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生物的生命現(xiàn)象》的教學設計及反思
《生物的生命現(xiàn)象》的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舉例說出常見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命現(xiàn)象。
2.利用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3.讓學生嘗試合作、交流、討論等學習方式,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能力目標:
以游戲的方式激發(fā)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生生討論、師生討論,體驗新知獲取的過程,感受合作學習的樂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自然,感悟生命,培養(yǎng)學生關愛生物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舉例說出常見生物的名稱。
2.舉例說出生命的共性。
教學難點
舉例說出生命的現(xiàn)象。
教學流程
一、 導入新課(有趣的游戲)
1.師:歡迎同學們和我一起來到神奇的生物殿堂,這是一個絢麗多彩、奧妙無窮的世界。這里有你想了解的,有你所困惑的,她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一起走進她,去感悟生命的奧秘。首先,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猜猜我是誰”。
。◣熒、生生互動)
活動一:教師以第一人稱“我”說出一種生物的幾個獨特的特征,例如:我透過濕潤的皮膚呼吸;我小時候用鰓呼吸,長大后用肺呼吸;我的舌頭位于嘴的前方,我用長長的舌頭捕捉昆蟲;我的皮膚是綠色的,在水里進進出出;如果天冷,我會冬眠。你們猜出我是誰了嗎?(青蛙)讓學生才猜出是那種生物,并認識該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活動二:學生可仿照教師的模式,也可以獨創(chuàng)模式來說出某種生物的特征,其他同學和老師一起來猜是哪種生物。
師:同學們的表現(xiàn)讓老師很高興,從你們的創(chuàng)作中我看出你們對周圍的生物觀察得非常仔細,并從我們周圍的生活中獲取了很多的知識,希望你們繼續(xù)保持這種良好的習慣,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相信你們會獲取得更多。
。ㄔO計反思:以游戲的方式引領學生進入教學,讓學生認識到在我們的身邊有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它們都和我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用激勵性的語言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自信心,并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也是我們學習的大課堂,多留心生活,多積累經(jīng)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課下獨立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 重走探索之路
1. 師:看,我們周圍的生物多么可愛!但我們說了半天生物了,那到底什么是生物呢?(有生命的)
2. 師:在我們的教室里,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呢?
3.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你認為這個“有生命的”具體表現(xiàn)在什么方面呢?”(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互相啟迪,互相補充)
。ㄔO計反思: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思維空間,利用循序漸進的問題,同學之間進行表達交流,盡量讓每一為同學都參與課堂討論,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給予表達思想的.機會,促成同學之間的團結合作)
4. 教師將學生所想到的一一列在黑板上,并要求學生對所說的生命現(xiàn)象舉例子。鼓勵學生大膽地想,大膽地說。
5. 教師鼓勵學生分析討論列在黑板上的“生物的生命現(xiàn)象“,進行篩選。教師也參與其中,將不準確的擦去,將不全的補充上。
6. 師生共同總結出生物的生命現(xiàn)象。
。ㄔO計反思:探究活動是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說出很多很多他們認為的生命現(xiàn)象,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維,對他們的積極動腦給予贊賞性的評價。在此探究中重要的是對所列在黑板上的生命現(xiàn)象進行篩選,這個過程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并需要學生積累的一些生活經(jīng)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是否能對所列的生命現(xiàn)象舉出反例,鼓勵其他同學直接參與討論、辯析,利于培養(yǎng)學生進行縝密思維的能力,同時又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
7. 師:老師這兒有幾組圖片,你們能不能判斷出它們是不是生物?
三.認識生物之美
師:生物是自然的一快瑰寶,時刻閃爍著絢麗的光華。生物以其多姿多彩,生動活潑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自然界中,無論是一朵小花,或是一棵小草,無論在多么惡劣的環(huán)境中都要積極生長、開花、結果,展現(xiàn)生命最完美的歷程。作為高等生物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無人能及之美,只要有信心,你同樣也能綻放最耀眼的光芒。相信自己,老師期待著你們的輝煌。
四.課外拓展延伸
1.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書后的課為閱讀
2.作業(yè)。
【有關《生物的生命現(xiàn)象》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貓》教學設計及反思10篇03-30
頭飾設計教學反思04-06
有關《蟋蟀的住宅》教學設計04-11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與反思03-30
有關《變色龍》的教學設計模板06-11
音樂課教學設計與反思04-01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