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在哪里》課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ㄒ唬┻^程與方法:
1、能夠搜集事例,感受到生活中的力無處不在
2、通過一系列活動,探究力對物體運動和形狀的影響,力有大小和方向。
(二)知識與技能: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
2、知道力對物體運動和形狀的影響,力有大小和方向。
。ㄈ┣楦小B(tài)度與價值觀:
喜歡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并從中體驗和感受到樂趣。
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籃球、鐵鉗、核桃
2、學生準備:橡皮泥(面團)、彈簧、直尺、細木棍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提問:你能用什么方法使講桌移動嗎?
指名學生說出方法并讓學生上來演示。
2、剛才大家想的辦法都使講桌移動了,盡管方法各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共同之處都對講桌施加了一個什么?(先讓學生說,學生很快說出“力”后,板書:力)
二、自主探究:
(一)、感受力的存在。
1、出示一個籃球,你有沒有辦法讓移動中的籃球停下來?上來試一試。(師生互擲籃球)。
2、你看到力了嗎?力是什么樣子的?(為難學生,激發(fā)學生深層次的思考:力是無形的,我們只能感受到力的存在。)
3、請大家仔細觀察,看看你能感受到力的存在嗎?
。1)、(雙手輕輕拿住一根粉筆),感受到力了嗎?
(2)、(用力掰斷粉筆),感受到力了嗎?
當 時,我感受到了力。你能用簡單的箭頭表示核桃受力的情況嗎?
4、學生用樹枝感受力的存在,試著說出自己的感受。全班交流。
5、打開書40頁,看書上的四幅圖,小組討論,感受力的存在。(學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6、學生活動:試著利用身邊的物體感受力的存在,將你們的研究成果展示到黑板上,只要有成果,可以自由上來寫。
7、在我們生活中,你還能感受到力的存在嗎?(可以安排討論)
8、師生共同總結得出:力無處不在。
9、提問:我站在這兒,有力存在嗎?晚上睡覺時有力存在嗎?(為難學生,激發(fā)學生深層次的思考。進一步鞏固力無處不在。)
。ǘ、力對物體的影響
1、通過前面幾個我們感受力的活動,你發(fā)現(xiàn)力對物體的`運動有什么影響?
2、力除了對物體的運動有影響,對物體的其他方面還有影響嗎?
3、(出示橡皮泥)拿這塊橡皮泥,用力捏一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學生匯報,全班交流(注意即時性評價和他評)
。ㄈ、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
1、扳手腕活動
。1)、教師提問:邊玩邊思考:獲勝主要靠什么?為什么扳手腕特別費勁呢?
。2)、學生活動,教師參與指導
。3)、學生匯報,全班交流
(4)、要精確測量力的大小,就必須使用彈簧秤,下節(jié)課我們要詳細的研究用彈簧秤測力的方法。
2、開關門活動
。1)、讓兩個學生上來,一個開門,一個關門
。2)、仔細觀察,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總結得出:力有大;力有方向,
三、總結、評價
1、你感覺你這節(jié)課表現(xiàn)怎么樣?為什么?
2、、小游戲
雙方各伸出一只腳,頂在一起;都伸出一只手,也拉在一起,用力將對方拉向自己,(課外延伸)
四、下課。
【《力在哪里》課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校本課程教學設計03-21
案例教學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10
課程網站設計開題報告08-20
《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設計03-06
課程教學實習目的范文01-25
有關課程網站的設計開題報告02-05
微課教學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05-05
微課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05-04
課程畢業(yè)設計的論文致謝詞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