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蘭過橋》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本教學設計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導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讀為主線,由初讀到細讀到精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在朗讀、表達中感悟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在教學方法上,試圖采用扶與放相結合,再輔以多媒體課件演示的方式,讓學生自主讀,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自主、合作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里始終處于積級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通過求異、創(chuàng)新及課外練習收集有關橋的圖片、文字,舉辦拓展活動──展覽,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請境,導入新課
1、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的橋是什么樣子的?動筆畫一畫好嗎?
投影儀演示學生畫的橋:說一說,議一議。
2、過渡:從古到今,橋在人們的生活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橋也在不斷地變化著。
(多媒體課件演示橋的發(fā)展:木橋──石橋──公路橋──公路、鐵路兩用橋──立交橋。)
3、揭示課題,讀題。
(看教師寫課題,注意橋字的規(guī)范寫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按要求讀課文。
、 借助拼音,自讀課文2~3遍。
、 用○圈出本課中需掌握的字,用標出本課需認識的字,注意這些字的讀音。
、 思考:爺爺帶蘭蘭過了幾座橋?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它們的樣子。
2、檢查識字和讀書自學情況。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課文1~4自然段。
⑴ 齊讀課文1~4自然段。
⑵ 看圖體會,分組討論。
這座橋叫什么橋?它架在什么地方?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在橋上可以看見什么?
、 小結:多奇妙呀!橋居然架在水中。讓我們也來體驗一下吧!
(多媒體課件演示:遇河進橋洞──橋中觀看游魚、行船。)
2、學習課文5~7自然段。
、 自由讀課文5~7自然段。
、 引發(fā)質疑:你能從課文這幾段中知道些什么?
(明確:橋的材料,使用方法、特點。)
⑶ 小組合作討論、解答疑難問題。交流學習體會。
、 討論:這座橋與我們平時玩的什么東西很相似?你能給它起個更貼切的名字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橋的使用過程。
⑸ 小結:多有趣的橋呀!我們再來看一看它是怎么變化的吧!
(多媒體課件演示:遇小河──給管子打氣──過橋──放氣、疊收)
3、學習課文第8自然段。
、 齊讀。
、 理解詞語:變魔術專家。
四、再讀課文,求異創(chuàng)新
1、齊讀全文,討論:蘭蘭的爸爸為什么能成為橋梁專家?
2、小結:蘭蘭的爺爺就是因為有了堅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再加上他多動腦、勤思考,成為了著名的橋梁專家。生活中我們還需要什么樣的橋?
五、課外練習,拓展思維
1、收集一些關于橋的文字與圖片,辦一個橋的演變的展覽。
2、設計一個新穎而又實用的橋,畫在紙上。
【《蘭蘭過橋》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老王》優(yōu)秀教學設計12-25
《挑山工》優(yōu)秀教學設計07-01
《荷花》優(yōu)秀教學設計04-14
白鵝優(yōu)秀教學設計04-04
《松鼠》優(yōu)秀教學設計04-03
《荷花》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范文07-22
《猴王出世》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07-17
小學音樂優(yōu)秀教學設計03-07
《咬文嚼字》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07-02
初中數(shù)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