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狂舞》音樂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樂曲欣賞,使學生體驗感覺民樂合奏的情緒以及風格。了解“螺螄結(jié)頂”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一領眾和的演奏形式。
2、技能目標:掌握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和音樂創(chuàng)造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了解人民音樂家——聶耳,熟悉他的作品,弘揚民族音樂,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聽賞樂曲《金蛇狂舞》,了解樂曲的風格特點以及熟悉它的主題節(jié)奏形式,感受打擊樂器鼓和鑼等營造熱烈氣氛的表現(xiàn)力。
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富有生趣地、自主地、輕松地進行欣賞并積極參與民族打擊樂器的演奏活動。教學準備:
1、打擊樂器實物,大鑼、小鑼、鈸、鼓、木魚。
2、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感受身邊音樂
1、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導入新課。
2、作曲者介紹。
人民音樂家——聶耳,是我國革命音樂的開路先鋒,重溫他的作品,能感受到鮮明的民族特征和時代精神。下面,我們來欣賞他根據(jù)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的民族合奏曲《金蛇狂舞》。
二、走近民樂經(jīng)典
1、初聽樂曲,感知基本情緒。
①、學生說說自己所聽到的樂器的名稱。
、、樂曲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情緒?
2、介紹民族樂器:用多媒體展示絲竹樂器、打擊樂器。
3、認識打擊樂器:鼓、大鑼、小鑼、鈸、木魚。
4、教師演示一些民間打擊樂器,感受樂器的音色。
5、討論鑼鼓音樂的特點及用途:
、、渲染歡快,熱烈的氣氛,表現(xiàn)節(jié)日的喜慶。
、、用于指揮,統(tǒng)一步伐。
、、常用于戲曲中的伴奏。
設計意圖:在樂曲的初聽之后,讓學生通過認識中國的民族樂器而去了解民樂合奏,并結(jié)合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在初聽后自主把握樂曲的情緒和風格,初步感受民族樂器的音色特點。
三、享受探究樂趣
1、深入欣賞樂曲主題,多媒體出示主題曲譜。
學生表現(xiàn),形式如下:
、、口念。
②、擊拍:肢體語言表現(xiàn)。
、邸⒂霉P敲桌子,表現(xiàn)節(jié)奏。
2、師生互動。
只求節(jié)奏相同,不拘發(fā)音形式,體驗一領眾和,一問一答的演奏形式。
師(問)、生(答)。
四、體驗成功喜悅
1、再次欣賞《金蛇狂舞》全曲。
有了視覺、聽覺、運動覺的感知基礎,運用我們所學的音樂基礎知識,大家合作,體驗一下打擊樂器合奏。
2、小組活動,配合練習。
、、節(jié)奏:2/4。
、、單項樂器,重點輔導。
③、各組分別推選五名選手參加合練。
④、合練評價:小組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
3、動一動,走一走。
、、教師按節(jié)奏走動,號召學生起立,走動,配合動作,體驗鑼鼓音樂的指揮作用。②、和著鑼鼓音樂有序地走出教室。
【《金蛇狂舞》音樂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優(yōu)秀教學設計03-07
音樂課教學設計與反思04-01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15篇04-01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設計08-23
初中地理教案教學設計01-20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通用11篇)06-09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教案12-15
清明節(jié)的由來 教案教學設計11-27
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08-03