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滿昆蟲的衣袋》教學設計與反思
預設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在閱讀中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領(lǐng)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鍥而不舍地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3、學習描寫昆蟲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大自然與周圍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1、有關(guān)昆蟲的謎語。
2、法布爾圖象的投影片。
3、描寫蝴蝶的一首短詩。
課程實施過程:
課前游戲:
猜幾個關(guān)于昆蟲的謎語。
一、導入新課:
1、剛才的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同學對昆蟲的了解還真不少!在上一堂課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一位來自法國的.世界著名的昆蟲學家,他就是——法布爾。
2、(投影示法布爾圖)
瞧,這就是法布爾!你覺得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3、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來學習第15課《裝滿昆蟲的衣袋》。
(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
1、打開課本,從課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到了法布爾的衣袋?
知道這鼓鼓的衣袋里放著的是什么嗎?
從這兒你知道了什么?(相機板書:著迷迷戀癡迷)
2、法布爾是一個癡迷于昆蟲的人,寫人離不開寫事,默讀全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幾件事反映出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
(1)法布爾終于找到了"歌唱家"紡織娘;
(2)法布爾放鴨子后經(jīng)常去觀察昆蟲,雖遭父母責罵,依然癡迷于昆蟲。
3、小組學習:
投影學習要求:
a、自由讀2-10自然段,劃出讓你感覺到法布爾對昆蟲癡迷的句子;
b、把你劃出的句子讀給組內(nèi)同學聽,并說說你劃出它的理由,聽一聽別人對你的朗讀評價;
c、有其他的感受也可相互交流。
4、集體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沒用的玩意兒”指什么?為什么加引號?
5、過渡:法布爾就是這樣一生癡迷于昆蟲的研究,他專心地觀察、探究昆蟲,常常忘了周圍的世界.父母的責罵也絲毫不能阻止他對昆蟲的迷戀.憑著這種癡迷的、契而不舍的精神,他走進了科的殿堂,成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有影響的昆蟲學家!
齊讀第11自然段。
6、再次投影示法布爾圖,同時出示句式:
看著法布爾鼓鼓的衣袋,我仿佛看到他。
現(xiàn)在請你想想課文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作題?
7、你從法布爾身上懂得了什么?學到了什么?
四、遷移訓練:
1、其實,只要你用心觀察,昆蟲是很可愛的,它們的外形就很有特點。
找出課文中描寫昆蟲的句子,讀一讀。
2、老師學了這篇課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寫了幾句,想看看嗎?
投影:像指揮棒一樣靈活的觸角,
像鮮花一樣斑斕的翅膀,
像晨曦一樣輕盈的體態(tài)。
你翩翩飛舞著,
美麗了人們的視線……
能看得出寫的是什么嗎?
3、課外,我們也觀察了昆蟲,也想來寫幾句嗎?
用一段話描寫一種昆蟲的外形。
4、交流。
五、課后作業(yè):
1、繼續(xù)觀察昆蟲的生活,完成一篇觀察日記。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昆蟲記》讀一讀。
【《裝滿昆蟲的衣袋》教學設計與反思】相關(guān)文章:
《裝滿昆蟲的衣袋》教學設計15篇03-14
《裝滿昆蟲的衣袋》教學設計10篇03-02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與反思03-30
音樂課教學設計與反思04-01
《昆蟲備忘錄》教學設計范文04-09
頭飾設計教學反思04-06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03-31
《紙船與風箏》教學設計03-28
《敬業(yè)與樂業(yè)》教學設計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