疏疏的枝,疏疏的葉,桂花還沒有開,卻有了累累的`骨朵兒了。
“滿滿”寫月亮的圓;“玉玉的,銀銀的”寫月光亮如玉般溫潤,如銀般燦爛,兩個名詞作形容詞,也是一種比喻;“粗粗”寫桂樹的壯;“疏疏的”寫枝葉不是很繁茂,銀銀的月光從枝葉縫隙里穿出,影影綽綽,幽靜柔美;“累累”形象地寫出了花朵的多。使用疊詞,寫出了月光的特點,讀起來瑯瑯上口,也符合兒童語言的特色。
③倏忽間,哪兒好像有了一種氣息,就在我們身后裊裊,到了頭發(fā)梢兒,添了一種淡淡的癢癢的感覺;似乎我們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們身后的這一棵了。
“裊裊”,形容花香,將無形賦予有形,仿佛都能看到花香在空氣中彌漫、繚繞的蹤跡了;“淡淡的”寫出香氣似有似無;“癢癢的”是從觸覺的角度寫。獨特的聯(lián)想和奇妙的通感,巧妙地將視覺形象變成了嗅覺、觸覺意象,遙不可及的月形月影變成了可聞可觸的,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④捧著,一動不動的,手剛一動,它便酥酥地顫,使人可憐兒的樣子。
“酥酥地”,既有形狀上的“碎”,又有觸覺上的“軟”,一個酒杯中蕩漾著的月影被寫得似乎可以觸摸到,也可以感覺得到;“使人可憐兒的樣子”是兒童心理感受,寫出孩子們的天真可愛。
、菰铝潦莻好。
“好”就是指美好的東西,直接把月亮和“好”聯(lián)系起來,用童真的語言表明月亮那么美麗和純潔,給每個人都帶來美的享受。
、捺,月亮竟是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只要你愿意去發(fā)現(xiàn),美無處不在,希望無處不在!八陀辛肆ā备缓嫱。
此處不再一一列舉。教師要邊引導學生品味,邊指導朗讀。
四、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本文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視窗,月亮是美好的。一輪明月引出千萬想像與創(chuàng)造,讓我們在生活中做一個用心觀察世界的人,做一個善于想像和聯(lián)想的人,做一個富于創(chuàng)造力的人,用自己的智慧去建設生活,創(chuàng)造未來。讀書要養(yǎng)成做卡片的習慣,結合本文,可摘錄以下卡片,并加以揣摩。如[知識卡]積累有關月亮的相關知識,[珠玉卡]積累本文優(yōu)美精彩的語言,[智慧卡]積累本文給你帶來的啟迪、感悟。
《月跡》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了解課文的行文線索,把握尋月過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發(fā)展變化的過程。
2、了解孩子們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懷,以及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享有的純真愿望。能說出作者通過尋找月跡所要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把握尋月過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發(fā)展變化的.過程。
一、課前準備:復習關于月亮的詩文: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寫的是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的一件什么樣的事情?
三、尋月過程,品味文本:
1、課文開頭寫“我們這些孩子,什么都覺得新鮮,常常又什么都不覺滿足”,而結尾卻說“大家都覺得滿足了”,這是為什么?
2、 明確尋月過程:(尋月所見和孩童心理的發(fā)展變化過程)
3、 “月亮是個好”,妹妹說的這句話如何理解?
4、理解“我突然覺得,我們有了月亮,那無邊無際的天空也是我們的了,那月亮不是我們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嗎?”
5、教師:經過同學們的討論分析,我們對課文內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現(xiàn)在,我想問一個問題——為什么要以月跡為標題?(月跡的含義)
四、課外探究:
1、 奶奶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這個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這篇與傳統(tǒng)的吟詠月亮的詩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五、閱讀課文“我們這些孩子”到“桂樹”一段,完成下列練習:
1、開頭一句有什么作用?
2、“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沒聲地溜進來,出現(xiàn)在窗前的穿衣鏡上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辭?“款款地”“悄沒聲地”說明了月亮怎樣的情態(tài)?
3、“我們都高興起來,又都屏氣兒不出,生怕那是個塵影兒變的,會一口氣吹跑了呢”一句表達了孩子們怎樣的心情?
4、“但再也不是那么一個滿滿的圓了,……這般兒亮的!笔菑膸讉角度來寫月亮的?
5、作者在寫月光的同時,為什么還寫了院中的桂樹?
6、你覺得作者在文中說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月亮”指的是什么?
《月跡》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月跡》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作者是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在課文中作者描寫了童年時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為了尋找月亮,一群孩子從堂屋追到院子,從院子追到河灘,充滿童真、童趣。課文以“月跡”為題,既是因為文章描述了孩子們追尋中秋月蹤跡的趣事,也是因為月亮在作家心中留下了一抹溫暖的痕跡,寄托了作家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和對生活的熱愛。
學情分析
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們心中無盡的寶藏,也是流淌在生命長河中不竭的源泉。初一學生剛告別童年生活,對“童年”這類話題有著濃厚的閱讀興趣!对论E》一課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品味學習課文優(yōu)美而含蓄的語言外,更要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作家筆下童年的情趣,引起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共鳴。
教師要放手讓學生獨立借助注釋、字詞典閱讀課文,引導他們置身閱讀情境,聯(lián)系自己童年生活中有價值的事情,展開聯(lián)想,并因勢利導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品味文章語句,揣摩表達意義的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懷。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把握尋月過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發(fā)展變化的過程。
2、學習課文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1、對重點語句的理解。
2、培養(yǎng)學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懷。
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
二、了解作者
三、整體感知
四、深入研討
五、課外探究
六、布置作業(yè)
七、課堂小結
1.導語:月亮一直是我們的話題,無論是在古人的吟誦中,還是在今人的贊嘆中,她總是充滿著神秘,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F(xiàn)在,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與月相關的文學作品。
2.引導學生回憶和背誦與月相關的文學作品。
3.續(xù)導:今天,我們將隨著賈平凹去追尋月的足跡,看看你能從這篇散文中獲得哪些認識。
1.學生通過查找的資料,對作者賈平凹進行介紹認識。(教師可進行補充說明) 2.檢查字詞。
1.引導:散文在結構上看似自由,但有一條線索將文章材料組織起來,學生自由討論并分析課文的主要內容。
。ㄒ髮W生能自圓其說便可,不強求唯一答案)
2.品味語言:說說文中你最欣賞的句子,并談談你喜歡它的.原因。
。ㄕ埻瑢W們以四人小組的形式,對課文內容進行質疑和討論。)
這篇文章與傳統(tǒng)的吟詠月亮的詩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1.閱讀有關寫景抒情的散文。
2.要求運用寫景抒情的寫作手法,自選題目,完成一篇作文。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同學們掌握了課文借景抒情的寫法,培養(yǎng)了學生們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懷。希望同學們能進行閱讀拓展,進一步強化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1.聽老師導入,思考。
2.回憶并背誦。
3.聽老師續(xù)導。
1.學生匯報。
學生討論
溫故而知新,讓學生在復習舊知的同時,充滿對新知的深厚興趣。
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了解課文內容,感受行文線索。
在教師點撥和啟發(fā)下,通過重點語句的分析,進一步感悟作者在文中所寄予的情感,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我探究的能力
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歸納、總結
板書設計
月跡
屋中之月——失望
院中之月——爭執(zhí)
沙灘之月——滿足
尋月追求美
景情
教學反思
讓學生自主去探索學習,在課文優(yōu)美而含蓄的文字中,既進一步培養(yǎng)了獨立閱讀的能力,又引起學生自己童年生活的共鳴。
應該在精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略讀、速讀、跳讀等閱讀方法,提高其獨立閱讀的能力和提高欣賞品味、審美情趣。同時,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lián)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
【反思】
《月跡》是選自七年級下冊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它通過靈魂人物“奶奶”的有效指引,通過“盼月——尋月——議月”,讓“我們”從一開始的什么都“不滿足”,到最后都“滿足”了,并進而理解了“月跡”中“月”是美好事物的化身,每一個人都要享受美。在本課教學中,我有以下幾方面的收獲:
我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將教學重點放在品讀、賞析文章,理解文中“我們”的心理變化過程,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和理解文章表達的主旨。我在教學時以學生領讀,其他同學分角色合作朗讀的方式,在音樂聲的伴奏下,學生仿佛走進了作者的中秋“尋”月之旅,首先在朗讀中感受到了文章的“美”。本文的教學重點段落是“尋月”,我在教學中緊緊抓住“怎么尋——誰引導去尋——尋到了什么”的脈絡進行,教學效果明顯。在學習文章的主要段落“尋月”過程的詞語的精彩使用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尋月”過程中的一個片段進行賞析。我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合作學習小組里去,聽取他們的交流,并和他們一起從文章中找關鍵詞句。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學生們在組內統(tǒng)一意見后,向全班同學發(fā)表見解,其他組又對這個組的答案進行補充和修正,實現(xiàn)了合作助學。
2.本課我著重解決的重難點有兩個:一是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在尋月過程中我們的心理變化過程;二是要理解兩句寓意深遠的話:“月亮是個好”和“天空上的印章”。學生很快的就找到了諸如“失望”、“爭執(zhí)”、“滿足”等這些心理變化的詞語,在同學間的相互補充中,答案漸趨完整。
如何理解“月亮是我們按在天空中的印章”這句話,學生在這里沒有馬上反應過來,在確認沒有理解的情況下,我組織學生又一次朗讀這句話,試圖在朗讀中讓學生體悟含義。
我適時的向學生提問:你們自己有印章嗎?
生:有的。我有的時候會在廢紙上蓋上自己的章。
師:我們見過的書畫作品,在作品的末端也有一個章,這意味著什么呢?
生:這幅書畫作品是這位印章作者作的。
師:是的。有了印章,也就意味著這件物品屬于你。讓我們在一次朗讀這句話,再次談談你們對這句話的理解。(生讀)
生:我們擁有整個天空,我們是天空的主人……
教學過程中,我運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當然本課的教學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各環(huán)節(jié)教學時間的安排,雖然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整,但還是在賞析環(huán)節(jié)中略顯倉促了些。同時,事先安排好的拓展練習也沒有來得及做,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沒有完全讓學生學以致用。學是學,用是用,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這些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將會逐步努力去改進。
以誦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有所熏陶,有所啟迪,以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月跡》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讀通讀懂課文,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了解孩子們在哪里尋到了月亮。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體會作者回憶童年美好生活時流露出的對家鄉(xiāng)深沉的愛,理解“月亮屬于每個人”的深刻含義。
3、掌握本課生字、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熱愛,發(fā)展學生的想像力。
4、練習采用查資料或詢問的方式解決自讀中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月亮屬于我們每個人”的含義。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在回憶童年美好生活時所表達出的熱愛生活,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第一課時
一、設置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與月亮有關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就要到了,你知道是什么節(jié)嗎?你知道人們過中秋節(jié)都要干什么嗎?(學生自由談。)你能背出有月亮有關的詩歌嗎?(也可以師先背誦《小小的船》,以“拋磚引玉”)。
自古以來,人們就借月亮表達對祖國,對故鄉(xiāng),對遠方的親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在中秋節(jié)這天晚上,人們追尋著月亮,欣賞著月亮。
板書課題:月跡齊讀課題“跡”什么意思?
下面我們就一起和作者回到童年里的那個中秋節(jié)的晚上,一起去尋找月亮,欣賞月光下的美景吧!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課件出示要求:1認真讀,掌握生字的讀音。2、劃出自己有疑問的地方。
2)提出自己沒有解決的問題。學生能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的老師做以梳理。
三、師:文中的孩子們在哪里尋到了月亮?
1)請同學們再仔細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
2)全班交流。隨機理解“中堂”等詞語。
3)哪段是寫在中堂里尋到月亮的?
四、 品讀課文,體會寓景之情。
。ㄒ唬⿲W習第二段
1自由讀第二段。劃出描寫月亮的句子。
課件出示:“……果然有了月亮,……穿衣鏡上的圓便滿盈了!铝吝在竹簾上爬,……一個失望!
理解:款款滿盈
2作者看到月亮升起的情景,你見到過嗎?談談哪些句子描寫的情景你也見到過?(也可課件演示)
3孩子們看到這個景象后,是什么心情?你從哪里感受到的?
學生談各自的體會。
4再來讀讀這一段落,把孩子們當時的心情讀出來。
指名朗讀,教師指點。
師:當月亮不見了時,孩子們又在院子里找到了它的蹤跡,哪幾段是寫在院子里的事?找一找。
(二)、學習第二部分
1、 默讀第二部分,邊讀,邊找,在院子里,我們看到了什么?議論了什么?孩子們又在哪里尋到了月亮?
2、 交流:在院子里孩子們看到了什么?院子里的景色怎樣?你從哪兒體會到的?有感情地練讀課文。
交流:月光下的孩子們的心里想些什么?
3、孩子們對月亮產生了無盡的遐想,聽了奶奶的話,作者當時想到了什么?
理解:面面相覷裊裊
你讀了奶奶的話,你在想什么?
。ㄈ绻麤]有學生講出《嫦娥奔月》的故事,老師可補充出來)
4、
分角色讀人物對話,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師:孩子們又在酒杯里,葡萄葉兒上,瓷花盆上,爺爺的鍬刃兒上,上灣,下灣,還有------(弟弟妹妹的眼睛里,讓學生補充出來)尋到了月亮,同學們,你還能說出在哪兒還能尋到了月亮嗎?
。ㄈ、師:當三妹以為月亮是屬于她時,她是什么心情,什么表情,我們呢?
。ň毩曂ㄟ^有感情朗讀來體會美好的月亮,孩子們是多么向往和熱愛。)
。ㄋ模、師:可奶奶卻說,月亮屬于我們每個人,聯(lián)系上下文,討論:月亮是屬于每個人的嗎?
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鼓勵學生大膽談出自己的理解,并做到有根有據,分析到位。
。ㄈ魧W生沒有注意到后面幾個自然段,可引導學生:文中的孩子們覺得月亮是什么呢?等問題讓他們去關注這些話。)
五、總結全文。
當大家知道月亮不僅屬于漂亮的三妹,同時也屬于每個人時,他們滿足了,他們在月光下,相依相偎地睡著了,睡得那么甜。看,睡夢中的弟弟正在笑呢,他會夢到什么呢?
學生想像
同學們,明月寄相思,作者回憶童年的一個中秋夜,是為了什么呢?
學生思考回答。
師:同學們,承載著人類美好愿望的月亮也同樣屬于你們每個人,只要你想要月亮。
六、課后拓展作業(yè)
1搜集描寫月亮和月光的文章,詩歌,詞,故事,做一期手抄報。
2找出描寫月亮和月光的句段,讀一讀,背一背。
【《月跡》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月跡教學設計05-27
月跡教學設計12-09
關于月跡的教學設計03-22
《月跡》精品教學設計03-20
月跡優(yōu)秀教學設計02-09
《月跡》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03-09
四年級上冊《月跡》教學設計范文03-26
月跡閱讀答案06-18
月跡的閱讀答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