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素質教育目標
1.學習從多角度說明事物特征的寫法。
2.學習本文生動性說明的說明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學習從多角度說明事物特征的寫法。
難點:平實性說明與生動性說明的區(qū)別。
解決辦法:
1.復習文藝性說明文的有關文體知識。
2.把生動性說明改成平實性說明。
3.討論分析共同歸納。
4.質疑問難。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說話訓練。介紹一種自己熟悉的小動物。
2.信息交流。觀察蜘蛛、閱讀文章或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資料進行交流。
3.擬題訓練。結合說明文的有關知識完成《倍受青睞的蛛絲》和《會飛的花》的閱讀訓練。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聽說訓練。介紹自己熟悉的一種小動物。
同學們,今天請同學們猜一個謎語:南陽諸葛亮,穩(wěn)坐中軍帳,排起八卦陣,單捉飛來將。你們知道這種小動物是什么嗎?(蜘蛛) 你觀察過張網(wǎng)捕蟲的`蜘蛛嗎?你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嗎?你知道它們?yōu)槭裁茨芙Y網(wǎng)嗎?蜘蛛很常見,但往往不被我們注意。本文的作者卻對它作了細致的觀察和研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周建人寫的這篇說明文《蜘蛛》。
(一)明確目標
1.了解蜘蛛這種小動物的有關知識。
2.學習掌握分類別、舉例子等說明方法。
3.復習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說明順序。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朗讀課文(自愿,每人一段),了解文章的說明的內容。
本文抓住蜘蛛結網(wǎng)捕食的生態(tài)特征來寫的。圍繞這個特征,介紹了蜘蛛各種各樣的捕食方法;蛛絲產(chǎn)生的生理機制;蛛絲的用途及其他有絲而不結網(wǎng)的蜘蛛等內容。文章把重點放在蜘蛛的實用價值上,具體說明了人們對它的利用過程。
2.信息交流。結合你自己對蜘蛛的觀察了解或根據(jù)閱讀的文章內容,或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資料,試模擬一只可愛的小蜘蛛的口吻,用第一人稱介紹一下自己。
引導學生回答如下:
我叫蜘蛛。我們家族約有三萬五千余種,屬于節(jié)肢動物。我們結網(wǎng)定居,常在屋檐、庭園、樹叢間。結大型車輪狀垂直的圓形網(wǎng)。清晨、傍晚或夜間居網(wǎng)的中心,白天隱伏網(wǎng)旁,以樹葉縫隙、樹枝為隱藏地點,并要用一信號絲與網(wǎng)相連。當昆蟲或它物觸網(wǎng),被網(wǎng)上粘液(粘絲)粘住,我就撲出,以螯肢攫捉,注入毒汁和消化液,并用蛛絲縛住獵物,然后像咬一片面包或餅干似的把它們吃掉,作為美餐。
【《蜘蛛》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蜘蛛開店》教學設計12篇08-24
雨點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3-04
《懷素寫字》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6-12
《蜘蛛開店》的教學設計(精選10篇)03-15
《蜘蛛開店》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06-02
《靜夜思》第一課時教學設計7篇08-16
《白鷺》第2課時教學設計03-30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3-03
《魚游到了紙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3篇04-27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