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_亚洲大色堂人在线无码_国产三级aⅴ在线播放_在线无码aⅴ精品动漫_国产精品精品国产专区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30 08:57:1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集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集合】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起點是在學生已經在三年級上學期學習了時、分、秒的相關知識,并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有關年、月、日方面的知識,時常在學生的身邊環(huán)繞,并越來越多的出現(xiàn)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可以說學生已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定的時間觀念。本單元正是在此基礎上向學生明確介紹有關年、月、日等時間單位和24時計時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本單元內容包括:年月日等時間單位和24時計時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單元教學重點:

  時間單位年、月、日和24時計時法。

  單元教學難點:

  計算一天以內經過的時間。

  單元教學關鍵:

  教學中注意聯(lián)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閏年的基本含義以及相互關系。

  單元課時安排:

  5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49頁上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2、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時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判斷推理的能力。

  3、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知識,并產生積極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教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教學難點:

  計算一年內有多少日。發(fā)現(xiàn)并掌握平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準備:

  年歷卡、課件

  教學過程:

  一、口算:

  56÷7=86—49=300×8=33—25=54+28=67+23=600×4=82÷9=72—16=52—28=

  二、導入新課

  1、故事導題

  故事發(fā)生在20xx年3月15日,有一個罪犯逃到了深圳。他拿著一張簽發(fā)日期是20xx年2月29日的邊境通行證,在深圳海關準備入關。盡管他經過整容,變了模樣,可還是被檢查證件的武警叔叔一眼識破,將他扣留。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

  2.同學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嗎?學習了“年月日”的知識你就清楚了。(板書課題)

  3.年、月、日是表示時間的單位,我們以前還學過哪些時間單位呢?(時分秒)時分秒是表示時間較短的單位,年月日是表示時間較長的單位。

  二、探究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生活中年月日的應用。

 。1)課件展示書上提供的各個情景,讓學生說說呈現(xiàn)的是什么情景,這些情景發(fā)生在什么時間?然后讓學生進行有效回憶:“你還知道哪些有意義的日子,可以向其他小朋友介紹介紹嗎”?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年、月、日?(報紙上、日記里、食品和藥品標簽上的保質期。)

 。3)根據(jù)你的生活經歷說一說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長。

  2、合作探究,認識大月、小月和二月。

  師生拿出預先準備好的年歷。教學生學會看年歷。小組合作,根據(jù)問題合作探究: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shù)都一樣嗎?哪幾個月31天?哪幾個月30天?二月有多少天?

  師說明:我們把每個月的天數(shù)是31天的幾個月叫做大月,把每個月的.天數(shù)是30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小月。

  分別找出:兒童節(jié)、元旦、國慶節(jié)、教師節(jié)、勞動節(jié)、婦女節(jié)的月、日,說出今年這些節(jié)日是星期幾。用鉛筆在今年的年歷上圈出自己生日是幾月幾日,說出那天是星期幾。

  3.探究記憶,大月、小月天數(shù)的方法。

  師提問:你覺得大月、小月的天數(shù)對我們有用嗎?怎樣才能很快的記住大月、小月的天數(shù)呢?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介紹用拳頭記憶大月、小月的方法:舉起左手拳頭,背向自己,數(shù)月份。凸的是大月,凹的是小月。注意八月份要從數(shù)一月份的地方數(shù)起。

  讓學生朗讀記大月的歌訣;“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蓖瓿勺鲆蛔觥

  4.梳理知識,基礎練習。

  (1)搶答:大月有哪幾個月?每個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哪幾個月?每個月有多少天?你出生在哪個月?那個月是大月還是小月?老師出生在11月,這個月是大月還是小月?

 。2)小游戲(判斷大小月)游戲規(guī)則:大月舉右手,小月舉左手。3月、9月、2月……

  5、認識平年和閏年。

  問:二月有多少天?一定是28天嗎?(出示幾張不同年份的年歷)使學生明確: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閏年。

  學生出題“考”老師。由學生根據(jù)年歷卡說出年份,老師判斷是平年還是閏年,2月有多少天?(引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

  師說明:其實,閏年和平年的年份也是有規(guī)律的。引導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探究:認真觀察做一做的月歷,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提問:你能按規(guī)律再寫幾個閏年嗎?每幾年里有一個閏年?

  師小結: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shù)的一般是閏年!耙话恪闭f明還有特殊的情況。如果公歷年份是整百數(shù)的,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

  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閏年?

  1605 1840 1902 1944 1955

  2100 1976 1987 1994 2400

  6、學會計算全年天數(shù)。

  先讓學生自己試著計算平年、閏年全年各有多少天,然后提問是怎么算的,有沒有比較簡便的方法。

  小結:平年365天,閏年366天。

  三、鞏固新知,應用提高。

  1、填空。

 。1)8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

 。2)6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

 。3)小星在外婆家連續(xù)住了62天,正好是兩個月,這兩個月是()月和()月。

  2、判斷。

 。1)每年都是365天。

 。2)一年中有7個大月,5個小月。

 。3)25個月就是2年多5個月。

 。4)因為1900是4的倍數(shù),所以1900年是閏年。

  3、找規(guī)律。1月,3月,5月,7月,8月,( ),( )。

  4、小強今年12歲,可是他只過了3個生日,猜一猜他的生日是幾月幾日?

  5、故事揭謎:20xx年是平年。20xx年2月根本就沒有29日這一天,所以邊境通行證是偽造的。

  四、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分數(shù),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數(shù)來表示,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shù);能讀、寫簡單的分數(shù),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

  3、體會分數(shù)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產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幾分之一。

  2、比較分子都是1的幾個分數(shù)的大小。

  教學難點:

  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紙、圓紙片、正方形紙、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討論揭題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隊日活動中,老師讓同學們兩人一組分食品,小強和小麗拿到的是4個蘋果、兩瓶礦泉水和一個蛋糕。(課件演示)你愿意幫

  他倆分一分嗎?怎樣分比較公平呢?(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師生交流:“把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請拍手表示!”學生拍手表示,教師板書“2”(課件演示分的結果);“把2瓶礦泉水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瓶?”學生拍手表示,教師板書“1”(課件演示分的結果);“把1個蛋糕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學生無法拍手表示半個)“你會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這半個嗎?”(學生嘗試,并說明理由,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引入1/2)A:(學生中沒有用1/2表示)談話:你們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了這個蛋糕的一半,說明你們都很有辦法,不過,我要向大家介紹一種更簡便而且科學的表示方法。當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時,可以用1/2來表示。(課件演示)

  B:(學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談話:“1/2是什么意思?”(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作用,認識、強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見過二分之一?”(學生回答后,教師給以肯定。并結合課件演示,介紹分數(shù)的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數(shù)家族的新朋友——分數(shù)。(板書課題:認識分數(shù))

  二、認識分數(shù)、操作深化

  1、(課件演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保ㄍ乐g相互說一說)

  談話:這一半蛋糕是這個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呢?(指名板書1/2)為什么也用1/2來表示?(學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樣嗎?(課件演示)

  小結: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談話:想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嗎?(課件演示,學生讀)

  3、談話:“分數(shù)該怎樣寫呢?”(如果是B種情況,讓學生講,師補充;如果是A種情況,師講解并示范)“寫這個數(shù)的時候,先畫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分!薄斑@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幾份?”(兩份)“2就寫在橫線的下面,這半個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寫在橫線的上面,這就是分數(shù)1/2的寫法!薄澳銈兿朐囈辉噯?”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寫1/2,同桌互相說說是怎樣寫的,檢查一下誰寫得更標準、更漂亮。

  4、談話:我們已經會讀、會寫1/2了,想不想動手做一個1/2呢?

  活動要求:拿出老師發(fā)的長方形紙,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顏色,然后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把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學生的作品貼在1/2下面。

  “還有誰與他的折法不一樣的?”

  提問:他是這樣把這張紙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嗎?還有不一樣的嗎?(選擇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貼在1/2下面)

  5、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1、2題。

  談話:認識了1/2,你還想認識其它的分數(shù)嗎?

 。1)(課件出示第1題)學生讀題目。

  指導完成第1幅圖。“這幅圖是把這個圓平均分成了幾份?這其中的一份怎樣表示?請在括號里表示出來!薄澳闶窃鯓訉懙?為什么用1/3來表示?”

  其余幾幅學生獨立填寫,完成后集體反饋。“怎樣表示?為什么?”(2)(課件出示第2題)學生讀題目。

  交流:你選第幾幅圖?為什么?其他三幅圖有什么問題?

  強調:只有把一個圖形或者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才是它的幾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比較大小

  四、延伸拓展、總結評價

  1、(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題圖。

  談話:這次的黑板報有哪些板塊?《科學天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藝術園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哪一部分大一些?

  談話: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分數(shù),我們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數(shù),也有分數(shù)。

  2、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獲?今天學習的分數(sh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覺得還要學習什么樣的分數(shù)?讓我們課下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分數(shù),好嗎?

  課后反思:

  1、情景創(chuàng)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以積極的情感投入到對新知的探索中。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曾設想,怎樣才能讓新課的引入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呢?經多次“磨課”后,選擇了讓學生拍手表示物體平均分后的數(shù)量、這樣一來,表示“半個”就不可能再用一個手指來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辦法、課堂上學生的出色表現(xiàn)是令人驚嘆的,他們在短暫的思考后,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彎著出示,有的用另一只手擋住或握住另一只手的'半根手指,還有的干脆說:沒法表示,就寫兩個字——半個。這時老師提出:“你能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半個?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學生

  提出用分數(shù)表示,還有的說用二分之一來表示,老師都給他們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在黑板上用數(shù)表示出來。然后老師有選擇的告訴學生:0.5可以表示半個,這是小數(shù),以后會學到,而像這個數(shù)(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數(shù),也可以表示半個,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苯Y合課件老師向學生介紹了分數(shù)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數(shù)學,學好數(shù)學的熱情。

  2、在教學中注重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的滲透,使學生會“做數(shù)學”。在進行“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受猜想1/

  3、1/4和1/8哪個大,哪個小,然后為他們提供試驗材料,鼓勵他們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學生在折、涂、比和交流中明確了對于同一個物體(或同樣大小的幾個物體),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多,表示每一份的數(shù)就越小,所以1/2﹥1/4﹥1/8。這樣一來,學生對分數(shù)的意義以及大小的比較的理解會更深刻,對探究數(shù)學的興趣會更大更濃。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以發(fā)展的眼光來看代學生設計教學,才會真正落實課標提出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3

  設計說明

  小學數(shù)學的圖形與幾何的特點是直觀幾何、實驗幾何。因此,畫一畫、拼一拼是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學生在動手操作中,不僅能感受圖形的特點及圖形與圖形之間的關系,還能回顧所學知識,發(fā)展空間觀念,為進一步學習幾何圖形知識積累活動經驗。

  1、在對比操作中體會圖形的特點與數(shù)據(jù)的聯(lián)系。

  教材110頁2題中的兩個長方形的長、寬之間有2倍關系,這是它們能拼成正方形的關鍵。因此,教學中先讓學生用兩個長和寬沒有倍數(shù)關系的長方形拼一拼,求出拼成的圖形的周長。再用兩個長、寬之間有2倍關系的長方形拼一拼,求出拼成的圖形的周長。通過對比,將學生的關注點從操作引向圖形的特點與數(shù)據(jù)的聯(lián)系,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四邊形的認識。

  2、重視學生對圖形特征的掌握。

  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進一步強調圖形的特征,加深學生對圖形的印象,能利用所掌握的圖形特征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作為重點復習的內容之一,結合教材習題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與長方形和正方形有關的問題,發(fā)展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長方形紙(兩組)

  教學過程

  ⊙整理復習

  1、讓學生拿出長和寬沒有倍數(shù)關系的兩張長方形紙拼一拼,并計算出能拼成的圖形的周長。

  2、讓學生拿出長和寬有2倍關系的兩張長方形紙拼一拼,并計算出能拼成的圖形的周長。

  3、比較以上兩組長方形紙所拼成的圖形,有什么發(fā)現(xiàn)?

 。ǖ谝唤M的兩張長方形紙可以拼成兩個不同的長方形,第二組的兩張長方形紙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4、討論:為什么會出現(xiàn)正方形?

 。ǖ诙M長方形紙的.長是寬的2倍,所以當2個寬拼在一起時恰好等于長,就會拼成正方形)

  5、說一說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各有什么特點。

  6、結合剛剛計算出的圖形的周長,說一說怎樣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7、不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怎樣測量?

  8、系統(tǒng)整理這一單元所學習的知識點,學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圖示把知識點表示出來。

  ⊙綜合復習

  1、結合教材習題,復習學過的長度單位及它們之間的進率。

 。1)課件出示:4千米=()米

  5厘米=()毫米70厘米=()分米

 。2)復習學過的長度單位及進率。

 。▽W過的長度單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3)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4)總結單位換算的方法。(高級單位乘進率除以進率低級單位)

  設計意圖:對長度單位的相關知識進行回顧,并結合有針對性的練習,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系統(tǒng)地掌握。

  2、借助一組圖形復習四邊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及正方形的特征。

 。1)課件出示:請你找出下列圖形中的四邊形。

 。2)說一說你是怎樣判斷哪些圖形是四邊形的。

 。3)找出這些圖形中特殊的四邊形,并說出它們的名稱。(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

  設計意圖:對四邊形的特征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有助于學生清晰、牢固地掌握其特征,為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3、復習周長的概念及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課件出示教材113頁11題。

  下圖中小正方形的邊長是10厘米,大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單位:厘米)

 。2)學生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列式解答:(10+5+5)×4=80(厘米)

  4、完成教材114頁16題。

 。1)讀題,理解題意。

  (2)分析解題方法。

  重點引導學生明確這是求長方形的周長的問題,但是這個長方形是靠墻角圍成的,所以只要算一條長和一條寬的和就可以了。

 。3)列式解答:8+6=14(米)

  設計意圖:回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并將公式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又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科書第106~10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更加理解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位。

  2.通過讓學生自主調查、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設計出自己喜歡的校園。

  3.培養(yǎng)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分析問題的習慣,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自主調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設計出自己喜歡的校園。

  教材分析:

  在學生學習了位置與方向、面積等有關知識的基礎上,教材安排了“設計校園”的實踐活動。通過設計學生熟悉的環(huán)境──“校園”的過程,進一步鞏固學生已經學習的有關知識,讓學生學會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培養(yǎng)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識和能力,以及愛學校的良好情感。教材以重新設計校園為主題,從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設計方案三個方面安排了整個實踐活動。

  1.調查本學校和其他學校都有什么是學生收集信息和比較信息的過程,教材中通過畫出整個校園的直觀圖來表現(xiàn)學生所收集的本學校的所有信息,為下面重新設計新校園打下了基礎。比較信息是比較本學校和其他學校的具體情況,為設計新校園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通過活動讓學生學習收集和選擇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

  2.討論學校應添設什么是分析信息的活動,教材展示了小組學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教材的討論是從兩個角度進行的,一是根據(jù)學生自己或教師的日常需要,二是與其他學校相比較。教材中具體舉了四個例子,如操場應該擴大、操場旁邊應有一個廁所,應該給老師準備一個車棚,希望有一些乒乓球臺等。當然,教材中提到的.僅是一些范例,實際討論不必限制在這些方面,可以根據(jù)本學校的實際情況及自己的需求加以分析與設計。這個討論交流過程可讓學生體驗分析問題的方法,并培養(yǎng)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3.設計新校園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設計新校園的過程中,學生要根據(jù)綜合調查和分析的結果,以及本校園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這里要涉及到一些需要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解決的問題──場地面積的大小,添設項目的形狀和大小等,這些都需要學生去進行實際測量,在教材的例子中對此進行了提示。除了教材提示的乒乓球臺是否能夠放得下的問題外,還會有其他的問題,如足球場上或操場上的鋪草皮、羽毛球場、為低年級開設游戲區(qū)等問題。

  4.“展示各小組的設計”。組織數(shù)學實踐活動除了要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shù)學實踐活動經驗,學習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使學生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這一點在本實踐活動中體現(xiàn)為設計新校園后的展示和交流。通過學生之間的比較和交流,讓學生找到本組和其他組設計的優(yōu)缺點,體驗學生之間的鼓勵與贊美,獲得同學的認同,同時也認同別人,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

  教學課型:活動課(設計、討論)

  教具準備:

  某校校園平面圖、本校校園平面圖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討論法演示法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有關方位的知識,請同學們想一下我們一共認識了幾個方位?(8個)哪個同學愿意起來具體說一下?其他同學用手指一下好嗎?

  2、這是我們生活中的方位,但在地圖上我們通常按什么規(guī)律來確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3、電腦展示某校校園平面示意圖

 、爬蠋熯@里有一幅某校校園的平面示意圖,誰想說說這個校園的各個方位建筑物或教學設施?(指名答)

 、七@個校園設計得漂亮嗎?合理嗎?你有什么建議?

 、侨绻茉谠O計漂亮、合理的學校里面學習,你們會有什么感想呢?你們想不想也自己設計校園呢?今天我們就自己來設計校園。(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一是復習前面所學知識,喚醒學生的已有記憶,為新課的學習奠定基礎;二是以某校校園平面圖為例,讓學生談想法、提建議,激發(fā)學生設計學校的圖紙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調查匯報

  課前老師要求同學們調查本校和其他學校都有哪些教學設施(板書:調查),你們完成了嗎?誰來說說?(多指幾名同學說)

  (設計意圖:調查本校和其他學校都有什么,是學生收集信息和比較信息的過程。通過活動讓學生學習收集和選擇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

  2、出示本校校園平面示意圖

  這是我們學校的平面示意圖,哪位同學愿意起來用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位來描述一下?(指名說)

  3、請同學們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你覺得我們學校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的?必須添置哪些設備等?

  (學生獨立思考)

  4、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好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

  進行討論:(大屏幕出示)

  (1)應該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設備?

  (2)綠化上面你有什么見解?

  (3)操場的大小或形狀如何?

  (4)你還有哪些設想?

  5、集體匯報交流。(每個小組推薦一名代表發(fā)表本組的意見,教師可以鼓勵性的評價,并對全體的意見予以總結。)

  (設計意圖:這個討論交流的過程可讓學生體驗分析問題的方法,并培養(yǎng)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6、小組合作,設計新校園。

  同學們的想法真不錯。下面就請各小組在給定的白紙上總結出本組的最后計劃,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手中的畫筆來設計自己的新校園,要求每個小組分好記錄、監(jiān)督、繪圖的人員。(學生合作動手設計,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學生熟悉的環(huán)境—“校園”的過程,進一步鞏固已經學習的有關知識,讓學生學會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培養(yǎng)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識和能力,以及愛學校的良好情感。)

  7、展示各小組的設計。

  每個小組派一名同學介紹自己設計的校園示意圖,其它小組進行評價,找出每幅新校園圖的優(yōu)缺點。(利用學過的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位來描述。)

  8、教師進行總結評價。

  同學們真棒!能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認真分析(板書:分析)用你們小組的智慧設計出了自己喜歡的學校,真可稱之為小設計師了,老師一定會把你們的想法傳達給校長,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你們的設計將會被采用。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之間的比較和交流,讓學生找到本組和其它組設計的優(yōu)缺點,體驗學生之間的鼓勵與贊美,獲得同學的認同,同時也認同別人,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

  三、回顧整理,總結提升: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活動課,你們都有什么收獲?

  師:同學們,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都跟數(shù)學有關,如設計校園。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思考,運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認真分析,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出自己滿意的校園。

  四、作業(yè)布置

  自己設計一幅未來的現(xiàn)代化學校平面圖。

  板書設計:設計學校

  小學校園平面設計圖

  調查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5

  設計說明

  與時、分、秒相比,年、月、日之間的關系更加復雜,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認知經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shù)學思考的過程。本節(jié)課的教學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使學生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都得到進步和發(fā)展。進步和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1.創(chuàng)設情境,聯(lián)系生活,激發(fā)興趣。

  教學時,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以用生活中的數(shù)學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為基本理念,從課題的引入到課后的練習,以及課中關于年、月、日等知識的補充,都將數(shù)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悟學習數(shù)學的意義,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注重觀察,引導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能力。

  教學時,通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年歷卡及相關統(tǒng)計表,讓學生在觀察中了解年、月、日及大月、小月等知識,在發(fā)現(xiàn)中掌握知識,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啟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思維,又讓學生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探索者,在自我探究、自我發(fā)現(xiàn)中獲取新知,成為學習的主人。努力拓展學生獲取知識的空間,讓學生將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更加系統(tǒng)地納入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中。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情檢測卡

  學生準備 年歷卡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看日歷(一)

  ⊙談話導入,引出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的日期嗎?在你們的記憶中有哪些美好的或有特殊意義的日子呢?(學生自由匯報)

  師:在這些特殊的日子里,我們都用到了哪些時間單位?

  (年、月、日)

  師:關于年、月、日,同學們知道得真多!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日歷中的秘密吧!

  (板書課題:看日歷)

  設計意圖:以特殊的.日子為切入點,從而有效地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打開學生的思維,同時為下面的新知教學做好鋪墊。

  ⊙親自實踐,探究新知

  觀察教材附頁1,把xxxx~xxxx年各月份的天數(shù)記錄在表格中,談一談你的發(fā)現(xiàn)。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4年的年歷,和同桌說一說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獨立觀察,與同桌交流后匯報。

  師:請同學們在表格中記錄下xxxx~xxxx年各月份的天數(shù)。

  學生參照教材附頁1獨立完成。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互相核對、訂正所填的數(shù)據(jù),以保證自己所填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

  同桌交流、核對,師巡視。

  師:請同學們觀察記錄表中各月份的天數(shù),說說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預設

  生1:一年12個月的天數(shù)有所不同。

  生2:1,3,5,7,8,10,12月每個月有31天;4,6,9,11月每個月有30天。

  生3:2月的天數(shù)很特殊,xxxx年、xxxx年、xxxx年的2月有28天,xxxx年的2月有29天。

  ……

  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一年有12個月。

  31天:1,3,5,7,8,10,12月

  30天:4,6,9,11月

  xxxx年、xxxx年、xxxx年的2月有28天,xxxx年的2月有29天。

  師總結:我們把有31天的月份稱為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稱為小月;2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它的天數(shù)和別的月份都不一樣,所以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師:請同學們自己想辦法記住各月份的天數(shù)。

  學生匯報記憶方法。

  (如果學生說出了書中的兩種記憶方法,老師可以引導全班學生一起嘗試記憶;如果學生沒有說出來,教師可利用課件出示)

  (課件出示)“左拳記憶法”。

  請你伸出左手,握拳,拳頭背向上,從右向左,從1月數(shù)到7月,再從左向右,從8月數(shù)到12月。凡是數(shù)到凸的地方的那個月就是大月,有31天;凡是數(shù)到凹的地方,除了2月,其他都是小月。

  師:請大家邊看邊實踐。

  (課件重復演示,學生實踐)

  (課件出示)“口訣記憶法”。

  一三五七八十臘(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二月把一加。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探究、思考、發(fā)現(xiàn)知識,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老師的簡單小結,在學生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介紹相關知識,幫助學生將零碎的知識進行梳理。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34~36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qū)分和辨認四邊形。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們的角都是直角。

  2.通過圍一圍、涂一涂、剪一剪、說一說、找一找等系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數(shù)學知識用于生活中。

  【教學重點】

  能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qū)分和辨認四邊形。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不規(guī)則形狀紙若干,剪刀,三角板,直尺,釘子板,水彩筆,學具袋(各種形狀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多媒體課件播放同學們放學時的情景(主題圖)。

  師:這是我們熟悉的場景,你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組討論)小組反饋,匯報結果。(學生說的同時,課件閃出各種圖形)

  師:你能將這些圖形進行分類嗎?各組拿出準備好的學具袋(各種形狀的學具),分一分,看哪組分得合理。(小組合作,分一分)(注:教師參與小組合作,了解情況)小組反饋,匯報結果。(課件同步顯示分類情況)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課件隱去其他圖形(三角形,圓形),抽象出四邊形。

  問:這些圖形是一類的,叫什么名字呢?(四邊形)(板書課題)為什么叫四邊形?它們有什么特征?(小組討論)反饋:有四條直直的邊,有四個角的圖形就是四邊形。(課件在圖形下閃現(xiàn)相應文字)

  2.引申。

  師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再出示兩個不規(guī)則四邊形。

  師:它們都叫四邊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師: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們的角,量一量它們的邊,你們能發(fā)現(xiàn)什么?小組匯報: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它們是特殊的四邊形。

  3.圍一圍。

  活動內容:請學生在釘子板上圍出自己想象的四邊形,教師參與活動。

  反饋展示。(有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以及不規(guī)則

  四邊形)(注:不同的四邊形各展示一個,讓學生全面感知四邊形。)`

  4.學習

  例1。

  活動內容:(課件)把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圖形涂上你喜歡的顏色。

  學生在教材上圖畫。

  集體訂正

  反饋

  說一說;你身邊的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四邊形。

  5、學習例2請同學們四人一組分類。

  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們是怎么分的;你分類的依據(jù)和理由是什么?學生匯報;師生總結。(圖形分類感悟)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剪一剪。

  活動內容:拿出準備好的紙、剪刀,每個學生剪出自己喜歡的四邊gh形。(1分鐘,看誰剪得又快又好又多)反饋展示,教師評價。(邊要求直直的)2.找一找。

  活動內容:在我們的教室,你能找到四邊形嗎?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小結:同學們活動得開心嗎?你們和四邊形成為好朋友了嗎?,今天放學后,請你們在家中,找出我們的好朋友──四邊形,并請爸

  爸、媽媽一起認識它。板書設計

  認識四邊形

  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會畫簡圖分析重疊部分,理解重疊問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正確解答重疊現(xiàn)象中的相關數(shù)量。

  2.經歷活動過程,在探究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探究意識與探究能力;建立重疊問題模型。

  3.在探究生活中的重疊問題過程中,體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悟到數(shù)學價值的!窘虒W重點】

  理解并掌握利用直觀圖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難點】

  經歷活動過程,在探究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探究意識與探究能力;【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探究重疊問題。

  出示情境:小熊要到河對岸去玩,可是河面沒有橋,怎么辦呢?聰明的小熊找來兩塊木板,用木板搭了一座橋,那它是怎么搭的呢?想不想看看?(課件演示)看懂了嗎?那你能試著把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整理出來將題目補充完整嗎?

  【圖打印給學生】

  50厘米35厘米

  10厘米

  ?厘米

  兩塊木板,一根長()分米另一根長()分米連接處長()分米。誰想把你整理的數(shù)學信息和大家交流一下?

  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一起幫小熊算一算它搭的橋有多長好嗎?開始吧。(學生獨立解答)

  分析算式和算理:

  師:老師將大家的幾種不同的方法寫在黑板上,那現(xiàn)在就請大家對著大屏幕上的圖來討論一下:到底哪個算式是正確的呢?看誰能把道理說清楚?

  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列法:

 。1)35+50+10【你同意這個算式嗎?對照課件展開圖,小熊是這樣搭的嗎?】(2)35X10+50X10【指一指35X10和50X10分別表示的是哪一部分,那這兩部分合起來是小熊搭的橋的長度嗎?哪里不對?看來減掉兩個10不行。】

  (3)35+50X10【那這個算式正確嗎?說說為什么?】

  師:小熊搭的橋并不等于兩塊木板的總長,可以看成35分米加上這一塊的長度,那這塊的長度是多少呢?(50X10)那如果不減掉下面的10分米,減掉上面的10分米可以嗎?

  也就是說接頭處的兩個10分米只要減掉其中一個10分米就可以了是嗎?所以35+50X10這個式子是正確的。

  (3)師:我們順利解決了剛才的問題,現(xiàn)在挑戰(zhàn)繼續(xù)進行。

  四(1)班同學在假期參加了綜合實踐活動,參加小記者的是80人,參加小交警的是70人。有20xx參加了小記者,又參加了小交警。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一共有幾人?

  師:先別著急,這個題目老師可有要求:在列出式子之后能不能試著畫畫圖,用圖來把你算式的道理解釋清楚呢?

  師:老師也想用圖來表示一下。如果我用一個圈表示參加小記者的80人,用一個圈來表示參加小交警的70人,那你覺得這20xx該放在哪里呢?

  師:放中間表示什么意思呢?【這20xx參加了小記者又參加了小交警】

 。4)介紹韋恩圖。

  中間部分表示既參加小記者又參加小交警的20xx那(月牙)部分表示什么呢?(只參加小記者的人數(shù))這部分呢?(只參加小交警的人數(shù))看,簡單的兩個圈就能把所有信息表示得清清楚楚。其實這個圖是有名字的,叫韋恩圖。【介紹韋恩圖】發(fā)明它的科學家叫約翰.韋恩(JohnVenn),是十九世紀英國的哲學家和數(shù)學家,他在1881年發(fā)明了這種表示重疊的方法,所以人們就用他的名字來命名。

  【設計意圖:這兩個現(xiàn)實問題模型的設計,旨在讓學生對重疊問題能有所理解和感悟。“搭橋問題”雖然對學生來說不是很簡單,但其直觀形象的程度,是重疊問題的較好表達方式。第二個“人數(shù)問題”,沒有外在的直觀表達,需要學生建模起來,難度相對大些。這樣,不同的題目,給予學生以不同的'空間!慷w納總結,探究方法。

  師:同學們,(課件)剛剛我們研究了這樣幾個問題,請大家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對呀,這幾個題目的共同點就是都有重疊的部分,這就是我們數(shù)學中要研究的重疊問題!景鍟n題:重疊問題】

  那重疊的部分在哪里呢?能上來指一指嗎?

  圖中有,式子中也有。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的問題我們是怎樣解決的呢?

  總結:將兩部分加起來然后從總數(shù)中減掉重疊的一部分。反饋練習:

  井深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對解決的幾個問題的回顧,梳理出解決重疊問題的方法:將兩部分加起來然后從總數(shù)中減掉重疊的一部分。這樣的提升對于學生今后解決這類問題起到了有效的指導。】三、知識拓展。

 。ㄒ唬⿺(shù)學中的重疊。

  師:你覺得我們今天研究的重疊問題有意識嗎?那以前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中有沒有藏著重疊問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找三角形里的重疊。

  你認識這些三角形嗎?能幫這些三角形找到它們的家嗎?這個三角形到底放在哪里呢?(既是等腰,又是直角)那怎么辦?是這樣嗎?這一部分表示的也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剛才在三角形里找到了重疊,那這里面有沒有呢?2、找倍數(shù)里的重疊。

  你猜猜2的倍數(shù)和3的倍數(shù)重疊的部分會是什么樣的數(shù)呢?(既是2的倍數(shù)又是3的倍數(shù))從上面能找到嗎?【6;12】這是2和3公有的倍數(shù),2的倍數(shù)還有哪些?它們是也是3的倍數(shù)嗎?那3的倍數(shù)呢?

  1該放在哪里呢?為什么?【因為它既不是2的倍數(shù)也不是3的倍數(shù)!浚ǘ┥钪械闹丿B。

  看來重疊問題在數(shù)學中隨處可見,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的重疊現(xiàn)象。比如:(師展示)當我們把筆桿和筆帽套在一起的時候就有一部分是重疊的。你還能發(fā)現(xiàn)你身邊的藏著的重疊現(xiàn)象嗎?生交流。老師這還有一些想看看嗎?【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在后面的拓展環(huán)節(jié),又設計了讓學生找數(shù)學中的重疊問題,生活中的重疊問題。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中的重疊部分——等腰直角三角形,倍數(shù)中的重疊部分——公倍數(shù),這都是重疊現(xiàn)象在數(shù)學學習內容中的有力體現(xiàn)。運用這兩個資源,使學生在不同數(shù)學領域的知識層面得以拓展和延伸!

  五、小結:美嗎?其實,生活中的重疊現(xiàn)象遠不止我們見到的這些,只要我們時刻保持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一定能發(fā)現(xiàn)更多、更美的重疊現(xiàn)象。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8

  設計說明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物體的輕重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對常用的質量單位也有初步的了解,但是由于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具體、直觀,且大部分學生對質量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因此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想建立千克與克的質量觀念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基于上述情況,本設計關注了下面幾點:

  1.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

  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學具,并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在稱一稱、掂一掂、估一估等活動中,獲得有關千克的豐富體驗,從而牢固地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2.注重對實踐過程的.指導和實踐結果的總結。

  在學生的操作過程中,注意實時調控和指導,使學生的實踐更有層次,目的性更強;在每項操作之后都幫助學生得出相應的結論,有效地促進了知識的生成。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天平 盤秤

  學生準備

  鹽 牛奶 黃豆 回形針 花生米 軍棋 2分硬幣 蘋果 雞蛋等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觀察主題圖,找出有關信息。

  提問:(1)圖中淘氣和小鳥分別在做什么?

  (2)淘氣和小鳥分別有多重?

  (3)誰的體重更重一些?你是怎樣知道的?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淘氣的體重是30千克,小鳥的體重是50克,淘氣比小鳥重。

  小結:淘氣的體重用“千克”作單位,小鳥的體重用“克”作單位,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認識這兩個質量單位。

  ⊙探究新知

  1.認識秤,學會讀數(shù)的方法。

  (1)了解學生知道的秤。

  師: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直接看物品包裝袋上標示的凈重知道物品的質量,但是很多物品沒有包裝。例如桌上擺的雞蛋、蘋果等。要想知道它們的質量該怎么辦呢?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見過?(課件出示各種秤)

  請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見過的秤,比如學生可能通過看圖,看電視,逛市場見過盤秤、臺秤、電子秤、天平、彈簧秤、磅秤等。

  (2)了解讀數(shù)的方法。

  出示盤秤,提問:你知道圓盤上的刻度數(shù)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嗎?如果指針指向1,表示托盤上的物品有多重?

  學生觀察盤秤上的圓盤,知道一個大格表示1千克。

  過渡:下面我們就來認識質量單位“千克”。

  2.動手實踐,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1)稱一稱。

  以小組為單位,稱一稱兩袋鹽的質量,知道兩袋鹽的質量是1千克。

  (2)掂一掂。

  請每個小組的成員輪流把兩袋鹽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

  (3)估一估。

  用手掂一掂蘋果,估計一下大約幾個蘋果的質量是1千克,然后用秤來稱一稱,驗證自己的估計。

  (4)找一找。

  找一找周圍哪些物品的質量大約是1千克。

  預設

  生1:2瓶礦泉水大約是1千克。

  生2:1大袋洗衣粉大約是1千克。

  生3:10本數(shù)學書大約是1千克。

  (5)體會幾千克有多重。

  以小組為單位,想辦法任意稱出幾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蘋果、洗衣液、白菜等課前準備好的物品)

  (6)抱一抱。

  匯報自己的體重,互相抱一抱,感受幾十千克(或幾十幾千克)的質量。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學生依次體會到了1千克、幾千克、幾十千克(或幾十幾千克)的質量,給了學生直觀的感受和體驗,對于幫助學生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大有益處。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9

  教學環(huán)節(jié):

  1.情景引入:觀察一個立體圖形的各個角度,初步了解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不同。

  2.例題講解:觀察汽車全景照片后,對不同位置看到不同形狀講解。解決書上的相應練習加上茶壺的上、側、正的觀察。

  3.情景練習:針對空間中3個不同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來體會不同角度觀察的不同。(選不同位置的照片)

  4.擴展練習:欣賞風景在空間中的視角變化引起的物體形狀變化。

  本次教學我認為采用計算機網(wǎng)絡自主教學和小組合作討論的教學形式結合,能夠在實物觀察、空間抽象、轉變視角的3個層次上得到提升。

  教學目標:

  1.了解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幾何圖形、同一個實物,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夠根據(jù)提供的不同位置的局部和整體的關系進行綜合,找到物體完整的表象。

  3.初步了解到空間中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多個物體間的位置關系。

  4.建立空間觀念,培養(yǎng)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立體的長方體紙箱一個(每一個面粘貼不同的學生熟悉的卡通動物形象),遮蓋布一塊,實物圖片若干,屏風一個,桌子上有的茶葉筒等3種物體,網(wǎng)絡課件,計算機10臺。

  分組:4個學生一組(選出組長、信息員)。分配一臺計算機。

  學具準備:白紙和筆。

  教學過程:

  一、觀察長方體物體,初步感知不同位置看到物體不同

 。▓龅夭贾茫旱首釉6個不同的地點,看到一個面的'3個,兩個面的3個,看見3個面的一個人)

  1.情景設置:今天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請大家研究。這放置了一個長方體物體在各小組派來的代表中間,請從一號開始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什么?請你們自由交換位置,再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什么?(請回到自己的小組)

  2.同時點擊對應的課件,出示1~6號角度看到的物體。

  3.提問:為什么你們都觀察的是同一個長方體,每個人兩次看到的卻不一樣呢?

  4.小結: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只能看到物體的一部分。

  二、觀察實物,綜合表象找實物。

  1.提問:那么你們能判斷站在一個物體的不同位置,看到的是什么嗎?

  2.出示:小明、小紅、小東在商店買鞋,他們在不同位置看到了同一只鞋。他們站在鞋的什么位置?(填空)你能把他們看到的鞋和他們對應用連線表示嗎?(連線)

  3.小結:你們真厲害呀!能根據(jù)他們站在鞋的正面、側面、后面的位置想象出看到鞋的形狀。

  三、綜合表象,找尋實物

  1.我這里還有一個更加困難的問題。你有信心解決嗎?

  2.提出問題:我弟弟家要購買一輛新車,他有這輛車的正面、側面、后面的圖片資料,可是他不知道這輛車是什么牌子和型號。請你們利用網(wǎng)絡上的汽車資料和圖片幫助他找到這輛車。

  3.出示汽車的不同位置圖,提供網(wǎng)絡資料。

  4.學生自主活動。

  5.判斷和小結:要了解一個物體必須從它的每一個部分入手,綜合考慮它的全局。

  四、判斷空間中多個物體之間的關系

  1.有時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美術的素描課上有這樣的3樣物體(出示)這是還有一張從空中俯視的平面圖。以及4臺攝像機在不同位置拍到照片。

  2.可是粗心的攝像師助理在連接數(shù)據(jù)線時出現(xiàn)了錯誤。那么在A、B、C、D這四個點的攝像機分別拍到的畫面是怎樣的呢?請你連接上攝像機的線。

  3.提供幫助:在屏風后邊有這三樣物體的實際情況和4個對應的點。你們可以自由進去觀察找到幫助。

  4.學生自由活動。集體訂正。

  5.提問:為什么4張圖片中茶葉盒一會在杯子的左邊,一會又在右邊呢?這說明了什么?

  6.小結: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不同位置觀察空間中的物體不僅是形狀不同,而且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也不同。

  五、欣賞空間中角度變換的風景

  1.同學們在這節(jié)課上學的非常的好。在這節(jié)課結束的時候,我想請你們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

  2.自由欣賞,配背景音樂。

  3.提問:在欣賞中你感覺到什么?

  4.總結:在實際生活中,除了改變位置觀察同一物體,還有一種在定點變化視角的觀察,這就象我們剛才看到風景是從一個點觀察周圍。希望以后同學們能利用這兩種觀察方法觀察你看到的周圍。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在觀察年歷卡的活動中,引導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識,能記住各月的天數(shù),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在年歷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日子,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同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教育。

  3、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開展觀察、操作、游戲、計算等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教學難點:

  記住大小月及每月的天數(shù)。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20xx年年歷、20xx年年歷、20xx年年歷

  教學過程:

  一、節(jié)日談話,導入新課(2m)

  同學們都非常喜歡過節(jié),那你知道這些節(jié)日具體的時間是什么時候嗎?

  二、探究發(fā)現(xiàn),學習大、小月。

  1、我們學習過的時分秒和年月日都是時間單位,所不同的是時分秒是表示較小的時間單位,年月日是表示較長的時間單位。那有關年月日的知識,你已經知道了多少呢,誰來說一下?(2m)

  學生可能會回答:一年有365天,一個月30天,一年有xx個月等等。根據(jù)學生回答,有選擇性、有順序地板書。

  同學們真棒,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這么多的數(shù)學知識,那么這些數(shù)學知識是不是正確的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驗證一下。

  同學們想一下,我們在學時分秒的時候,借助了什么工具來學習它。那我們今天來學年月日,我們應該借助什么工具呢?

  2、小小的年歷,可藏著大學問,下面就讓我們火眼金睛看年歷。聽好老師的要求:

 。1)觀察自己小組的年歷,填寫在練習紙上的統(tǒng)計表中。(7m)

 。2)仔細觀察統(tǒng)計表,及時交流研究,將結論記錄在練習紙上。

  3、小組匯報

  大部分小組已經完成了,那么哪些小組來說一下你們得到了什么結論呢?

  預設:

 、僖荒暧衳x個月;(其他小組得到了嗎,這個結論是否正確?)

 、1、3、5、7、8、10、xx月有31天;(跟你們發(fā)現(xiàn)的'一樣嗎?)

 、4、6、9、xx月有30天;

 、2月有時29天,有時28天;

  ⑤2月的天數(shù)不是固定的??

  4、師生總結

 。1)同學們得到了這么多的結論,老師寫在黑板上,剛剛有的同學是有的月份是31天,老師記不清了,誰再來說一遍?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xx月,這些月份都是31天(板書)

  (2)剛剛有同學說有些月份是30天,那么哪些月份是30天呢?

  4月、6月、9月、xx月,這些月份是30天。(板書)

 。3)那么還有一個很特殊的月份,它的天數(shù)是變化的,誰來提醒下老師?

  2月有的時候是28天,有的時候是29天。

 。4)很好,那么我們來看一下,一年有xx個月,我們把這xx個月分成了幾類。康谝活愂敲吭掠31天,它們的天數(shù)最多,所以誰愿意來幫他們取個合適的名字?(大月,板書)第二類是每月有30天,誰來幫他們也取個名字(小月,板書),只有一個月份很特殊,有的時候28天,有的時候29天,那它是大月嗎,那它是小月嗎?(學生回答,我們剛剛取名字是按照天數(shù)來取名字的,31天的叫大月,30天的叫小月)。2月這個月份很特殊,我們就把它叫特殊月或者平月。

 。5)那么現(xiàn)在大家來一起數(shù)數(shù)看,大月有幾個月呢,幾個小月呢?

  一年中有7個大月,4個小月,還有一個特殊月是2月。合起來是xx個月。

  5、記憶大、小月。

  這么多的大月和小月,怎樣才能很快地記住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呢?同學們可以互相討論一下,想一個好辦法,如果實在想不出來,可以打開書本48頁。

 。1)左拳記憶法

  伸出你的左拳頭,凸起的地方表示大月,凹下的地方表示小月,二月除外,(課件展示)

 。2)看來左拳記憶法的確是個好方法,你們還有其它的方法嗎?(兒歌記憶法)

  教師說明:這里的“臘”是指十二月。

 。3)、老師再告訴大家一個記大小月的兒歌:出示兒歌:“要找大月你記住,7、8兩月挨著數(shù);7月以前找單數(shù),8月以后找雙數(shù)!

  生讀一讀。理解記住這些大月后,其它除了2月就是小月。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那么多記住大小月的方面,接下來給大家一分鐘時間,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各月的天數(shù)。

  6、現(xiàn)在我們來輕松一下,一年當中,肯定有一天是你最喜歡的,那就是你的——生日。那哪一位同學來跟大家說一說,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那個月是大月還是小月?

  7、游戲活動

  了解了一些同學的生日以后,我們一起來玩?zhèn)游戲怎么樣?

 。1)玩一玩:

  大月,男生起立;小月,女生起立;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全體起立!2月,為什么沒有人站起來?

  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是個特殊月,關于二月的有關知識我們下節(jié)課在繼續(xù)學習。

  8、大家的記性真好,那么現(xiàn)在老師又有問題了,一年當中有xx個月份,但是一年當中有多少天呢?

  (1)同學們根據(jù)我們剛剛的統(tǒng)計表,選擇一年,拿出我們的練習本算一算?有的同學算出來是365天,有的同學算出來是366天,是不是有哪位同學算錯了呢?

  當2月是28天時,一年有365天;

  當2月是29天時,一年有366天。

 。2)現(xiàn)在大家拿出20xx年的年歷,你能快速的知道,20xx年全年一共是多少天嗎?(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

  9、那么一年當中,有許多日子是比較特殊的,現(xiàn)在拿起筆來,在年歷上圈出一個你喜歡的日子。

  如果以后我們在生活當中遇到很重要的事情,可以拿起筆在年歷上圈一圈,做一個標記,讓年歷真正成為我們生活的好幫手。

  三、總結

  那么到現(xiàn)在為止,這節(jié)課你到底學到了哪些知識呢?

  四、深化練習,拓展提高

  那么,你們愿不愿意用我們學到的知識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呢?同學們都是熱心的小朋友。淘淘啊又遇到困難了,讓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吧。

  1、第一關

 。1)一年有xx個月,其中大月有xx個,小月有xx個。

 。2)大月每月xx天,小月每月xx天。

 。3)五月份最后一天是在xx日。

 。4)七月和八月兩月共有xx天。

 。5)三月份有xx天。

 。6)今年的1月、2月、3月共有xx天。

 。7)xx月份過了10天,還剩xx天。

  2、第二關

  每個人的生日是哪一天?

  張華說:“我的生日比勞動節(jié)晚一天。”

  王健說:“我的生日是教師節(jié)的前兩天!

  李明說:“我的生日比國慶節(jié)晚五天”

  3、第三關

  懶洋洋在學習了年月日以后寫了這樣一篇日記,看看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幫他找出來。

  20xx年3月30日星期五晴

  今天的數(shù)學課我們學了年月日的知識,我感到很有興趣,我知道了每年都有365天,今年的1、2、3月共有90天,今天是3月30日,明天就是4月1日。4月、6月、8月、10月是小月,我最喜歡6月了,因為6月既有兒童節(jié),也是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是6月31日。

  經過大家的幫助,淘淘終于闖過難關了,為了表達謝意,淘淘托老師帶給大家一點小禮物。

  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夠珍惜時間,每一天都能學到新知識。

  五、板書

  認識年月日

  一年有xx個月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每月31天)——大月

  四、六、九、十一月(每月30天)——小月

  二月28天或29天——特殊月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1

  教學方法

  演示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通過觀察,初步理解簡單的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

  過程與方法:

  通過合作探索、對比觀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與觀察類推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理念,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教學重點學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教學難點理解掌握1減幾分之幾的減法算理,正確計算學情分析前面學生已經認識了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的分數(shù)并能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本節(jié)內容包括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數(shù)加減法及1減幾分之幾的計算。教材是利用吃西瓜的情景引出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采用這一情景,有利于調動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習積極性。教學時著重引導學生在情景中感知,形成正確表象;在操作中體會,得出正確結論;在交流中明理,認識到分數(shù)計算中分數(shù)單位并沒有發(fā)生變化,從而加深對分數(shù)意義的理解。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根據(jù)課件表示分數(shù),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分數(shù)里分別包含幾個幾分之一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故事導入:

 、賻煟和瑢W們,你們看過功夫熊貓嗎?他們的功夫非常厲害,但是他們卻遇到了一個難題,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趲煟何鍌b今天練功十分賣力,師傅就決定獎勵小虎和仙鶴一個西瓜。師傅把這個西瓜平均切成了八塊,小虎吃了2塊,仙鶴吃了1塊,正準備接著吃,突然被師傅給攔住了,師傅說:“要想接著吃就必須回答我的一個問題:這可把他倆難住了,到底是什么問題呢?師傅問:“你們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蹘煟和瑢W們,我們幫幫他們好嗎?

 、軒煟阂鉀Q這個問題,大家就得學好我們今天的這堂課——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板書課題)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2

  設計說明:

  一個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與以前學習的乘法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難點是要學生理解并掌握簡便的算法。因此,在教學中一方面以舊知為基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計算方法,另一方面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簡便算法的優(yōu)越性,從而更好地掌握計算方法。

  1.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借助舊知有效遷移。

  在教學例6時,引導學生借助筆算乘法的方法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理解一個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的筆算方法與以前學習的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是一樣的,使學生借助已有知識進行有效遷移。

  2.加強比較,體會簡便算法的優(yōu)越性。

  本節(jié)課在展示交流的環(huán)節(jié)中注重突出兩種方法的比較,讓學生體會雖然兩種方法豎式的寫法不同,但結果相同。同時引導學生說一說第二種方法的算理,加深對簡便算法的理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促進遷移

  1.出示口算題并計算。

  30×3 400×2 50×6 3000×2

  2.引導學生觀察口算題,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其中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另一個因數(shù)的末尾有幾個0,積的末尾就至少有幾個0)

  3.學生交流口算方法并總結:第一個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第二個因數(shù)去乘第一個因數(shù)0前面的數(shù),再看第一個因數(shù)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后面添上幾個0。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已學知識,將學生引進學習新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學習新知理清思路,做好準備。

  ⊙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67頁例6。

 。1)學生讀題,分析題意。(結合實際生活給學生滲透“每套280元”是單價)

 。2)明確怎樣列式“求一共花了多少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列式為280×3)

  2.探究解題方法。

 。1)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計算。(生獨立試做,師巡視)

  方法一 用一位數(shù)依次去乘多位數(shù)每一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由于第一個因數(shù)個位上是0,乘3后還得0,所以在積的個位上寫0,這個0起占位作用。

  方法二 把280乘3看成28個十乘3,先算28乘3,寫豎式時把8和3對齊。得出的84表示84個十,再把第一個因數(shù)末尾的.0落下來,這個0起占位作用。

 。2)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方法二對不對?為什么?

 。ǚ椒ǘ菍Φ。因為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是可以用0前面的數(shù)先乘一位數(shù),再看因數(shù)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所以筆算時也可以用0前面的數(shù)先乘一位數(shù),再看因數(shù)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3.引導學生比較以上兩種方法的異同點。

  不同點:方法一是按照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方法進行計算的;方法二是用多位數(shù)0前面的數(shù)先乘一位數(shù),再看因數(shù)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這種方法比較簡便。

  相同點:計算結果相同。

  4.引導學生討論用方法二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1)列豎式時要怎樣對齊?

 。ǖ诙䝼因數(shù)要和第一個因數(shù)0前面的數(shù)對齊)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85—89頁。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觀察、動手操作活動理解面積的意義。

  2、認識并體驗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獲得關于它的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3、使學生認識到知識來源于實踐,服務于實踐。

  教具準備:在課本后面剪下1平方分米一個,1平方厘米8個(一排)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蔣老師了解到同學們都有早起的好習慣,我們起床以后做什么呢?(洗臉、刷牙)對,我們洗過臉以后,為了保護皮膚,還要在臉上擦一些面油,對不對?大家覺得老師每次擦得多一些,還是這位同學擦得多一些?為什么呢?(也就是老師臉的表面比較大,這位同學臉的表面比較小。)板書:表面。

  1、觀察實物,認識物體表面。

  師:不光我們的臉有表面,其他物體也有表面。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物體,(籃球、蘋果、杯子、數(shù)學書、乒乓球)這些物體都有表面,(教師演示:這是籃球的表面,這是蘋果的表面,)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你帶來的物體,我們就來找一找這些物體的表面,看一看,摸一摸,每一樣都摸一摸,感覺一下這些物體的表面,再看看這些物體的表面有什么不同?

  2、討論物體的表面有大小。

  學生自由發(fā)言后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物體的表面有大小,(物體的表面的大小)在數(shù)學上,我們就稱之為:他們的面積。(板書:叫做它們的面積)

  3、運用面積。

  師:誰會用面積來說一說你手中的兩個物體表面的大小,要說清是哪一個面。如:課桌上面的面的面積比課本的封面面積大。

  看投影:

  (1)熱水瓶和煤氣瓶,哪一個表面面積比較大?(顯示一下)

  (2)排球和籃球,哪一個用的皮要多一點?

  4、認識平面圖形的大小。

  師: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艘恍﹫D形,你還知道那些圖形?

  這些圖形都是圍成的平面圖形,教師出示

  這兩個圖形和剛才的圖形有什么不同?

  請大家看:現(xiàn)在有一塊黑色的圖形移過來,蓋住了這個正方形,再看,這個圖形又蓋到了長方形上,有沒有完全蓋住呢?這是為什么呢?

  小結:看來圍成的平面圖形也有大小,也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

  5、誰來比較這些圖形的面積大?

  總結:剛才我們知道物體的表面的大小,是他們的面積,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也就是他們的面積,誰會把這兩句話概括成一句話?學生概括后教師加上一個“或”字。

  二、比較面積的大小。

 。1)拿出發(fā)給你們的1號、2號紙,看一看,能判斷哪個大,哪個小嗎?可以不可以證明一下?用重疊比較他們的大小。

 。3)數(shù)方格:電腦出示兩個大小不明顯的紙片,讓學生猜一猜他們面積的大小,再重疊一下,仍不能比較大小,問學生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讓學生先數(shù)一數(shù)方格,比較大小,然后教師把長方形的方格移過來,再確認一下。

  變換:電腦先出示第一個正方形,然后告訴學生:第二個長方形有6個方格,讓學生猜一猜:哪一個大?再出示第二個圖,問:這是什么原因?

  討論: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有什么要求?

  小結: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計量面積的大小,要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可以用一樣的正方形。

  三、認識面積單位。

  1、出示小方塊:這個紙片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可以用它來量面積的大小。大家看,它是什么形狀?是正方形,哪它的邊長是多少呢?量一量它的邊長。

  小結: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這就是厘米與平方厘米的聯(lián)系。生活中有那些東西的表面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呢?(用小方塊比一比。)

 。ㄩ_關按鈕、手指甲、相互笑一笑露出大門牙等)

  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火柴盒,他的面積是多少?

  2、剛才同學們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出了火柴盒的一個面的面積,如果要你用它來量大一些的面,比如課桌面的`面積,方便嗎?為什么?怎么辦?(可以用大一點的正方形),這里有一個大一點的方塊,它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拿出同學們自己的1平方米,量一量他的邊是多少。 哪些東西的表面大約是1平方分米呢?你自己身上有沒有大約1平方分米的地方?(臉、開關等)

  如果要你量這個課桌面的面積,你覺得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哪一個比較好?為什么?一起來量一量?丛鯓恿勘容^好?

  3、中期小結:剛才同學們用來量面積大小的兩個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這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都是面積單位。

  4、如果老師要同學們用這兩個面積單位來量一量這個教室的面積?你覺得行不行?

 。1)掛出1平方米的教具,讓學生用手比劃:橫的是一米,豎這是一米,下面要封口。

 。2)看一看1平方米上面可以站多少同學。(把紙取下來)

  (3)沿著一平方米的地方走一走,只能走四步,有什么感覺?

 。4)介紹我們的小足球場大約是20xx平方米左右

  (5)根據(jù)1平方米的大小,估計一下我們的教室大約是多少平方米?

  四、練 習:投影。

  五、全課小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六、實踐任務:

  用1平方米的教具,下課以后想辦法量一量我們教室的面積大約有多少,看誰會想到猜得對?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余數(shù),通過實際操作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方法,明白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2、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究的意識和動手操能力、觀察對比、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3、在學習中引導學生逐漸養(yǎng)成細心觀察、仔細思考的好習慣,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從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shù)一定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小朋友,很高興我們能相聚一起,在數(shù)學大本營里,收獲知識,收獲快樂。我們的口號是:數(shù)學大本營,快樂伴我行。(課件展示)

  咱們一起做個“猜手指”的游戲,從大拇指開始數(shù)至小指,依次往下數(shù)。當你說到一個數(shù),孫老師就能知道這個數(shù)會落在哪個手指上,相信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學生挑戰(zhàn),教師應戰(zhàn)。)

  師:知道老師為什么猜的這么快嗎?這個游戲中藏著數(shù)學秘密呢!想知道嗎?學完這節(jié)課,答案自然就揭曉了。

  二、探索新知,建構概念

  1.學習例2

 。1)收集信息

  師:我們班要舉行聯(lián)歡會,同學們準備用一些花來裝扮教室,這樣教室就更漂亮了。(出示課件)仔細觀察,你從圖中收集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能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誰會列式?為什么這樣列式?(學生自主做題)

  生:一共有23盆花,每組放5盆。

  生:求能放多少組,還剩下幾盆?

  生:這是再求23里有多少個5,要用除法計算。算式是23÷5。

  生:我還會列除法的豎式(師板書算式)

 。2)動手操作:(課件展示)師:這道題的結果是多少呢,先請同學們拿出小棒來擺一擺。23根小棒,按每5根分一組,最多可以分幾組?還余幾根?(獨立完成,再展示結果。)

  (3)匯報評價:在小組內說擺小棒的過程,再匯報。

  生:把23根小棒,按每5根分一組,最多分成了4組,還剩下3根。(師同時板書答案)

  師:看來,23盆花,每組擺5盆,可以擺4組,還剩余3盆。剩下的還能再分嗎?為什么?(課件再次展示,進行著重強調。)

  生:不能再分了,剩下的3根不夠擺一組的。

  小結:在日常生活中,把一些物體平均分后,有時候候正好分完,有時候不能正好分完,還有剩余,在數(shù)學上,我們把剩下的不夠分的數(shù)就叫余數(sh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板書課題)

  (4)認識余數(shù)

  邊板書邊講除法家族里的新成員——余數(shù)。

  師:請跟老師一起讀。

 。5)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和讀法。

  師:誰愿意來介紹一下除法家族里的每個成員?每個成員各表示什么?這個算式怎么讀?

  強調:老師查字典知道“余”表示剩余的`,多出來的,余數(shù)就表示剩下不夠分的數(shù)。

 。6)豎式計算

  師:有了上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同學們也一定能把這道豎式計算出來。

  生進行豎式計算。

  師:你列的豎式是否正確?數(shù)學課本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請我們走進課本,用心閱讀51頁例2圖。

  邊讀邊思考:A、如果不分小棒,商是幾?怎樣知道的?B、23下面的數(shù)是幾?它是怎么得到的?C、余數(shù)是幾?是怎么得到的?

  D、你知道余數(shù)表示什么?(課件依次展示)

  小結:我們可以得出除法豎式計算三部曲:商、乘、減。(課件)

 。7)展示豎式。

  2、練習。

  師:同學們學會了嗎,敢不敢接受挑戰(zhàn)。

 。1)小試身手

 。2)知識城堡

  三、觀察比較,理解概念

  1、學習例3

  (1)探究關系:如果剛才的例2中一共有16盆花,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多幾盆?如果是17盆,18盆,……,25盆呢?你會列式計算嗎?

 。2)合作完成。

 。3)匯報結果:題目越來越難了,你怎么算得越來越快啊?有什么竅門嗎?

 。4)小組合作:

  師: A、請觀察余數(shù)與除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B、為什么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同桌討論,再互動交流)

  追問:為什么余數(shù)是依次增加了?(一個量在變,所以改變了另一個量。原來被除數(shù)在變,會引起余數(shù)的變化,被除數(shù)每增加1人,余數(shù)就會增加1。)

  2.歸納總結:所以,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反過來怎么說?

  3、智慧沖浪:

 。1)下面這樣計算,對嗎?錯在哪里?

 。2)知識城堡2.

  (3)我是小法官。

  四、課堂總結,交流釋疑:這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有什么疑問?

  五、鞏固拓展,運用新知

  1、開心小游戲:猜手指

  猜手指游戲是幾個數(shù)字在循環(huán)?列式就是:( )÷5=( )…(),這個游戲主要看余數(shù):如果余1,這個數(shù)會落在大拇指上;如果余2,會落在食指上;余3,落在中指上;余4,落在無名指上;會不會余5?如果沒有余數(shù),就落在小指上、你們也能運用今天學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知識,快速進行猜手指游戲了吧?(和同桌互做兩個,學生根據(jù)結論,做游戲驗證。)

  2、智慧小博士。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27頁內容及第28頁“練一練”1、2題。

  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轉》是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平移和旋轉這兩種現(xiàn)象是生活中出現(xiàn)得比較多的幾何現(xiàn)象,因此,通過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充分感知平移和旋轉的兩種現(xiàn)象。讓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后的圖形,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學情分析:

  平移與旋轉現(xiàn)象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學生在第二課時還將進一步學習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平移和旋轉是物體或圖形在空間變化的位置方式,認識平移和旋轉對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有重要作用。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在觀察生活現(xiàn)象中,從運動變化的角度來感受平移與旋轉,為后面的學習做準備。這部分內容單靠教師講解和學生的記憶是學不好的,最好的方式是創(chuàng)設大量的活動情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參與到現(xiàn)實生活中來,讓學生在觀察、想象、描述、表達和和交流中體驗。讓學生在直觀操作中,感受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直觀操作對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非常的重要,可借助學生身邊豐富、有趣的實例,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操作演示,用自己的語言和動作來描述,讓學生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轉,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和分類活動,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直觀體會它們的特點。

  2、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及動手實踐、發(fā)揮想象的能力。

  3、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學生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和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正確區(qū)分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

  教學難點:

  結合實際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去過游樂場嗎?誰能說說游樂場里都有哪些游樂項目?

  2、符老師這里也收集了游樂場一些游樂項目的照片,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好嗎?(好)在這些游樂項目里有許多數(shù)學知識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圖形的運動。板書課題:平移和旋轉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愛玩的天性,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轉,讓他們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就在身邊!

  二、自主學習:

  1、觀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著許多豐富多彩的運動畫面,今天符老師就給大家?guī)砹艘恍,你們想看嗎?(想)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就是希望同學們在認真觀察的同時要開動你聰明的腦筋思考:它們的運動方式也就是運動的樣子一樣嗎?你能描述它們的運動或用手勢表示出它們運動時的樣子嗎?(好)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2、出示課本的主題圖。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

  【設計意圖:對于平移、旋轉的概念讓學生用語言表達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讓學生構建準確的概念又是必要的。創(chuàng)設情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演示和打手勢活動,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在邊做邊說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

  1、你能給這些運動分類嗎?小組說說你分類的標準和結果。

  2、指名匯報:你是怎樣分類的?為什么這樣分?你分類的標準是什么?

  3、結合上面圖形的運動,說說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轉?

  (物體或圖形沿著一條直線運動的現(xiàn)象叫平移;物體或圖形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為中心做圓周運動的現(xiàn)象叫做旋轉。)

  板書:平移旋轉

  4、試著做一個平移或旋轉的動作。

  學生大膽嘗試,可以上臺給大家展示,并說說這個動作的特點,大家來判斷。

  5、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和旋轉的例子。與同伴交流。

  6、首尾呼應:我們再回到游樂場,看看這些游樂項目的運動分別屬于什么運動現(xiàn)象?(課件出示游樂場)

  【設計意圖:通過看一看、說一說、演一演等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學生用不同的感官,全方位的接收了關于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的信息,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四、達標檢測:

  練一練1、2題。

  五、拓展延伸:

  仔細觀察圖形運動,在括號里填上平移或旋轉。根據(jù)圖形運動思考:平移和旋轉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是什么?

  【設計意圖:加深對平移和旋轉特點的理解和區(qū)分】

  板書:不同:平移方向不變,旋轉方向改變。

  相同:物體在平移或旋轉時,圖形大小、形狀不變,位置變了。

  六、課堂小結:

  1、師:老師送給同學們一頂博士帽,希望同學們長大后都能成為一名小博士,用你們學到的知識去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

  2、師:隨著鐘表指針的旋轉,這節(jié)課也即將結束,誰能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疑惑?

  3、師:生活中還有很多平移和旋轉的例子,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身邊更多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好嗎?

  【設計意圖: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梳理總結,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七、布置作業(yè)

  績優(yōu)學案:26頁平移和旋轉第1題、第2題。

  【設計意圖: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板書設計: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設計08-19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05-30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案例02-21

淺談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設計02-03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通用02-18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熱門】07-21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優(yōu)秀05-08

小學數(shù)學單元教學設計08-21

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04-24

小學數(shù)學單元教學設計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