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材分析】
《鯨》是人教版第9冊的一篇說明文。作者在材料的安排上層次非常清楚:從鯨的外形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幾方面連段成篇,每個自然段又都圍繞著一個意思來介紹。在表達上運用列數字、比較、舉例、比喻等多種
方法
,對鯨的特點作了通俗的說明。通過閱讀使
學生
了解
課文
介紹的鯨的有關知識,體會所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是教學的重點。理解鯨的進化過程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了解課文介紹的有關鯨的知識。
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概括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鯨的。
。3)體會列舉數字、比較、舉例、比喻等多種說明方法的作用。
情感目標:
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
【教學的重點、難點和研究問題】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介紹的鯨的知識,體會所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鯨的進化過程。
研究問題:整合學習需求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方面來探究,也可以探究自己感興趣的.其他問題!保┖鸵蛐璧暮献鳎ㄈ纾簩τ邛L的進化和呼吸的研學)。
【教學對象及學情分析】
小學
五年級學生對于鯨這種最大的哺乳動物充滿了好奇,再加上課文的介紹條理清晰、通俗易懂、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估計學生學習課文會有濃厚的興趣,而且基本能夠自學讀懂。但學生關注的多是課文介紹的關于鯨的知識,對于作者表達的方法(包括說明的方法和成文的思路)容易忽視,
教師
要因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給以適當引導。
從網絡、書籍、影視等多種渠道查找關于魚類、哺乳動物以及他們的特征資料,尤其是有關鯨的內容,有助于學生解讀文本,拓展
語文
學習的資源和渠道。
【教學工具】
師生共建的《鯨》的主題知識網站以及其他有關鯨的文字、圖片資料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交流對鯨的了解。
二、檢查預習,了解課文內容。
1、關于本課的生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
2、按自然段讀課文,說說課文圍繞“鯨”介紹了哪些內容?
三、整體感知,確定進一步探究的方案。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說說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鯨的?(利用課后習題,理清文本思路)
2、整合學習需求,引導深入探究。
。1)以難點為突破口,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同學們,在海洋館、在生活中,常聽人們管“鯨”叫“鯨魚”,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2)在初步討論中形成學習的問題:“鯨”是“魚”字旁,它也生活在海洋,為什么不屬于魚類,而是哺乳動物呢?鯨到底有什么特點,又有怎樣的生活習性呢?
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方面來探究,也可以探究自己感興趣的其他問題。(小組合選也可以)
(3)師生一起完善學習方案:讀讀有關的內容,借助相關的資料,能寫寫批注更好。還可以通過畫圖、列表、表演等方式來學習;注意體會作者說明的方法;匯報學習的收獲可以是學習者的角度,也可以是解說員或者是“鯨”自述的角度。
四、自主探究,因需合作。
學生依自己選擇的學習內容進行獨立的探究,學習中有困惑的時候,可以因需要求助于教師或學生;學習完有交流的欲望時,可以自主組合動態(tài)學習小組。
五、共議交流,整合提升。
1、鯨不屬于魚類,而是哺乳動物。
。1)學生容易找到相關的
句子
:“鯨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樣,生活在陸地上”;“鯨跟牛羊一樣用肺呼吸”;“鯨是胎生的,幼鯨靠吃母鯨的奶長大”。(當學生談到后兩點時,要對學生立足整體在聯系中讀懂課文的做法給以充分的肯定;也可以從魚類的角度:鯨的祖先不是生活在海洋,鯨不是像魚一樣用腮呼吸、卵生等)
。2)重點結合第2自然段,研讀鯨的進化:
相機出示:
在很遠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小語吧"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小語吧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均必須注明"稿件來源:小語吧",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诒揪W未注明"來源:小語吧"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廴绫揪W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后在兩周內速與小語吧聯系,郵箱:27731085@qq.com
【《鯨》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面試語言技巧》教學反思12-25
工業(yè)設計專業(yè)就業(yè)方向及前景07-16
制作個人簡歷教學設計范文11-17
工業(yè)設計專業(yè)就業(yè)方向及前景解讀12-10
美國留學服裝設計專業(yè)介紹及就業(yè)分析03-29
美國留學中服裝設計專業(yè)的就業(yè)前景及最新信息02-25
電廠員工工作反思03-27
新員工的自我反思03-28
員工工作反思總結范文03-28
保育員工作反思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