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我終于回來了》教學設計及反思素材
學習目標:
1.以文本為載體,引導學生體驗情感,感悟積累語言。
2.抓住關鍵詞句,反復誦讀,體會感受錢學森的愛國熱情和報國壯志。
3.了解錢學森放棄一切,沖破重圍,歷盡艱辛,毅然回國的感人事跡,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難點:抓住關鍵詞句,反復誦讀,體會錢學森的愛國熱情和報國壯志。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營造氛圍
中華民族,歷經滄桑,在歷史的長河中,從夏到周,從秦到唐,從宋到清,多少英雄豪杰為祖國的富強而拼搏獻身;多少偉大人物,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為祖國描繪出一幅幅絢麗多彩的人生畫卷;多少愛國志士,用他們的赤誠之心,為祖國譜寫了一曲曲嶄新的篇章。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天,讓我們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走近錢學森,感受他的一段特殊經歷。
二、初探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提出要求:
。1)初讀課文,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詞語多讀幾遍;
。2)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詞語的意思;
(3)課文我們介紹了錢學森哪些方面的情況?
2.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分節(jié)指讀課文
。2)課文向我們介紹錢學森的哪些方面的情況?
。3)口頭填空,概括主要內容:
課文記敘了()從()回到()的經過,表現(xiàn)了他的()思想感情。
。4)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給分段。
三、精讀課文,指導點撥
1.指導學生精讀“偉大決定”部分。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錢學森為什么要放棄在美國的一切,祖國的環(huán)抱?
。2)哪些語句表現(xiàn)了錢學森獻身祖國建設事業(yè)的急切心情?
。3)分男女生讀課文1、2
自然段,想想這兩個自然段的關系。(第2自然段是承接第1自然段的,它是這一段的主要內容)
2.小組合作學習“苦難的日子”部分。
。1)思考:①美國當局是怎樣阻撓錢學森回國的?
、谠诿绹斁值淖钃舷,錢學森表現(xiàn)怎樣?
。2)分小給合作討論。
。3)小組匯報、交流、教師作適當點撥:
美國當局阻撓下錢學森回國的4種手段:
、倜窈骄滞ㄖ粶驶貒
、诤jP檢查他的行李,硬說里面藏著重要機密,是一個間諜。(其實是教科書和筆記)
③他突然被捕,被關在海島拘留所,遭受無休止的折磨。(每天晚上,不能休息,體重下降近15千克)
、鼙槐a尦鰜砗,行動受限制,信件受檢查,電話被監(jiān)聽。
(4)錢學森的表現(xiàn):讀課文?最后一句,讀出錢學森在美國當局的阻撓和迫害下,不屈服,堅持回國的決心。
3、略讀“幸福淚花”部分
(1)自由讀課文
。2)思考:錢學森為什么能勝利地回到祖國?把課文中有關的句子找出來。
。3)讀讀錢學森勝利回國的語句,體會含著的意思。
①美國政府被同意錢學森回國。
②望著天安門城樓,他激動地說:“我相信一定能回到祖國,現(xiàn)在終于回來了!”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總結全文,指導作業(yè)。(略)
課堂導入缺乏生活意識,在“激情導入、營造氛圍”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以期通過教師激昂的`情感和精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情境,而本文所寫的是上世紀五十年代錢學森克服美國當局的重重阻撓歸國的故事,離學生的生活有一定距離,因而,這樣的導入,不但不能把學生帶入學習的情境,反而更增添了陌生感,拉開了學生與錢學森的距離,讓學生成為課堂的局外人。
整體感知部分,未能將學生置身于主體的地位,教師的主控意識過強,教師出示的自學要求沒有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來對待,學生沒有質疑困難的機會,沒有選擇的機會,沒有自主的機會。
指名分段讀課文,學生缺乏自主性的選擇過程,基本處于被動地位,忽視了學習主體學生的興趣,不利于學生自意識的形成。
口頭填空的設計,是在教師“精心”設計下完成的,只能緊跟教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亦步亦趨。
綜觀課堂主體部分的教案設計,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依然沒有得到調整與轉變,所有的問題都是由教師設計的,不難想像,這樣的課堂肯定還是教師是主角,學生是配角和觀眾。這樣的上課變成了師生執(zhí)行教案的過程。教師的“主導”痕跡太重。
本教案中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體現(xiàn)不足,尤其是涉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問題,在教案中落實不夠到位。整個設計基本上是拘泥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過多關注對詞句的分析,忽略了促進學生智慧、情感、精神等方面的完全生成。《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苯處熞验喿x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充分時間、潛心讀書,深入思考,讓學生真正地與文本對話,與文本交流,進行自主性閱讀,而教案的設計忽略了學生直接面對與文本的充分對話,缺乏師生,生生之間圍繞著與文本對話,互動對話,多向交流,教師沒有很好地讓學生讀書,理析分析過分注重,應該通過反復誦讀,形成一條情感主線,把語境、情境融為一體,促進學生與文本進行積極對話,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真正體會到作者寫作時的情感,進而引起情感共鳴,感受到錢學森獻身祖國的赤誠之心,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另外,我們的教學設計的要考慮學生能否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能否逐步地掌握學習的方法。該教案關注怎樣教的過程,而不是關注學生怎樣學的過程,綜觀整個教案,課堂理性化、程序化太足,從提出讀書要求到合作學習,從精讀課文到總結全文,一切主動權都掌握在教師的手中,課堂教學只是在走一個程序化的過程,學生沒有權利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去研究,沒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去學習,只能被動地配合教師完成任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忽視了引導學生融情于課文中,讓學生品味詞句,挖掘蘊涵在字里行間的隱隱情愫,導致了學生誦讀不足,只停留在“語表層”,沒有進一步地穿透“內蘊層”,咀嚼不足,沒有經過揣摩咀嚼語言,得到的是教師強塞給自己“教參”上現(xiàn)成的結論,學生不能傾注自己的情感,披文入情,審美體味,從而削弱了三維目標的整體落實。
【《祖國,我終于回來了》教學設計及反思素材】相關文章:
《祖國祖國我們愛你》教學設計03-08
《貓》教學設計及反思10篇03-30
《愛祖國》教學設計3篇03-05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設計2篇03-01
頭飾設計教學反思04-06
《祖國山水多美麗》教學設計3篇03-02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與反思03-30
《說說我自己》教學設計04-26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03-31
《我的信念》教學設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